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高校实施路径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非遗进高校实施路径及对策研究

衢州学院

(朱梦喆、刘影)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国家积极开展相关工作,鼓励非遗文化进校园,但仍存在教师队伍建设不足、表面宣传等问题。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如何推进非遗进高校的路径及其对策,促进非遗在高校中传播,让学子真切感受非遗文化带来的碰撞。

关键词:“非遗”进高校;实施路径;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的一种民间文化。它不仅具有民族历史性,还突出地方性,为高校思想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1] 2003年,我国签订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自那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保护。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在相关文件中也曾提到过:“学校应该按照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2] 2017年,我国明文提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同时,为尽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近几年来,教育部也有做相关工作,积极指导各个地方的学校开展相关的工作,最大程度上配合国家政策,进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在高等教育这一方面,高校可以依法开设一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高校也应该加强此类专业的内涵建设,同时,其也应该加大对非遗类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有多所高校将非遗课程列入在线开放课程。

一、非遗进高校的实施路径及存在的问题

这一活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其中一个有效手段便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同时这也能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国家与政府也十分注重相关方面的活动,接连出台相关政策,推动“非遗进高校”活动能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实行。

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将非遗传承人引进校园与课堂,主要介绍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例如壮族的扁担舞,布努瑶族的猴鼓舞,让传承人对师生进行原生动作的教授以及文化的传播,促进师生对于广西传统舞蹈的认知,让非遗的魅力更近距离传递给师生。在常州市工程学院与龙虎塘小学全面开展吟诵交流,并于2019年建立“常州吟诵中心”。该基地成为了常州吟诵的交流指导中心,“常州吟诵”这项非遗文化的生机活力也得到了激发。在长沙音乐学院也同样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切入区域“非遗”文化的传承,开展乡村的美育实践活动,使得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宣传。“湘韵悠悠,灯鼓齐鸣”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中国曲艺之乡”祁东县,深入调研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在校内开展“非遗文化进课堂”的美育公开课。

而在衢州市,2022年4月,衢州学院召开了衢州市非遗文化进校园的交流座谈会,座谈会上介绍了一系列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有立春鼓社二十四节令、传统编织、柯山点茶等代表性技能,并围绕如何将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进行讨论。2023年3月22日,衢州学院和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举办了主题为“非遗驻校,三育融通”的第一届非遗文化节开幕式。通过精彩的非遗表演与各种现场的非遗展示,让非遗文化更加融入学生的生活,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宣传了非遗文化。同时,该活动受到了校内学生的积极参与,且深受好评。众多同学表示很新奇,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衢州市非物质文化的魅力。

但是,目前“非遗进校园”的各类活动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从更深层甚至根本的角度去看待“非遗进校园”的相关活动,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对于此方面的实践以及宣传方面的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且模式单一,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建设。校园主要以感受、认识、体验为主开设非遗活动,并没有将非遗课程纳入校园长期的教学计划之中国。[3]即更多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仅对学生进行较为直观且简单的展示,从而在各个学校进行宣传,使学生对非遗文化有大致的初步了解,但却没有深入下去,使其大规模进入课堂或更全面地编写进教材,没有让知识进一步转化为技能或者更深层次的东西甚至于成为学术进行传播,弱化了非遗文化对高校学子更深层次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较为严肃的问题,即当前的一些非遗项目缺少相应的专业教师,教师队伍建设仍有待加强。目前在学校担任非遗课程类的教师,以高校专任教师(如体育、艺术、文学等相关学科背景)为主,偶尔也邀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参与部分教学工作。[4]非遗数目众多,但对应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无法满足实际的教学情况。另外,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企业高级技工这类人才虽然具备高超的技艺技术,但是他们可能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与因材施教的能力,无法最高效率地去传授知识、教导学生,也就无法使非物质文化知识进一步转化为技能或更深层面的东西。

