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临床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提升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1
/ 2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临床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提升探索与实践

        刘梅、杨鹏、张丽、张明媚、祝瑜、邓于勇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635000)

摘 要   社会对“大专业、多方向”医学人才的需求日益显著,基层需要高校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养高的三年制应用型专业人才来适应基层工作。通过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有助于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的上、干得好”的三年制临床专业医学生,使其毕业后能快速进入相应的岗位并能很好地胜任基层工作。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大专业、多方向”医学人才的需求日益显著,教育部于2012年启动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该项目总体思路是坚持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强化医学生的医德素养和临床能力,培养适应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高水平医学人才,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岗位胜任力的出发点是符合岗位需求,契合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的目标和要求。《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岗位胜任力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2]。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属于高职高专层次的三年制大专,面向基层,立足川陕革命老区,2021年临床医学专业群成功立项四川省“双高”培育单位。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进行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一、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强化职业素养与医学人文教育。

医者德为先,生命、救死扶伤自古以来就是医生的天职。我们充分利用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凸显红色教育与职业精神交融,将医德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贯穿于医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一是将医学相关的人文课程加入教学体系中,如医学伦理、社会医学、医患沟通、医学心理学等,把医德与人文教育融入课堂中;二是通过以红医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理想信念,达州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主战场,孕育了灿烂的红色文化,积淀着不朽的红色基因。学院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让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为宗旨,立足红色沃土,扎根川陕革命老区办医学,为川渝万达开地区、革命老区的基层医院培养群众健康守门人;三是通过以医药文化为代表的专业思想教育实践活动,如医学生宣誓杏林大讲堂社区健康大讲堂等活动,坚定学生从事医学的信念和服务基层的决心;四是通过以暑期三下乡为代表的志愿公益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去基层义诊、健康宣讲等,培养学生的志愿意识和促进健康教育意识;五是在临床教学阶段,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将职业道德,医患沟通技巧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人文素养;六以宿舍文化节为代表的行为养成教育,通过内务整理、寝室装扮、走廊文化和宿舍人际互动等活动促进医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的养成。

二、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师资力量。一是整合课程内容,紧跟“双高”建设,围绕临床医学专业群建设探索适合高职临床医学医学生的教材,将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外科学总论、妇产科学、儿科学、急诊医学等课程的基本技能内容整合编写为《临床基本技能》;二是建设《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联合主持省级临床医学专业群教学资源库,为医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学习资源;三是加强临床师资培养,提升临床教学能力。建立学校、医院两级临床师资协同培训机制。学校除了组织全院教师教学培训外,还组织临床师资培训班、教学查房示范课、临床教学技能(教学查房)竞赛等专项培训,提升教学能力[3]。医院也自行组织院内教学专项培训、教学观摩课、教学竞赛,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学校学习培训,开展联合教研活动。

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加强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

学院高度重视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一是引入治趣医教云等APP,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其更早接触更多接触临床案例,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逐步培养;二是优化临床教学课程体系及内容,从第一学期杏林大讲堂系列讲座进行专业导读,到周末及大一、大二寒暑假期间安排早期接触临床教学环节,再到大二实验室模拟训练和课程见习,最后的毕业实习与毕业技能综合考核,构建了全过程的临床能力培养教学体系。并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了“服务基层”的培养目标,选择能满足地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所需知识能力的课程搭配,如中医学基础等;三是学院实施双导师制、小班教学、小组训练,为学生配备专业教师指导其学习,引导其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全面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基本技能;四是教学内容应结合基层医疗的实际需求对授课内容进行精简调整,无需细化专化精益求精,按照临床专业教学大纲,以“必需、够用”为度,以“适用、实用”为重,坚持“按需所教,学以致用”[4]。同时鉴于上岗资质要求,需结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进行重点讲授和技能培训,引导学生自觉加强学习和训练。教学应兼顾实用需求与考试要求,双管齐下,进行实用型人才培养。

医学生作为医疗服务的后备人才,担负着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任。“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是我国计划在2020年建立的分级诊疗制度[5]。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的上、干得好”的三年制临床专业医学生任重道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将更有助于我们培养出“大专业、多方向”的基层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 19) :93-94.

[2]熊静,张婕,容伟,等.神经内科规培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提升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 19) :154-155.

[3]魏双平.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 ( 12) :62-64.

[4]高彩红.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提问式教学法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管理,2020(6):601-604

[5]汤之明,邹锦慧,石义林,等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 9) :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