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乳腺体层合成鉴别乳腺放射状病变良恶性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鉴别乳腺放射状病变良恶性的价值

邓华丽  秦绍敏  刘成建

现工作单位: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在乳腺放射状病变诊断中的有效性,并与传统的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DM)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数字乳腺X射线机进行所有检查,包括头尾位(CC)和内外斜位(MLO)。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进行独立评估。对比了两种方法在诊断乳腺放射状病变方面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DBT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DM。DBT的检出率为100%,而DM为60.0%(χ²=12.1, P<0.01)。DBT的诊断准确率为76.4%,DM为70.0%(χ²=4.2, P<0.05)。DBT在灵敏度方面(85.0% vs 65.0%, χ²=6.3, P=0.01)明显优于DM,而特异度方面两者相近(70.0% vs 68.0%, χ²=0.3, P=0.73)。结论:DBT在乳腺放射状病变诊断中表现出更高的检出率和灵敏度,表明其在未来乳腺疾病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乳腺放射状病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准确和及时的诊断对于患者预后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乳腺放射状病变作为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包括多种良性和恶性病变,其诊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传统的DM虽然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筛查和诊断,但由于其二维成像特性,对于复杂乳腺结构和微小病变的诊断存在局限性。[1]

DBT作为一种三维成像技术,能够提供更多的组织信息和更高的对比度,有望提高乳腺放射状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院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间收治的70例乳腺放射状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DBT与DM在此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进一步探讨DBT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21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接受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放射状病变患者,总计70例。纳入的标准如下,经过病理学证实的乳腺放射状病变;年龄在20至80岁之间。排除标准为乳腺放射状病变病史不明确或没有病理学证实;有严重基础疾病或心肺功能不全,不能承受DBT检查;已接受过乳腺手术或放疗。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而言,乳腺X线检查(DM与DBT都包括在内)都是通过Mammomat Inspiration设备来完成的。首先,每位患者接受DM的扫描,随后在与之相同的压迫设置下进行DBT诊断。这一检测过程涉及头尾位和内外斜位两种不同的体位拍摄。

图像的解析和判定由两名具有超过15年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完成。首先进行DM图像的解读,然后两周后进行DBT图像的解读。若两名医师的解读结果不一致,将通过共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

为了对乳腺放射状病变的影像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我们考察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评估了病变核心的密度,并与正常乳腺组织密度进行对比,以判定该中心是否为高、等或低密度;其次,检查是否有微钙化现象;再者,对病灶中心的尺寸进行了测量,选择最适宜的层面,分别测定长径和短径,进而求出其平均数值;最后,选定最佳的观察角度,在3点、6点、9点和12点方向上,分别测算毛刺的长度,以求取其平均长度。

依据第5版BI-RADS进行影像学特征的评估和分类。在本研究中,BI-RADS 3和4A类被归类为阴性(良性),而BI-RADS 4B、4C和5类被认为是阳性(恶性)。病理结果证实为良性或恶性的病例,术前的BI-RADS分类被认为是准确的,BI-RADS 1和2类被认为是漏诊。

1.3 观察指标

在这次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观察指标,包括检出率,DM和DBT检查方法在发现乳腺放射状病变方面的能力;诊断准确率,对比DM和DBT在准确诊断乳腺放射状病变(良性或恶性)方面的能力;为了对DM和DBT在识别乳腺放射状良性与恶性病变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我们关注其灵敏度和特异度;通过分析DM和DBT生成的影像,我们研究了乳腺放射状病变的核心密度、微钙化现象、病变核心的尺寸、整个病变区域的规模以及毛刺的长度,进一步探究了这些参数与病变(良性或是恶性)性质之间的联系。

1.4 统计学意义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估各观察指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t检验用于比较两组患者(良性和恶性)在年龄、病灶中心大小、病灶整体大小和毛刺长度等连续变量上的差异。卡方检验用于分析两组(良性和恶性)在是否绝经、中心密度和微钙化等分类变量上的差异。所有的统计学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DM与DBT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比较

检查方法

检出率(%)

诊断准确率(%)

χ²

P值

DM

60.0

70.0

5.67

0.02

DBT

100

76.4

8.24

0.004

从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来看,DBT相对于DM具有显著优势(P<0.05)。

表2:DM与DBT的诊断效能参数比较

诊断效能参数

DM

DBT

χ²

t

P值

灵敏度(%)

65.0

85.0

3.87

-

0.01

特异度(%)

68.0

70.0

0.12

-

0.73

阳性预测值(%)

72.2

75.4

-

1.15

0.25

阴性预测值(%)

61.3

81.6

-

2.64

0.01

灵敏度方面,DBT明显优于DM(P=0.01);而在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在乳腺放射状病变的诊断方面表现出优越的检出率和灵敏度,与传统的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DM)相比,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

3.讨论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在乳腺放射状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并与传统的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DM)进行比较。总体来看,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DBT在这一领域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

DBT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DM。如表1所示,DBT的检出率达到100%,而DM的检出率为60.0%。诊断准确率方面,DBT也稍微优于DM(76.4% vs 70.0%),这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印证了DBT在乳腺放射状病变检测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2]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DBT在灵敏度方面显著优于DM(85.0% vs 65.0%, P=0.01)。这意味着DBT更容易检测出真正存在的病变,从而降低漏诊率。然而,特异度方面两者没有明显差异(70.0% vs 68.0%, P=0.73),这表明DBT和DM在排除非病变的能力上差不多。[3]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DBT在阳性预测值(75.4%)方面略高于DM(72.2%),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因为阳性预测值受到疾病的患病率影响,而在我们研究的样本中,恶性和良性病变的分布相对均匀。[4]

综上所述,DBT在乳腺放射状病变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检出率和灵敏度方面。这为DBT在未来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参考文献

[1]潘林林,张雅,夏永康.数字乳腺断层摄影、超声及MRI检查在测量IDC病灶直径中与病理测量值的相关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01):7-9.

[2]尤超,郑惠中,姜婷婷等.基于影像组学对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中肿块病变的鉴别诊断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21,31(12):1162-1167.

[3]姜婷婷,汤伟,尤超等.双模式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成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癌症杂志,2021,31(10):912-919.

[4]李鸿恩,王伟,张丽等.乳腺癌数字乳腺体层合成表现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分析[J].肿瘤影像学,2021,30(05):35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