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中“勇”的文化蕴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3
/ 3

•论《论语》中“勇”的文化蕴意

•胡娟

(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河南  南阳  473057)

摘要:在《论语》中,“勇”是有“大勇”和“小勇”之分的,有勇无谋的莽撞之勇谓之“小勇”,智勇双全的理性之勇谓之“大勇”。孔子反对“小勇”,提倡“大勇”。在孔子看来“勇”是一种德性,是修身的一种途径。“勇”只有同“仁、义、礼、智、孙(谦逊)”结合在一起,才会成为“有勇有谋”的理性之勇,成为一种“美德”即为“勇德”;才可能成为一种优良的品质而值得大力提倡。

关键词:大勇  小勇  文化蕴意

•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勇、恕、诚、忠、孝、悌。这些核心价值观是维系中国几千年社会运转的的底层逻辑和基本思想。大体上来说,仁、义、礼属于社会层面;智、信、勇、恕、诚、忠属于个人层面;孝、悌属于家庭层面。孔子的思想体系和核心价值观都体现在《论语》之中,其中,“勇”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同儒家所倡导的“仁、礼、义、智”互为融合,构成了儒家文化中“勇”特有的文化蕴意。据统计,“勇”在《论语》中,共出现在12段文字中,共16次,有“大勇”和“小勇”之分的。《论语》中对“勇”的全面论述,充分体现了孔子对“勇”的内涵和价值意义的认识,构成了儒家文化对于“勇”的思想体系。

一、小勇——有勇无谋的莽撞之勇

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与他的大弟子子路有一段对话,非常有趣: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发牢骚说:我的主张行不通了,我就划着木筏子到海外留学去。能够跟随我的恐怕只有仲由吧!子路听不出这句话的含义,就以为老师真的要“出国留学”,而且还要带上自己,所以听到这话就很高兴。孔子担心子路误解,就急忙改口说:仲由啊,你的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孔子等于给子路当头泼一瓢冷水,这是怎么回事呢?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说:“浮海之叹,伤天下之无贤君也。子路勇于义,故谓其能从己,皆假设之言耳。子路以为实然,而喜夫子与己,故夫子美其勇,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

郑玄曰:“子路信夫子欲行,故言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者,无所取于桴材。以子路不解微言,故戏之耳。”

子路的“过勇”,“过”在哪里呢?怎么就“过”了呢?因为子路的“勇”表现出的是“有勇无谋”,是属于莽撞之勇。因有所逾越,为匹夫之勇。

在另一次的对话中,师徒二人居然怼了起来:

《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有一天,孔子和他的爱徒颜渊聊天呢,聊着聊着就指着颜渊感叹道:回啊!要是能够被君王委以重任,那就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是不能够被任用,那就躲藏起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恐怕只有我和你吧!’在一旁的子路一听,就很不高兴,心想,你老人家这话是什么意思?于是就上前问道:‘那么,您老人家要是统率三军的话,又是谁给你冲锋陷阵呢?’孔子瞥了一眼子路,不以为然地说:那种空手就想打老虎,赤着脚就要去过河,这种盲目冒险,连死都不怕的人,我才不带他去打仗呢。遇见突发事件人人都会害怕,这也是必然的,但做事情呢,还是要事前谋划好才能成功。

孔子之所以怼子路,正是爱护教育子路的一种方式,旁敲侧击地批评子路的“勇”是一种莽撞的匹夫之勇,是有勇无谋的冒险行为。邢昺在《论语注疏》中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子路之勇若此,故孔子抑之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为孔子诱于子路,使慎其勇也。”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孔子在《泰伯》中对他的学生谆谆教导——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什么意思呢?孔子说:一个人厌恶、痛恨自己的贫穷,却又很是勇敢(其实就是具有暴力倾向),这种人很容易惹是生非、犯上作乱。对于那些不讲仁德的人或事,厌恶或痛恨逼迫得太厉害了,也会出乱子的。

清代的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说:“好勇者。呈血气之强,又不知安于义命,则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故为乱也。”

可见,“呈血气之强”的“好勇”,没有同“义命”相结合,都是“有勇无谋的莽撞之勇”。这是孔子所批评,所规避的,也是他老人家反复教育引导他的学生的重要内容。

二、大勇——智勇双全的理性之

陈雯在《论语勇德思想新探》一文中讲到“孔子的思想,乃至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中,‘勇’本身并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德性,在孔子看来,‘勇’只有与‘仁、义、礼、知’等德性结合起来,才可能成为一种优良的品质而值得大力提倡。”正如前面所说的:“勇”是一种潜在的“力量”,他既具有“建设性”也具有“破坏性”,“力量”打向哪里,是要有“正确的指引方向”作引导的——

首先,要以为基础。“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勇”就是儒家思想结构的一部分,儒家是将“勇”建立在其思想核心“仁”的基础之上的。关于“仁”的解释,孔子对“仁”的根本规定是“爱人”;在《论语.颜渊》中: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孟子也在《离娄下》第二十八章中说道:“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可见,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在《论语》中“仁”出现109 次,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德目,居于众德之首。

