“双碳”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1

“双碳”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

郑秀红

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要:“双碳”教育是指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教育,它的提出是为了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提高公众对碳减排的认识和参与。在当前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将“双碳”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其意义重大。

关键词:“双碳”教育;高中地理;教学融合

引言:地理课程包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这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和评价环境问题的知识基础。通过在地理课程中引入“双碳”教育,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碳排放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双碳”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需要理论知识,也需要行动与实践。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可以学习并参与具体的碳减排项目,如地理实习,社区绿化,以及其他环保活动。这将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知识并增强环保行动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责任感

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应对。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变化状况,以及他们采取的应对措施。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还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作为地球公民的责任和使命。

(三)可以提升地理课程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双碳”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地理课程作为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科学,必然要关注这个最新的、最重要的议题,从而提高课程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

二、“双碳”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整合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可以将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教授。以“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这一课程为例。首先,教师可以介绍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灾害的影响。学生可以了解到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异常,进而引发了更加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涝、干旱等。通过将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相结合,学生可以深入思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自然灾害的环境问题。例如,学生可以分析某一地区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是否与环境变化有关,如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森林破坏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增强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减轻其影响。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展示。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就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和应对气候变化提出解决方案。他们可以设计相关的活动、制定环保政策、推广可再生能源等,以减少碳排放并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展示和讨论,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经验,从而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动习惯[1]

(二)引入实践活动和案例研究

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研究,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以“人类与环境”这一课程为例。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实际影响。例如,学生可以参观当地的污染治理设施,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效果。他们还可以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如清理河岸垃圾、植树造林等,亲自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现状,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和评估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地区或国家,研究其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案。例如,他们可以调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并分析当地政府和社区的解决方案,如水资源管理措施和水源保护项目。通过案例研究,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验,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和分享相关实践经验和案例。学生可以使用搜索引擎和学术数据库,找到相关的研究论文、报告和新闻资讯,以了解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实践。他们还可以使用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与国内外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加深对双碳教育的理解,并培养信息获取和共享的能力。通过引入实践活动和案例研究,可以使双碳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机地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知识。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2,3]

结语:总的来说,“双碳”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和国际责任感,也可以提高地理课程的时代性和前瞻性,从而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浩,梁振民,张丽丽等.“双碳”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探析[J].环境教育,2023(08):68-70.

[2]姚建芳.指向“双碳”教育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3(19):48-51.

[3]王瑞峰. 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探[A].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2023:26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