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角下小学量感培养的情境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8
/ 2

新课标视角下小学量感培养的情境教学策略

薛玲玲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许良镇南道小学   河南焦作   454450

摘要:2022版的数学新课标全面地描述了数学的核心素养,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而且还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学校的需求。量感是2022年“度量单位的累积”课程中新增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视角来观察世界,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深入理解量感的含义和培养意义,并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条不紊地培养学生的量感。基于此,以下对新课标视角下小学量感培养的情境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量感培养;情境教学;策略


引言

数学是一门以数量关系、空间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理性科学。其中,数量关系蕴含着数学教学中两个重要的元素,一是“数”,二是“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将“数量”简单地理解为“个数多少”,这是因为人们对“数量”的理解侧重于“数”而轻视了“量”,这也是当前数学中常见的问题:重“数”轻“量”。本质上,日常生活实践中,“量”才是影响人类生活的关键元素,如买东西的“价格”、车辆行驶的“速度”等,都与“量”这个元素息息相关。“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性,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量”元素的教育,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培养现状

小学生在学习各类计量单位时,虽然其可以根据教材辅助尝试理解计量单位,但由于小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相对较为有限,且认知能力也处于发展的初期,导致他们在计量单位认知方面只是局限在表面,一般都是通过自身感觉来应用计量单位,不仅导致他们在计量单位估算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误差,同时也会在单位转换方面表现吃力的情况。与此同时,从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他们往往会觉得数学当中的一些概念较为抽象,实际理解也较为困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小学生量感的缺失。但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注意量感的培养,集中表现为以下两点:其一,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缺乏联系。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会围绕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且教学的重点也是围绕数学知识、解题技巧等领域,并未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小学生因为自身认知能力有限,不仅难以发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会觉得数学这门学科枯燥、单调,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正是因为脱离现实生活,不仅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学生量感的发展。其二,数学教学主体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素质教育与新课标均大力提倡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开展教学,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片面主导课堂的情况,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带着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状态下,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单向的你问我答,这种教学模式显然违背了学生主体地位理念,自然也就谈不上量感的培养。正是因为上述问题的存在,学生普遍存在缺乏量感的问题,不仅导致学生在变量知识掌握方面不够理想,同时也会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二、新课标视角下小学量感培养的情境教学策略

(一)生活情境

生活环境是学生最熟悉的环境,也是经历时间最长的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模块以及综合与实践领域中“欢乐购物街”“时间在哪里”“身体上的尺子”等主题活动与生活情境教学较为契合。以图形的认识部分内容为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规则图形以及一些不规则图形基本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与观察,包括学校教室中长方形的桌椅、黑板,正方形的储物柜、书架;家庭中长方形的家具、电器,圆形的凳子、抱枕;社区中圆形的花坛和喷泉;社会中不同形状的建筑物等。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适当选择学生最为熟悉的教室、家庭、社区、社会环境为背景,构建生活情境以展开教学,这样既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又关照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部分内容的真实性特点,利于知识点与学生经验的有效整合,促进知识的迁移。

(二)依据教学目标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

在小学数学中,老师们使用生动活泼的故事,这很容易激励孩子

们积极地从孩子的角度探讨教师的人文情感培养,从而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数学认知,理解情节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分注重故事中的娱乐,从而降低数学教学的要求, 对于数学教师无法达到数学目的的故事中的数学关键知识,应该有合理的理解,这些故事是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形成的,明确的目标和情景,这样学生就可以仔细阅读数学问题和产生怀疑的情节,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不同性格,积极地激励学生阅读图片, 他们思考数学,知识和图像相互融合,教师也可以灵活地将教学内容与创造故事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数学素质

(三)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贯穿于量感内容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与生活情境、历史情境、活动情境以及主题性大单元情境相融合,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ans

Freudenthal)所说:“人们如果从来没有体验过数学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那么数学怎么会是一门思维学科呢?”新版课标强调“要在真实情境中提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而量感内容大多也是以单个问题或连续性的问题链形式呈现的。以“时间在哪里”主题活动为例:这个主题活动就是一个大的问题情境,基于“时间在哪里”这个大问题,按照知识由浅入深的顺序,分别设置“时间是什么”“时间在哪里”“1分钟能做什么”等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真实的教学情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经历数学观察、数学思考与数学表达的过程,从而牢固掌握“时间”相关的数学知识,发展量感。

)创设虚拟情境开展互动教学

基础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利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想象力,教师可以创建虚拟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更好的学习体验,并能够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当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学生来扮演商店的售货员和顾客来模拟情境, 当学生在超市购物时,学习分数和小数的时候,他们无法理解百分比在学习中的真正含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可以知道超市20%的折扣意味着以80%的原价销售商品,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一部分,并从参与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

结束语

总体而言,创设量感内容的各类教学情境时,应重视课程标准与实际教学的相互作用,贯彻新版课标“教学情境设计要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把握数学教育与量感培养“整体性和一致性”的要求。同时,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反复打磨,经历“创设情境”到“教学情境的实际课堂应用”到“课后反馈及教学情境设计的多次研修”直至“最终形成量感内容精品课例”的过程,这既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研能力,又对学生学习能力与量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镡进武.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的培养策略[J].新智慧,2022(28):123-125.

[2]徐蓉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量感”的培养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22(28):81-82.

[3]郑亚华.小学数学量感培养教学探究[J].新教师,2022(09):57-58.

[4]谢萍.谈小学生量感培养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2(27):58-60.

[5]林芳.小学数学基于量感培养的教学研究[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扩展思维基础教育论文集.对接京津——扩展思维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88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