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政课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基于广州梅花村社区垃圾分类项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4
/ 3

高中思政课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基于广州梅花村社区垃圾分类项目

王铮

广州市育才中学

【摘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高中思政课应采用与新时代和新课程育人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以达成育人目的。项目式学习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做中学,生成理论知识、形成必备品格和价值观。高中思政课程进行项目式学习设计要以课程标准、学习需求和校本资源为基础,充分分析学习障碍,科学规划项目实施流程,合理设计项目内容和问题,以恰当合理的认知冲突形成学生持续参与项目式学习的学习动机,在此过程中强化形成品格价值观,采用多元化方式对学习进行评价。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 项目式学习 教学模式

一、项目开发设计背景

(一)学生需求

教育的起点是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以更好地生活。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要立足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高中生思维活跃,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充满兴趣,有主动探究思考的动力。高中思政课项目式学习设计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探究问题。将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作为项目式学习的探究问题是课题组师生基于国家政策、生活经验和社会调查,在众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围绕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这一主干任务,学习小组经过调查和讨论将其分解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社区垃圾投放点优化、社区垃圾分类投放奖励制度等若干子任务,各小组承担一项子任务。

(二)学科实际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规定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在必修三模块上提出的学业要求是“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结合社会实践活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鲜明特点和主要优势;懂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理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具备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本项目聚焦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为学生参与社区问题的解决创造平台和路径,培养学生以合理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人大、政协、政府等机构的性质和作用,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二、项目开发设计过程

(一)科学组建学生团队

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组成一个密切的合作共同体,进行学习任务探究。课题组根据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指导学生组建合作团队。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力;优势互补,发挥整个团队的力量;团队内形成统一目标,以增强团队协调性和凝聚力。

(二)制定项目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社区垃圾分类现实,制定以下目标。

1、观察、发现社区垃圾分类中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2、对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行为进行评价,分析在社会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上社区居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3、通过社区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的探究解决,理解提高社会法治化治理水平的任务和要求。

4、推动以合理合法方式解决社区垃圾分类问题,理解法治社会的表现,增强法治观念,坚定地尊法守法学法用法,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设计开发项目

在固定教学班中开展项目式学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需要整个班级围绕一个相同的大主题进行探究。因此,在确定研究主题方面,教师需要加以适当的引导,或有班级同学共同讨论决定研讨的大主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合作小组再确定各自具体的研究课题,找出课题的核心问题。受学科特点影响和教学实践条件限制,思政学科项目式学习确定的探究问题更多侧重于社会层面的问题,而非科学层面的问题,例如:如何提高社区垃圾分类的宣传效果、如何通过奖惩制度提高社区垃圾分类投放水平等。

学生学习探究的内驱力和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之间存在差距,在项目设计上要注意分析学生的学习障碍。以本项目式学习为例,学生对探究和解决社区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热情满满,但存在着查阅资文献资料能力有限,在接触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社会资源上存在障碍,缺乏社会调查知识方法等困难。

在前期准备阶段,课题组一方面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一方面准备丰富的论文文献资源和政府政策文件资源备用。同时,课题组也联系了人大代表、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作为学习的支撑,在必要时提供给学生。还邀请社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为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方法培训。课题组安排学生参观生活垃圾处理厂,了解垃圾分类处理的过程,以期增强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并能够快速找到小组探究的方向。然而,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学生的认识水平尚未达到可以通过阅读文献进行有效的理论信息获取的程度。学生在垃圾处理厂参观时能提出疑惑,有所思考。但文献阅读方面基本没有什么结果。为此,课题组增加了实地观察和调查的环节,通过实地观察和访问,学生能更直观地发现问题,进而激活学生思维,推动项目顺利开展。

(四)建构项目框架

基于梅花村社区垃圾分类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社区治理层面思考法治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为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应该进行哪些工作。整个项目设计分为多个环节,基于学生的考察和探究结果,分为“梅花村社区垃圾分类投放的效果、梅花村社区垃圾分类投放引发的矛盾”和“梅花村社区垃圾分类问题的解决方案”三个部分,设计了“实地观察看成效、深入思考见问题”和“群策群力找对策”三个环节。