二、非遗进高校的积极意义

(1)提高文化自信

我国各族人民在实践的过程中,创造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蕴涵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思维模式、文化特点以及精神弘扬等。因此推进“非遗活动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可以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生活,使得优秀文化传统带来的力量更加具象化。而在欣赏、观摩、分析的过程中,某地的风土景象、人家风情、文化传承都能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非遗进校园”的实践活动可以给学生灌输较为基础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初步构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体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2)贯彻素质教育

“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可以给学生介绍某个地方的文化知识或特色技艺,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放松途径,同时也为学生补充了课本之外的知识,其实际动手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在学生了解、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除了能够学习一定的文化知识以外,还可以收获一些更加深层的东西,例如了解到其背后的历史渊源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于偏向技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在学习中也可以锻炼自身的操作能力,同时又能让学生身心愉悦。因此,非遗项目的入高校,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的综合素养,符合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

(3)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方特色,不同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历史渊源或是地理因素等影响,与日程课程中的科学性知识不同,有其特殊性。它们是当地人民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而创造出来的产物。学习地方性的非遗知识,学生感受到了多元化的知识,开阔学生思路并提供多元化的思考模式。而在思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非遗文化因其历史或地方具有特殊性,学生也须用多元思维方式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下提高,其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因此锻炼。

三、促进非遗进高校的对策

(1)开展对非遗教学老师队伍的培养及相关工作

招聘非遗代表性的传承人,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与特长,可以使其成为兼职老师或专业教授,结合自身所学与课程内容,从自身经验为学生教授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力量。同时加强该部分相关人才的培养。可以在一些师范类高校中开始对师范生非物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将非遗文化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相关素质,为非遗教师的队伍培养一定的预备力量。此批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与相应的教学技能,可在接受教育之后,为各个学校的非遗教学科目提供自己的专业性服务。在教学初始阶段,可以使其从帮助非遗传承人授课到能够独立授课,同时,提供给非遗类师范生与非遗传承人交流的机会,加强交流,做到书面知识与实践相互联系,丰富其实践经验,做到学以致用。

(2)开设特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学校可以以自身教学特色为依据,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特点,从而编写独属地方的特色校本教材,开设相关的非遗课程,将非遗文化与教育相结合,渗透在教育中。通过该种方式,高校学子能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核心,构建一定的知识基础与框架。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努力使用独具特色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尽量实现学生从被动接收知识向主动的改变,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构建特色的非遗课程,也是践行美育课程的手段之一,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也能让学生学习到教材以外的内容。除此以外,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文化与教育两者得到更为紧密的结合,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贯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

(3)创新非遗进校模式,实现多方联动

整合多方资源,创新非遗进校模式,探索“学校+企业+基地”的非遗进校新模式,紧密结合地方非遗资源,实现政府、企业、学校和传承人的四方联动,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的有效衔接,达到同时收获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理想效果。[5]高等院校可以在校内设立一个非遗研究基地,招纳校内人才进行非遗项目的相关研究或者非遗产品的开发,同时与企业进行合作,可以顺应时代发展,利用网络直播,拓宽产品推介、营销的渠道,从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除此之外,也可以构建“非遗+”的乡村振兴模式,依托乡土特色非遗,发挥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推动农业、手工业与现代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隐性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具文化、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金星. 基于非遗文化进校园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实施路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0):109-110.

[2] 曹越星. “非遗”进校园的价值反思[J].教育观察,2019(8):72-73.

[3]李琛、张政武.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非遗舞蹈进校的发展研究——以广西河池东兰布努瑶非遗舞蹈为例[J].大众文艺,2021(15):218-219.

[4]孙鉴、张一青. 宁波“非遗进校园”的现状与对策[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75-78

[5]夏金星、燕玲、周启凤.“非遗”进入高职院校的主要路径与实施策略[J].中国民族教育,2023(2):16-19.


[1] 本文是2021 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传播学视角下“非遗在衢,衢径通幽”双语微信公众号的创建及运营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R43501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