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观察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的应用

晁金凤李彦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方法,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和手术后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临床指标和疼痛程度方面表现出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采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参数,减轻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是一种重要的负重关节,其受力机制十分复杂,多种原因可能导致髋关节损伤和破坏。目前,人工髋关节替换(THA)已成为减轻中晚期髋关节疾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方法。在我国康复医疗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建立更高效、紧密的医务人员协作模式,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已成为医务工作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旨在探讨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方法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0例。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68-81岁,平均(68.59±2.35)岁。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67-85岁,平均(69.97±3.71)岁。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包括加强病情监测和药物治疗,加强卫生教育,并进行日常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的方式:首先,成立康复护理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和1名专业康复护士。在患者入院当日,康复护士将进行住院教育,向患者提供基本情况问卷,并整理患者填写的资料,建立患者档案以便日后使用。主治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和康复治疗方案。主治医师告知操作方法、植入物的使用和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同时引入成功案例,增加患者手术的信心[1]。经过医师和康复护士根据制定的康复方案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康复护理,包括卧床体位、床上被动功能锻炼、下床主动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功能锻炼等。在第1个阶段,医生和复健护理人员共同合作,医生首次亲自示范指导,其后每次由康复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督导和引导,以确保患者即使没有医生的情况下也能进行高质量的康复工作。康复护士介绍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护理的实施情况,主管医师对患者的检查报告和身体检查的体征进行重点关注[2]每次巡视结束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对其康复指导意见进行修改,并与康复护士进行交流。在日常工作中,康复护理人员会向患者和家庭成员提供标准化的教育和技术训练,以便让他们全面学习和掌握康复技术。在患者出院之前,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集体查房,确定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锻炼计划,并进行现场指导。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通过电话和家访等多种方式评估患者的康复状况,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追踪和引导,直到患者的肢体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3]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疼痛程度:记录两组患者首次下地时间、平均住院日。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术后12h、72h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护理人员让患者从 0 -10 分的卡纸画出符合自己疼痛的数值,分值与疼痛成正值[4]

(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肺

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髋关节假体脱位发生的例数。

1.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结果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测量方法表示为平均值加减标准差(±s),t代表t检验;计量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定。当P<0.05时,表示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疼痛程度的对比研究

两组患者在临床参数和手术后疼痛方面都有改善,然而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详见表格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疼痛程度的对比研究

组别

例数

首次下
地时间
(h)

平均住
院日
(天)

疼痛程度

术后
12

术后
72h

观察组

30

24.18±1.80

9.81±0.79

3.52±0.81

1.11±0.30

对照组

30

33.58±2.21

10.65±1.31

5.40±1.26

3.06±0.81

t

18.063

10.168

6.874

12.365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请参考表格2。

表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

类别

n

下肢静
脉血栓

肺部
感染

泌尿系
感染

髋关节假
体脱位

并发症
发生率n(%)

观察组

30

1

0

0

0

1(3.33%)

参照组

30

5

1

1

0

7(23.33%)

X2

5.192

P

0.023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又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髋关节疾病或损伤[5]。该手术的目的是通过替换受损的髋关节,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6]。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以帮助康复和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然而,高龄患者由于骨骼构造的特殊性以及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力量和体力都会逐渐减弱。因此,手术后的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并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为了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应予以充分重视。

以往,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医护人员查房时间沟通频率不高,相关护士对患者的治疗方法缺少真正了解,采取的护理缺少针对性,对患者术后护理效果不佳。而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模式通过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分级管理,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指标、疼痛程度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分析原因如下:通过医护一体化管理方式,进行医护联合查房,有利于医护患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同时,患者住院期间都是由同一个护理团队负责,对患者情况了解的更详细,制定的康复护理方案更加适合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团队成员在每天查房后,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讨论,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促进患者康复。出院后,通过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恢复程度,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跟踪指导,帮助患者加快恢复速度,

综上所述,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中,采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喜鹊.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2023,20(17):103-107.

[2]何美英,黄娅琴,张林,陈瑜.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影响研究[J]. 黑龙江医药,2022,35(5):1222-1225.

[3]刘秀艳.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3):2155-2156.

[4]陈腊梅,黄月霞. 医护一体化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快速康复及预后影响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7):138-139.

[5]徐婷婷,沙莎.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3):167.

[6]易婷婷. 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7):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