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与数学学科间的融合教学——贯彻核心素养思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论语文与数学学科间的融合教学——贯彻核心素养思想

张雪娣

中山市菊城小学 广东中山 528415  

摘要: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方式方法顺应着时代变迁,也有了不少的改变。每个学科各有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各学科的教学并不是割裂开来,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各学科间可以进行有效的教学融合,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语文  数学 全面发展  融合教学

学科课程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一定的内容,按各门科学固有的逻辑,系统地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1]所以我们从中知道的是,各学科间的逻辑思维就不一样。但学科间不是割裂开来,都有互相渗透的知识点,有一定的关联性,都有着相同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都是教学改革的内容。语文和数学,更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如果能够将两科很好地融合教学,于老师有利,于学生更是有不少的收获。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2]。它对我们的教学也有帮助。因此,我就以语文与数学学科间的融合教学,如何达到贯彻核心素养思想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学科间的文化基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3]而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二者都有其共同点:运用语言文字达到目的。在低段语文教学中,主要任务是教学文字,让学生能够积累中华文字,有个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能力[4],在文字教学与传统熏陶下,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增强。文字能力、人文底蕴的增强,让学生慢慢地追求理性思维的养成,在知识判断上能够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在人文底蕴层面,语文教学承担了重要的教学任务。而数学教学更偏向于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思维开拓,勇于批判探究,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在我的教学中,我希望学生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因为这样,学生在理解字词方面,自主性会更强。在教学的交流中,数学老师多向我反映,学生的思维的重要性,理性思维崇尚真知,推动学生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在一年级语文的拼音教学中,没有很深刻的体会,但到了二年级语文语言、口语交际教学中,就慢慢能够体会到,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培养,也会影响到语文的高年段教学。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的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一般我们的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相对提高不少。

二、学科间追求自主发展

在曾经的语文教学中,仿佛都有一个固定名词:枯燥乏味,对语文的评价都比较差。拿数学课堂来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到许多的不同:数学课堂上,数学老师喜欢让学生先思考,后讲题、数学老师也喜欢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积极讨论问题;数学老师也相对关注后进生,喜欢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优生带动后进生,优生也能带动后进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有了对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生进生能在优生的身上学习到了如何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养成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么一比较,数学教学在自主发展的培养上,更为优胜,学生的自主性更强,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更会学习。但教学是不断进步的,语文教学也是一样。因为语文教学,不一定是以灌输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一样地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学习、如何规划学习计划。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学校领导带领我们摒弃陈旧思想,将学生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熟悉课文,再出示学习指导,让学生独立思考或者进行小组合作,以达到学习目标。

三、学科间的学生参与

语文与数学教学中都很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优生懂得审视自己的学习状态,也善于总结学习经验,对于学到的各学习策略与方法懂得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自身实际进行选择或调整,而后进生完全需要向他们学习。另外,如果学生自愿加入学习行列,学生会乐此不疲。但就一个班级而言,就存在了许许多多的不一样,我们要尊重班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的学生学习积极认真,很听老师的话,学习态度非常好,但有的学生学习起来懒散,爱写作业时就写,不爱学习时就在边上开小差。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不管是哪个学科,我们都要预设好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他们本身的学习基础的差异以及学生学习态度的不一样进行调整。同时,我教学的语文也借鉴了数学教学中的团结互助精神,给每一个后进生寻找一个小老师(优生或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小老师对同学负责,会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同时,后进生得到帮助,他们也更愿意去帮助他人。正能量的传递,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是学习中的一种可持续发展。

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学习中也需要有实践创新,体现他们对学习掌握程度。实践是需要勇气的,首先要有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勇于动手,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5],因此,态度很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较多时间,理论性较强,动手机会较少,所有在学生学习中有一句调侃的话:语文就是背多分。但各学科都有其重点决定它的教学任务,语文教学就是为了其他学科扫除文字障碍,低段教学更是如此。数学操作上,如果少了语文对其所铺垫的文字基础,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多花时间在文字的理解上。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善于思考,找出提高劳动的效率方法。数学在解题过程中就是寻求一条更为简捷的方式。班上就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本身很聪明,但由于习惯养成不好,做事情总爱拖拉,同时也爱发呆,在学习上爱学的时候就积极完成所有老师布置的任务,但一旦有能够吸引他注意力的事物出现时,他都不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作业也不管了。在各学科教学中,我们就存在这样的困惑,不知为什么有的学生动作慢条斯理的,好像完全没有时间观念,没有动手操作能力一般,如何鼓动以上这类学生学习,是我们往后教学中的关注点。曾经在数学课堂上,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在语文课上不活跃的一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却能积极发言,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也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此时,不能不让我反思,有如此灵活的数学思维的学生,在学习语文上,就不可能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左思右想,归结为兴趣二字。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到实践创新中来,主要要看学生是否有兴趣,如果学生对此有兴趣,他们会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慢慢地,学生就在不同的教学中,培养出问题解决的能力。而一个学生想要解决一个教学任务,他必须要拥有相关的技术知识,有技术运用的能力。一个学生他喜欢上话剧,他觉得话剧充满了魅力。从此,话剧带领他好好学习演讲的基础能力,如朗读、表演、情感表达等等。他也成为班上一名朗读能手、故事大王。

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之间有其紧密联系的存在意义,不管前者如何铺垫,后者也能为前者带来深远的影响。早在之前的新课程改革中,就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相结合,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其发展更进一个台阶。

[1]语文教师,229页的“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师职业角色转变 》 张学甜

[3]语文课程标准,2页的“一、课程性质”

[4]《试述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想品德课高扬人文性之ABC 》张训

[5]《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林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