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6
/ 2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江丽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泰宁县第四中学,福建省三明市353000

摘要:历史不仅仅是一门初中的课程,它还是学生们了解我国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渠道,它还是一门让学生们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并从中吸取有效信息的一门课程。在长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已形成了一种沉闷、单调的刻板印象,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降低了他们的教学质量。然而,在历史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加之初中学生比较喜欢故事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故事来进行教学,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展现教育内涵,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引言:历史故事指的是跟真实的历史事件、文化有关的故事内容,它的特点是既要考虑到真实性,又要考虑到趣味性,要凸显出历史性的特点。历史故事既能展现历史,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把它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有价值的,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把遥远的历史知识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历史故事进行教学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而改变“历史就是陈旧的、枯燥的”的刻板认知。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好奇心,一步一步地推导出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果,并为历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功能与价值

1.1 扩大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范围

由于历史教科书的篇幅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原因,在目前阶段,历史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往往比较有限。有些老师在依据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会感觉到教学过程比较薄弱,进而影响到最后的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而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将有关的历史故事融入到初中阶段历史课程中,可以有效地对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让过去内容单薄、形式单一的课程教学设计得到有效的填补,让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从而助推了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完整度的不断提升。

1.2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在初中阶段指导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辨证分析。但是,在过去的历史课程教学模式中,学生可能会对历史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和人物产生一定的隔阂和陌生心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以历史故事为基础,进行学科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缩短学生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从而深入思考,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持续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想认知高度。

1.3 加强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

依托历史故事组织开展初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抓住知识核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历史学科重难点知识的印象,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将历史知识运用在生活实践中,从而为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二、历史故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1 建立一条史实叙事线

建构历史故事情节,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是中学历史课堂上运用历史故事进行教学优化的重要环节。建构历史故事情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的历史思维。一个精彩、有趣的历史故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在不需要历史老师“一讲到底”的情况下,积极地加深对课本上的内容的理解,获得更好的学习结果,并建立起一个生动的历史知识体系。而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以清晰的结构与节奏来构建历史故事情节,并将历史故事中的矛盾点着重强调出来,从而让学生对历史故事的理解更加深刻。就拿“秦的灭亡经过”这一课时来说,教师可以通过“秦统一六朝,建立我国第一个封建帝国”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六朝的辉煌,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对秦始皇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了解秦朝的灭亡过程,并对其灭亡的原因进行深刻的思考。

2.2 把握运用好时机

在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其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从动态的角度走进历史事件,对历史进行全面的认识,从而形成历史思维,从而使自己的历史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要灵活地把握引入历史故事的时机,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过渡作用,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课堂教学结构,并能够自主地参与到历史教学方式的创新过程中,从而培养自身的历史学习主动性。更重要的是,用历史故事来帮助学生突破历史学习中的重难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并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吸收与消化。

比如,在讲授《宋元时代的城市与文化》时,老师可以创设一种“时空穿越”的情景,并提问:「假如你穿到了宋元时代的东京,你怎样才能和当时的人在衣食住行上保持相同的面貌而不被发现?」这种有兴趣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比单纯的讲解要好得多。这样,老师只需要简单地讲几个有关的历史故事,就可以让学生受到启发,积极地参与进来,从而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在看似简单的讲述和交流中,不仅实现了从历史故事到历史知识的顺利过渡,还突破了历史学习的重难点,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2.3 用合理的语言讲述

根据历史教育的性质,历史教育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目的性三个方面的特点。在使用历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遵守上述的特征,特别是在需要历史故事为相关历史知识解析打下基础的时候,教师必须确保语言运用的准确度,让历史故事的运用变得更有实效。比如,在教授“安史之乱”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并向他们介绍当时对外交往的情况,以及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的事情,从而使他们对“我们该怎么看唐玄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使他们对盛唐没落的缘由和过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利用适当的语言艺术,拓展学生的视域,引导他们进行独立的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意识,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结语: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历史故事进行合理运用,并将其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手法和模式相结合,既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这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创新。在运用历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营造生动形象、有趣的氛围,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受到历史的熏陶,在获得历史的同时,通过理解历史事件以及相关人物特点等,形成良好的历史观念,提高学生历史能力和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宏明.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02).

[2]梁世总.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54-255.

[3]葛洋.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新课程,2021(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