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科伤口处理换药原则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浅谈外科伤口处理换药原则及护理

李莉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第五派驻门诊部  湖北武汉   430012)

【摘要】目的:分析外科伤口的处理换药原则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外科接诊的90例患者,均接受伤口处理换药,使用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伤口护理,观察组施行负压伤口护理,将两组外科患者的伤口恢复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时间(13.39±2.67)d短于对照组,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3.01±0.45)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伤口患者应用负压伤口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中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外科伤口;处理;换药;护理

负压伤口护理一般是将敷料放在创面中,再用粘合剂薄膜封闭创面,并与一套真空设备相连,可形成50至125 mmHg的负压,在此状态下,可使血流达到最大程度[1]。在实践中,负压创面护理具有加速创面生长、降低换药次数、清除创面大量渗出液等优点。负压伤口护理可以改善创面的血运、完全排除外来物质、加速肉芽组织的生成,为组织的可塑性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纳入医院外科需要接受伤口处理换药的90例患者,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5例/组,接受常规伤口护理的小组为对照组,接受负压伤口护理的小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女患者21例、男患者24例;年龄23岁~77岁,平均年龄(46.59±6.12)岁。观察组,女患者23例、男患者22例;年龄25岁~75岁,平均年龄(46.28±6.45)岁。两组患者的资料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伤口护理,用常规方法进行创面观察。护士采用问诊、闻诊、看诊、摸诊的方法对患者的创伤状况进行评定。根据伤口的种类和分泌物的数量来进行换药处理,伤口周边的皮肤可以用碘酒或者是酒精来消毒,也可以用生理盐水来清洗。在处理较深的创面时,首先要用双氧水清洗。置放引流带。根据创面的状况,用适当的弹性,在创面最深处放置引流带,引流带的末端在创面外面,如有需要,可以用它来固定引流带的末端。如果伤口处有大量的分泌物,可以涂抹一些凡士林或软膏来保护伤口附近的皮肤。

观察组,施行负压伤口护理,负压伤口治疗设备包括一个保持负压为60~100 mmHg的无菌泵、储液罐、两个无菌敷料包及吸引管道,没有使用填充材料。护士根据伤口评估流程与测量技术,对伤口的面积、深度、腔道方向、渗液量等进行评估,然后用等渗盐水进行3~4次的冲洗,后再通过机械清创或保守性锐器将伤口周围的腐肉和组织碎片去除。以干燥的纱布擦拭创口附近的肌肤,再在创口上涂上一层保护膜,防止渗出物对肌肤造成伤害。将吸管头部用等渗透盐溶液纱布或海绵敷料包住,置于创面,并用封口的绷带包好。一条从敷料与吸入泵相连的封闭管道使创面处于局部真空(-80mmHg)。由于外部的薄膜吸收并蒸发了水份,所以覆盖物控制了渗出。如果怀疑创面感染(发烧或炎症指标升高),应将负压创面敷料取出,以便于肉眼观察创面,直到创面完全愈合。

1.3 观察指标

(1)伤口愈合时间、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2)护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和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性应用t检验。应用(%)表示计数资料,差异应用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2.1 两组伤口愈合时间、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1,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两组伤口愈合时间、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比较 {}

组别

伤口愈合时间(d)

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分)

观察组(n=45)

13.39±2.67

3.01±0.45

对照组(n=45)

18.76±3.76

5.73±1.05

T值

7.8114

15.9723

P值

0.0000

0.0000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2,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组别

不满意

基本满意

非常满意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n=45)

3(6.67)

20(44.44)

22(48.88)

42(93.33)

对照组(n=45)

12(26.67)

20(44.44)

13(28.89)

33(73.33)

X2

-

-

-

6.4800

P值

-

-

-

0.0109

3.讨论

外科伤口处理换药原则:患者都必须在换药室内进行,除非是被隔离的患者或活动范围不变的患者[1]。进行换药前,要对伤口和创面有详细的了解,同时也要确认需要用到的敷料、仪器、药品等。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换药医生术前不能对感染伤口进行换药,需要换药的时候要在术后进行。换药的时间通常安排在晨问护理或者换药室清洁工作后的30分钟,同时要带上口罩和帽子,带患者到换药室,注意消毒。给患者换纱布时要注意轻柔,尽量减少患者的疼痛[2]

负压伤口护理多用来处理较大的软组织缺损,可提高排泄,因此可将细菌的定植降至最低。同时,还能减轻组织的浮肿、提高局部的血流灌注、促进肉芽组织的生成。负压可使创面组织中的细胞骨架发生变化,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3]。负压伤口护理能加速创面愈合,清除创面内的坏死物及渗出物,同时能提高创面的血流,减少创面周围的细菌感染。对软组织创伤进行负压引流,可以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

综上所述,外科伤口患者应用负压伤口护理的效果好,不仅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还可以改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刘君,吴娜. 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预防中护理干预的应用评价[J]. 婚育与健康,2021(3):144.

[2] 韩文龙. 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11):1382-1385.

[3] 沈爽. 小儿骨外科伤口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20,28(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