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五构概念教学法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2

高中生物五构概念教学法实践研究

梅小娟

重庆市垫江第一中学校

摘要:在学生整体的学习阶段,高中阶段的学习所占据的地位十分重要,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中所形成的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及学习的能力会对学生的整体发展带来十分积极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都需要对这一阶段的教学以及学习加大重视程度。高中生物学科是高中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促进学生学科学习效率的整体提升十分有必要。五构概念教学法将某一课时的次位概念“解构”为若干个一般概念体系,实现对概念的初构、重构、架构和创构,帮助学生完成概念学习。本文以基于五构概念教学法的课堂实施过程为载体,以学生的概念学习全过程为主线,对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概念教学过程进行阐释。

关键词:高中;生物;五构概念

引言

高考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想要实现有效改革,保证改革效果,就应当将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在教学课堂当中,将改革贯穿于日常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及整个过程当中。在此背景下,教师如果沿用原有的注入式、灌输式教学,势必会开教学改革的“倒车”,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学习教育部的教学政策要求,并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合理应用新的教学科技、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课堂,为学生的深度提高、横向发展奠定教学基础。

1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创新教学意识

高中生物是一门概念性较强的学科,它由较多的基础概念构建而成,对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生物学科也是一门涵盖理科知识的学科,这是因为学习生物知识涉及到数字计算、归纳分析及判断推理,学生只有掌握了较多的概念知识,才能以理性的方式学习生物知识。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教师对学生开展生物教学,仍旧以照本宣科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生物知识,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概念性的问题,以机械化、程式化的方式解决生物问题,这就降低了生物教学的质量。

1.2教学形式流于表象

生物学科是自然学科,也是一门具有较强实验特征的学科,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提升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又能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教学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处境较为尴尬,甚至没有将生物学科设置为学习主科。这种教学状态导致生物教学缺乏应有的关注度,教师则为了节省授课时间,将实验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单纯为了教学而教学,学生缺乏对实验过程的了解,这使得生物教学形式流于表象。

1.3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目前,对生物课堂的资金供给相对不足,这导致生物学习的辅导用书较少,在实验器材方面,准备的数量及类型都不够充足,导致部分生物实验由于缺乏实验器材而不得不被省略,学生只能通过阅读教科书进行学习。再者,缺乏体系化的生物教学梯队,教师的工作缺乏足够的氛围感,这也是降低教学效率的一个因素。

1.4较少关注互动教学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对学生开展教学,大都将自身视为教学主体,更多关注知识的输出,对学生具体掌握了多少知识不够了解,这种缺乏互动的教学模式,不仅使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导致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割裂。

2高中生物五构概念教学法实践

2.1解构课时概念体系

由于课时教学在时间上的局限性,教师需要对大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概念进行解构。同样对每一个课时教学而言,需要对次位概念进行解构,将上位的概念进行拆分形成一系列的一般概念。这有利于教师将有限的时间相对集中于引导学生对次位概念的理解上,进而为学生学习重要概念创造条件。

2.2情境导入,初构概念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将新信息简单地注入大脑的记忆系统,而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心理机制,再将新信息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是对自我原有认知结构的部分调整或重组,也可能是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这就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前概念的探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习内容创设真实的生物教学情境,并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暴露出学生原有的前概念。高中生物知识难度较大,部分生物概念、生物学规律等较为抽象,并且涉及到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教师结合高中生物课程特点在导入环节创设真实、有趣且直观的情境,可以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感官体验,使其对生物知识充满求知欲与好奇心。

2.3活动论证,重构概念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概念,则需要为学生搭建形成科学概念的阶梯。这个阶梯包括给学生提供适合的生物学事实作为学习支撑,围绕概念学习组织恰当的学习活动等。通过回顾旧知识、实验、资料分析等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或者动脑思考,最终通过归纳或演绎来达成概念的建构。为此,教师可以结合电子白板、概念图等信息化教学工具,通过直观呈现图式结构发展学生的归纳思维、概括思维,从而达到巩固学习成果的教学目的。

2.4整合模型,架构概念

每位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已有的经验、认知结构和信念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因此,面对同一事物,不同人可能会建构出不同的理解。学生可依据对前面学习内容的解读,进而在脑海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通过构建概念图,可将部分的知识体系呈现出来。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校对生物教学的关注点相对不足,这或多或少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热情。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环节,如单纯地以照本宣科的模式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学生只对理论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缺乏生物实践能力,单纯记忆基本的生物理论知识,很难突破学习现状。所以,教师应明确生物学科与数学、语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生物学科中既含有文科的理论内容,又有理科的实践内容,学好了能够使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解题能力获得双重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了解基本的生物概念后,找准生物学习的核心要素,并以此为基本点对生物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以此在整体层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核心素养。

2.5迁移应用,创构概念

概念教学的终极评价是学生是否理解概念,并且可以在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去解决现实问题。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真正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需要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引导。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生物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比对高中生物教材中不同章节的内容,对不同章节内容之间所具有的关联进行探索。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新知识掌握以及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引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整理新知识以及旧知识,对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教材之中,多数通过章节的方式来划分生物知识,但是不同章节的知识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教师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就需要引导学生关联和对比前后章节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以及理解生物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且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知识对比能力以及知识关联能力,促进学生生物综合素质的有效强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则需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融入五构概念教学法的相关理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和解决层层递进的问题内化相关概念,同时情境任务的设计还承载着社会责任的落实,科学思维的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和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袁金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J].科技风,2020(15):71.

[2]匡利.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实[J].教育观察,2019,8(41):141-142.

[3]曾槐.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落实路径[J].华夏教师,2019(1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