孔子在《论语·宪问》中,就简述了“仁”与“勇”的关系:

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孔子要表达什么意思呢?那就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他说的话一定是具有“正能量”的言论,而有“正能量”言论的人不一定有仁爱之心(巧言令色,鲜矣仁)。有仁爱之心的人一定会勇敢,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爱之心。所以,邢昺在《论语注疏》中说“仁者必有勇,见危授命,杀身以成仁,是必有勇也。勇者不必有仁,若暴虎冯河之勇,不必有仁也。”

由此可见,“仁”中包含着“勇”,有爱人之心的人必定会勇敢地救人于危难之中,而只有“勇”的人,未必能做到“仁”(现实生活中,见死不救的事情比比皆是,不是见者不勇,而是见者不仁);“仁”是“勇”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 要以为规范自己的行为。“礼”本指祭神、敬神,表示敬意的通称,后引申为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孔子主张“勇”要适乎礼。《论语·颜渊》记载: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在请教老师什么是仁之后,就紧接着问道:我怎样才能实现仁?也就是实现“仁”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孔子从眼、耳、口、身四个方面要求颜回去实现“仁”。这自然包括对“勇”的实践,孔子对不符合“礼”的“勇”是持否定的态度的,因为勇而无礼会导致社会混乱甚至犯上作乱。如:在《论语·阳货》中,有一段孔子和学生子贡的对话: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这段对话很有意思,师徒二人在讨论什么是“厌恶”的东西?

子贡问老师:“老师啊,作为一名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

孔子说:“作为一名君子,当然有厌恶的事呢。一是厌恶说别人坏话的人;二是厌恶那些诽谤上司的人,三是厌恶自以为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四是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

孔子接着问道:“赐啊,你也有厌恶的事吗?”

子贡说:“老师啊,我厌恶有三件事情:一是侵害知识产权的人,二是把傲慢当做勇敢的人,三是侵害别人的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我们可以看出:师徒二人都讨厌“勇敢”而不“以礼节之”的人,无论是对“君子”的要求还是子贡对自己的要求。“不以礼节之”的“勇”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在《论语·泰伯》中,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勇而无礼则乱”,将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所以,邢昺解释说:“‘恶勇而无礼’者,勇而无礼义为乱,所以恶之也。‘恶不孙以为勇’者,孙,顺也。君子义以为勇。若以不顺为勇者,亦可恶也。”

在《论语》中,孔子两次谈到“勇而无礼则乱”,可见,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也就是说:仅仅只有勇是不够的,要遵循礼的要求,然后“勇”才成为“勇德”。

再次,要以为前提。“知”的本意是智慧、知识。孔子一直告诫他的学生,在为人处世之上,要做到“知”。儒家将“仁、智、勇”列为“三达德”,“知”是“三达德”“五常”之一,是儒家重要的德目之一。《为政篇》中: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勇”只有通智慧相结合,才能够做到“智勇双全”,否则就演变成是“鲁莽之勇”。如:前面讲到的孔子怼子路的话: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孔子对子路那种胆大妄为的所谓“勇猛者”并不赞许,他认为“勇猛者”遇事更要小心谨慎,因为“勇者”手中掌握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有配合智慧才能够“正确地使用手中的武器”。如何才能有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呢?只有通过学习——

子曰:“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论语·阳货》)

钱穆先生认为“六言虽美,必好学深求之,乃能成德于己,成知以用。”“勇”固然能够使人更有力量,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式方法,其效率不仅难以体现甚至会走向反面,而“知”则能够给人提供更好的方法策略,使“勇”发挥更大的价值。

后,要以作为衡量其是否正确的标准。儒家把“义”作为道德规范的指导标准,“义”是一种对全体利益的理性肯定,是一种公而无私的心态。在《论语》中关于“勇”与“义”的论述有两处。如:在《论语·为政》中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在《论语·阳货》中: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孔子在这里把“义”作为判断一个君子是否有勇的标准,“见义”而无所作为,即使“无勇”,所以,在子路向老师提问:君子尚勇乎?孔子立马拿出“义”的标准,邢昺疏曰:“子路有勇,意谓勇可崇尚,故问于夫子曰‘君子当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者,言君子不尚勇而上义也。上即尚也。此为抑子路之勇也。”

孔子告诫子路应该用“义”来约束“勇”。“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可见勇应合义而行,君子之“勇”不是意气用事的鲁莽冲动,其首要精神表现在见“义”勇为上,做事正当合理,不畏邪恶,这才是真正的“勇德”。

结 语

《论语》中的“勇”是有“大勇”和“小勇”之分的。“勇”只有同“仁、义、礼、智、孙(谦逊)”结合在一起,就会成为“有勇有谋”的理性之勇,构成一种“美德”即为“勇德”;否则,“勇”就会引起“乱”“盗”,成为“有勇无谋”的莽撞之勇,容易犯上作乱。

《中庸》第二十章阐明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参考文献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 中华书局,2011.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杨伯峻.《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9.

董楚平.《论语钩沉》[M]. 北京:中华书局,2011.

作者简介

胡娟(1964.8-),女,河南省邓州市人,中共南阳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教授,主要从事哲学、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