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理念下的“土壤”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生态学理念下的“土壤”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王薇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7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其中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体现了生态学的系统思想。本文以生态学提倡的关联和系统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选取土壤一课,构建生态课堂,以落实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生态文明;系统思维;生态课堂;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课标分析

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为“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说明”为行为动词,认识内容是“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结合行为条件可知,课标注重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野外观察土壤或者运用土壤标本,明确土壤的物质组成,学会观察土壤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以此为基础,结合图文资料,说明主要的成土因素,并能解释相关的土壤现象。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参考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土壤”(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二课时主要学习内容为土壤主要的形成因素、土壤的功能与养护。第一课时主要就是对“观察土壤”的学习,掌握土壤的特性。在学习了土壤的组成、颜色、质地和土壤剖面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土壤有了一些了解,但对土壤的学习还停留在感知和观察层面,第二课时就要基于第一课时完成理性认识的提升,通过土壤的成分和剖面去推导土壤的形成。并且要结合实例,深切体会土壤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正确看待“人土关系”,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中地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可以对简单的地理问题进行剖析。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分析多种要素间相互关系的综合能力较为薄弱,缺乏从宏观整合、微观剖析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学和生态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让学生用全面、综合、联系的观点去认识土壤的成土因素,促进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

四、教学理念分析

本节课主要渗透的教学理念为生态学理念,主要包括生态学基本的思维方式、生态文明观念和课堂生态观念。

  生态学基本的思维方式:关联和系统的思维。生态学本质上就是一门关系学,关联是生态思维方式的核心。地理环境就是一个巨大开放的系统,综合性和人地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生态学“关联”的思想与地理学“整体性”思想具有相似性。本节课的重点以及难点是土壤的成土因素,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停留在单个要素的综合,更要求学生达到多个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甚至还有地方的综合。因此运用生态学关联以及系统的思想有助于实现学生思维的进阶。

  生态文明思想:对于现实中土壤产生的问题需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价值观。利用生态文明观念,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深入“人土关系”辩证的看待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国家的治理协调人地关系的政策,从而学习土壤的功能和养护,促进人地协调观的提升,增强国家认同感、生态文明观念。

  课堂生态:课堂生态是将课堂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注重学生、环境、教师和内容的相互关联与作用。上节课让学生观察学校的土壤剖面,形成了良好的校本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本节教学设计注重课堂的生态化,注重拓展学习资源与内容、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形成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

五、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情境,综合分析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2、依据现实图文材料,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与土壤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情境创设】老师的父亲是哈尔滨人,后移居至秦皇岛,他在一次做饭的过程中提到东北人爱用土豆淀粉,而秦皇岛地区多用红薯淀粉这一地区差异现象,其中一个原因是红薯耐酸碱性好,在沙地种植口感好,产量大,如有名的卢龙烟薯就是在褐色砂质壤土种植的,因此秦皇岛盛产红薯,淀粉的原料也多用红薯。

【问题支架】为什么毗邻东北的秦皇岛没有形成像东北地区的黑土地呢?

设计意图:利用教师生活经验作为导入情景,使知识贴近学生生活,提升学习兴趣,以便于调动所学知识,使用先行者策略,给学生提供脚手架,有助于课堂的开展,新知识的学习。

2、问题探究

【小组活动】

1、指导学生读教材中图5.19,理解土壤形成的生物小循环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涉及了哪些圈层和自然地理要素

(2)哪些物质参与了图示循环?

2、把学生分为母质组和生物组,以小组为单位探究:

(1)母质成土的过程与作用机制

(2)生物包括什么?在成土中发挥的作用和过程

3、引出气候在成土因素中发挥的作用,学生思考:

(1)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过程如何?

(2)不同气候条件下,有机质运作会发生什么改变(分解和淋溶作用)?对土壤质地有何影响?

4、土壤还有其他成土因素吗?引出地貌和时间。

【师生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绘制成土因素结构图(图1)

图1 成土因素结构图

设计意图土壤的形成并非不同要素单一作用的结果,而是要素间相互联系作用的结果,分层问题链的设计不仅仅涉及要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并涉及要素和要素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利用生态学关联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土壤的成土因素,促进学生单要素综合进阶到多要素综合。

3、情境探究

【再探情境】那为什么秦皇岛没有形成黑土,而东北地区形成了呢?(东北地区黑土的形成过程)

材料: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有“一两土二两油”的比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黑土形成过程缓慢,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200-400年。

(1)结合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从收支平衡的角度说明影响黑土形成的主要因素。

(2)东北地区黑土形成速度较慢,从时间要素说明东北地区形成深厚黑土地的主要原因。

【情境结构化】师生就东北地区的黑土的形成过程形成结构图。

设计意图:回到导入情境,利用时空耦合思想渗透生态学关联思维,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有效提升综合思维进阶到时空综合,培养学生区域认知。

4、人地探究

材料:近年来,东北黑土地退化严重,东北黑土区表层土壤每年流失3-10毫米,平均土层厚度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60-70厘米下降至目前的20-30厘米。

(1)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背景,说明其对黑土退化的潜在影响。

(2)分析人类活动对黑土退化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和问题让学生理解东北黑土脆弱区的演化,客观看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培育生态文明观,让学生理解人地和谐发展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最终目标,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要保护生态环境。

5、课后延伸

【黑土的治理】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关于东北黑土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从黑土地保护、利用和修复等角度对东北黑土脆弱区进行综合治理,通过治理得到了有效恢复。

作业:课下自行搜索资料,提出治理黑土退化的有效措施。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政策治理进一步培育生态文明观念,并且在课后进行有效的知识深化和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