本项目是基于学生的观察和调研结果展开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和分析问题、概括和提炼本质等方面的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必备品格和提高关键能力。

三、项目实施过程

(一)深入社区,有的放矢进行调研

整个项目式学习的推进都遵循着“实地调查——观察分析——提出问题——思考对策——寻求支持——完善对策——实践方案——核验效果”这一基本逻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需要寻求各种力量帮助,包括回归教材,寻求理论支撑。课本知识的生成也就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受学生水平的制约,前期的调研结果往往只为选定任务提供依据,不足以支撑小组据此制定解决方案。因此学习小组往往需要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社区调查,为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更充分的信息。

(二)综合利用资源,制定解决方案

为解决项目的核心问题,学习小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制定解决方案。一方面,学习和调动学科知识与能力。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储备,储备不足时则需要通过项目问题的引导学习新知识,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项目引领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提供帮助。学生不仅完成了对单一知识点的学习,同时进行知识结构的建设,提升了学习效能。另一方面,寻找和利用社会资源。在学科知识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到人大、政协、社会组织等社会资源的有关知识,了解它们的作用。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与有关组织机构等取得联系,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塑造良好的品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实施解决方案,反馈和改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学习小组调用各类资源拟定解决方案后,在教师与社区工作者的指导和配合下实施方案,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中的具体问题的解决。这是学生再一次深入社区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参与实施方案的同时,收集社区和居民对方案的反馈意见。及时的信息反馈是评估方案效果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学生通过分析反馈信息找出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四、项目评价

项目式学习中的项目设计和实施是学习的手段和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是必要环节。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之间的显著差异决定了项目式学习的评价在主体、内容和方式上的多元性。

(一)评价主体

项目式学习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结合本项目式学习的实际,除教师和学生外,课题组还将社区工作者与社区居民的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中。学生是项目式学习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是指导者和促进者。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诊断,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能。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归纳总结有利于价值品格的塑造。教师在项目式学习的全过程中通过观测和评估,把握学生的学习和引导项目式学习的进程以最终达成教学目标。社区工作者可以结合社区工作与项目实际对学生的计划、实施、参与度等作出评价,真实反映学生在项目实施中的表现。社区居民可以对项目的效果作出评价。

(二)评价内容

本项目式学习主要设计以下评价内容。1、学科知识。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能够按课程标准要求掌握必修三的学科知识内容。2、学科核心素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学生通过参与本项目式学习能够加深对我国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认同;懂得以合理合法方式解决社区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纠纷;能够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为社区发展建设贡献力量;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开展社会调查,发现和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3、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项目式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活动单位,整个项目的实施需要小组间的配合,小组内容的完成也需要组员之间的配合。4、创新能力。项目式学习中的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要综合运用所学提出解决方案,离不开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评价方式

在评价方式上,除采用传统教学中常用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外,我们还大量采用了与项目式学习相适应的过程性评价。在项目设计完毕后,教师与社区工作者做好沟通,并将评价的标准、内容等告知学生,制作和发放有关的评价量表,要求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做好相关资料记录工作。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会议记录、社区实践活动考勤、调查问卷、谈话记录、设计方案稿等都是评价的客观依据。教师和社区工作者则根据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填写评价量表。在课堂中和小组会议上,还通过小组内互评、组员分享等形式记录学生的表现。通过设计评价量表,对学生的参与程度、思维逻辑、沟通表达、观点的价值性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评价量表呈现学生在项目学习中达到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9-3-19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319/c64094-30982234.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0

[3] 桑国元,蔡添 项目式学习中的学生评价[J].教学与管理,2021(31):1-4

作者简介:王铮

工作单位:广州市育才中学

邮编:510080

通讯地址:广州市越秀区福今路2号广州市育才中学西校区,510080

电子邮箱:aaron1199@qq.com

联系电话:1862017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