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常态开展————以成都市武侯科技园小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常态开展————以成都市武侯科技园小学为例

曾宝蓉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科技园小学  

摘要:学校地处与武侯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武候科技园,园区引进高科技企业并拥有大量的科创人才。园区内有企业、学校、家庭、社区,科学教育资源相当丰富。作为全国科学教育示范区下的科技园区内的科学基点校学校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相结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实施,并使之常态开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   校本化实施   常态开展

前言

学校位于武侯高新科技园区,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和环境优势,是新时期区域城乡教育一体发展的学校之一。

学校确定了以科学+人文为特色的办学思路。科学教育至少应包括4个方面:科技知识教育、科学思维(思想)教育、科学方法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识、入文思维、人文方法与人文精神的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在和谐的关系中有效地科学地解决问题。而学校地处与武侯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武候科技园,引进高科技企业并拥有大量的科创人才。园区内有企业、学校、家庭、社区,科学教育资源相当丰富。作为“全国科学教育示范区”下的科技园区内的“科学基点校”。鉴于此,学校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相结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实施,并使之常态开展。

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实施

学校以“科学+人文”为核心,构建了学校的校本课程“科学·人文实践活动课”简称“综合实践实践活动课”。该课程在实践中整合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少先队工作、社区公益劳动、科技与劳动等活动。“科学人文实践活动课”源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又注入了学校的“科学+人文”的特色。目前,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体系已经构建,并在不断地完善,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实施。

课程内容框架及各年级分设目标

年   级

课程内容

学校总目标

一年级

二年级

认识动物

1、通过分类认识动物,能认识和区分常见的动物。

2、通过选择一类动物进行饲养,了解其习性。

3、通过对动物的认识和饲养养成学生观察记录的习惯和培养对动物的爱心。

认识植物

1、通过分类认识植物,能辨别常见的植物。

2、通过选择一类植物进行种植,了解此类植物的生长特征。

3、通过对植物的生长特征的了解,探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4、通过对植物的认识和种植,培养学生观察记录的习惯和环保的意识。

三年级

认识自我

文化与艺术

1、通过对自己成长的了解,认识生命的起源

2、通过活动使学生热爱生命、具有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3、通过对自身器官的认识,了解人体的基本构造。

4、通过对常见疾病的了解,探讨健康的生活习惯。

5、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6、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

四年级

能源和环保文化与艺术

1、认识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常见的几种能源。

2、通过演示和制作,了解常见能源的形成、应用。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动手能力。

4、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

五年级

天文和地理

社会与经济文化与艺术

1、认识基本的天体。

2、了解常见的天文现象。

3、了解常见的地理现象。

4、结合本地区的特点了解家乡的地理特征。

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6、通过研究性学习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

六年级

设计与制作文化与艺术

1、培养学生根据需要进行合理创新的设计的能力,设计具有个性。

2、通过模型的制作和科学小创新制作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3、通过研究性学习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

、时间、师资保障,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开展

学校综合实践课实施的时间是固定的,为每周五下午两节课。老师根据各班的活动主题灵活调控时间。每周五下午全校师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课中。各班的主题活动均由正副班主任,根据年级课程目标和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兴趣,自主选择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组织实施活动。

注重过程管理,关注过程性评价

在实施过程中,每个年级都会填写年级综合实践实践活动课程安排表。每个班每一周的活动主题、任课老师在表上显示出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个老师将会填写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手册,便于活动的记录反思与管理。(见附录一)。手册中包括主题活动方案、活动指导过程记录、活动大事记、学生优秀活动作品粘贴、优秀活动案例粘贴。

   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注重课程的过程管理的同时也关注过程性的评价。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印发了一本《学生活动评价手册》。(见附录二)学生可将每一次活动过程及评价完整的记录下来。手册中包括活动方案、活动调查记录表、活动访谈记录表、活动纪要、活动日至、科学小论文、活动成果展示、我在活动中成长(活动反思)、评一评看一看(包括自评、互评、老师家长寄语)从情感态度、合作交流、学习技能、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五个方面帮助学生全面评价每一次活动。通过每一次活动的记录、反思、评价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课程与老师同成长

学校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从05年至今,可以说是从最初不成体系,到如今具备的课程实施纲领的建构、课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的逐渐完善。课程在成长与完善的同时,教师也随之成长。老师们最初对综合实践课程是懵懵懂懂,但却意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发展的重要性和课程实施的必要性,于是老师们在摸索中开始实施活动。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们有了课程开发的意识,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学习以提升自己的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能力。同时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组也根据老师们的反思进行课程体系的建构并不断地调整实施的方式,完善课程管理和评价的体系。

最初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与学校的特色相结合,从活动的主题到实施都是较散乱的。当提出了K·R课程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管理组也制定初了最初的课程实施方式,老师们在学习、思考也研讨后开始了第一学年的校本课程实施。当时课程的内容为五个模块,老师可以从科普知识、文明礼仪、科创实践活动、社区实践活动、传统文化五个框架选择课程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师资调控以年级为单位,每位老师设计出主题活动后,就在自己所在的年级的各个班进行实施。在学年K·R总计会上,各年级提出的反思中几乎都提到了这样的问题:散——主题多,课时少,难以深入开展;乱——课程标准还应该进一步的明确才能使内容更易接受与落实;断——主题活动的后续关注不够。针对这些问题,老师们也提出了期望:在学校宏观目标下制定出切实的年级课程目标;精简主题,从一个主题切入,围绕这个主题循序渐进,开展系列活动;活动设计注重于围绕主题进行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孩子的科学态度,渗透人文精神。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管理组在整理了各年级组的意见后,重新制定出了较完善的校本课程实施纲领,并将课程管理和评价进行落实与统一,有效保障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实施和常态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