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氲诗词美,传统中华情----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和策略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氤氲诗词美,传统中华情----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和策略浅析

田明兰

江苏省句容市崇明中学    212400

语文课程教育需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而古诗词往往意境深邃,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古诗词教学已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于初中学生而言古诗词教学是一块难啃的硬骨,读不懂、不愿读,对古诗学习兴趣匮乏,就目前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古诗词教学的程序化和应试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体验。

教师重灌输,轻体验,重权威,轻引导。老师一字一句的讲解翻译,学生一味的充当记录员,诗歌语言凝练,,言简义丰,往往一个字、一个词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场景,一段心路历程,甚至一段人生,一个深邃的道理。有的诗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将古诗词教学从应试角度简化为诗词翻译和鉴赏套路,教学陷入固化和套路化、程序化。古诗教学枯燥单调乏味,学生背诵大于体验,积累多余理解,学生望而却步。很难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也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过度强调知性分析,肢解诗歌的倾向明显。

诗歌鉴赏也好,阅读也好,对文本的整体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字字句句落实后,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有写作内容到写作意图。理解是一个有局部理解到整体感知再到细部解读的认知过程。如果我们把诗歌的内容理解、艺术手法的分析,和诗歌情感的理解当作无生命的东西进行分解,把诗词鉴赏当作分析、综合、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而不重整体把握和感性体验。甚至是注重教导学生应对考试中古诗词相关题型,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得分上,将古诗词教学变为古诗词答题套路教学上,或是循循善诱实则将学生引向标准答案。再或者直接简化为诗词翻译课,背诵课,把作品的思想,情感和盘托出课,学生其实无法对作品的内涵形成自己个性化的理解的,诗歌考查的是学生实实在在的鉴赏、分析、综合、运用能力,不是机械的脱离具体语言环境的解题套路最终也无法达到应试的目的。

五步教学法是我们古诗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法

五步教学法:朗读-----讲解题目----写作背景、注释-------翻译内容-----体会情感,简称为:读诗文,知背景,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这五步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总结而成,也很受用。如何落实这五步教学法,避免落入教学模式的固式化和程序化,立足语言文字,采用具体的语文活动与实践,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具体教学策略例举如下:

1.构建在朗读中的课堂,立足诗词诵读,激发情感共鸣

如何形式去读?什么时间去读?达到什么样阅读目的?

(1)理顺节奏,读出语感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现代的人有隔膜。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小的难度,诵读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多诵,一定能诵出它的韵味。因为古诗文语言高度凝练,讲究声韵和谐。要诵出语感,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大致的文义;其次,要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感情。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听录音跟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朗读、分角色表演或比赛朗读。让一些读得好的同学表演读,然后大家反复练习是激发兴趣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2)理解内容,读出情感

如果不能深入理解诗歌语言,其实再怎么诵读,都无法深入甚至接近诗歌本色。课堂教学应该带领学生撑着朗读的长篙(高)在语言碧波中探奇,朝向语言的海洋,眺望精神的天空。起点处朗读,捕捉鲜活的抓点,生成奇妙的资源,妙之处处朗读,揣摩语言的高妙,体会构思精巧,启发之处再次朗读,掀起情感的巨浪,点燃思维的火花。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构建在朗读中的课堂,立足诗词诵读,激发情感共鸣由点到面,由浅入深,让课堂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厚起来,让学生思维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肤浅走向深刻。

2.咬文嚼字,立足语言,创设有效活动,回归语文教学起点

语文学科的教学之根任何时候都应当是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应用语文教学活动如果脱离了对语言的品味。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水之源,黄厚江老师倡导本色语文。本色两字意味着语文课应该回到语文学习的原点,立足于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黄老师在教学《乡愁》时,将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叠词时,用反意叠词来替换成大大的,宽宽的,高高的,深深的比较鉴赏。在探求叠词意蕴后又逆向思维,把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叠词,改成一枚枚,一张张,一方方,一湾湾的数量叠词引导学生再次比较品鉴。

语文课堂可以基于语言的教学形式,设计语文教学活动。如紧扣关键词,探究文本,如《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中的闲人一词理解,又或是探究词句外言的表达形式,设置语文活动,如

从修辞出发的教学。写景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盖一竹柏影也。一句中去掉字和盖竹柏影也让学生读一读,品一品。引导学生发现比喻的妙处。再如从句式和标点出发的教学。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将反问句式与陈述句式比较,理解,朗读。同样这句,也可从标点出发教学。让学生将句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问号和句号都改成感叹号,读一读,品一品,句式不同,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在比较中分析哪种句式好,好在哪里?就这样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作者虽遭受贬谪却能安闲自适的特殊心境。

3.立足背景,找准切入点,观照体会诗歌情感

许多诗词、文章都与作者生活经历、创作背景密切相关,从了解作家背景、经历为切入口进一步了解作品,是诗歌鉴赏的途径之一。背景资料的取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时机,都应该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并且恰到好处。教学背景资料取舍不当,喧宾夺主,绿叶变红花;取舍得当,鼓瑟和鸣,会给诗歌教学创设极佳的氛围,原则上背景资料要为理解诗意,感悟情感的主旨服务。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关注诗题,便能通背景,晓情感,感慨于过五溪路途遥远的关切、担忧,对王昌龄怀才不遇遭遇的惋惜和同情,对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丰富想象力。

4、系统比照,纵横勾连,求同存异。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很多学生学完一首诗词,了解的就仅止于这一首诗词,对作者其人、作者的其它作品,对同题材、同风格的作品都鲜有了解,这样的教学是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讲授一位诗人的某一首诗时,若能全面地介绍这位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介绍他创作的其它诗歌,既有利于学生较为深入地理解教材.上的那首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古诗词积淀与素养。通常拿来比较阅读的古诗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题材相同、主题不同的文章进行比较,二是意象相同、情感不同的文章比较,三是作者相同、风格不同的文章比较,还有作者相同,主题也相同。

如镇江中考语文古诗命题:

梅岭三章(一)                  别云间

陈毅                        夏完淳

断头今日意如何?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创业艰难百战多。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此去泉台招旧部,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旌旗十万斩阎罗。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6.从《梅岭三章》“ ”和《别云间》“ ”中,可以看出这两首诗均属绝命诗。(各填一

句诗)(2分)

7.《梅岭三章》中,“百战多”写战斗之频繁,“旌旗十万”言牺牲之巨大,表现斗争历程之艰难。那么,《别云间》一诗又是怎样表现斗争历程之艰难的?请结合首联分析。(2分)

古诗教学或是复习中可以将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整合归类,采用小专题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开发校本教材或是纳入学校语文阅读活动或是学校阅读兴趣小组中进行。既能减轻课堂教学时间压力也能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写作艺术技巧辞典》指出:对比就是有意把相反或相对的两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加以比较,突出一方面,明确是非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课堂教学中,巧妙采用对比手法,可以显露文本人物或者事物之问的差异,更加鲜明地表现事物或人物形象,并揭示文章的思想意蕴。针对不同的文章,在课堂教学中的对比也是略有不同的。  

古诗教学,对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是一个考验,一首古诗蕴含的价值不单是诗词本身的局限,更多是对当时作者人生经历、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的缩影。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以小见大,将古诗词本身的价值传递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