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小区的室外给排水设计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探究建筑小区的室外给排水设计要点

张韬

深圳市坤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建筑小区室外给排水设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严格依据相关的设计原则进行。在具体的实践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科学设计,严格依据设计图纸和相关的要求来进行施工,对服务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以便将更加和谐和完善的生存环境提供给小区居民。本文主要探究了建筑小区的室外给排水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小区;室外给排水设计;要点

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在逐步的加快,在整个城市规划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建筑小区的给排水工程,小区的给排水不仅会对建筑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还会对整个城市的大规划产生一定的作用。规划设计对于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一、给水与排水管网的组成

(1)主干系统:通常来说,建筑物的给水系统自成一体,为向使用者提供水源,一般采取“水库-水泵-水箱-降压阀门-使用者”的模式,这样可以减轻整个城市的给水管网的负荷,并且便于管理。

(2)供热系统:供热系统能够向住户提供供热,使住户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与一般的供热系统相比。为了防止供水管线间的相互干扰,应将供水管线分隔开。

(3)消防设施:消防设施是整个给水管系统中最主要的一环,它的使用与住户的生活和财产有很大的联系,所以除了要与住户的主要用水设施连接外,还要有一套配套的附属用水设施,这样才能保证在各种条件下,都能保证消防栓的正常供应。与给水系统相比,排水系统的内容相对容易一些,但它的作用与给水系统相比并不逊色。因此,在对排水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与建筑所在地的污水处理计划相结合,以防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二、建筑小区室外给排水工程的背景和意义

建筑小区室外给排水工程是指在城市或居住区域内,为了有效处理和排放生活污水、雨水等废水而设计的系统。它起到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废水的功能,对于保障居民生活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环境以及防止洪涝等灾害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意义。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和城市建设扩张使得建筑小区规模不断扩大。小区内产生的大量污水和雨水需要合理的处理和排放,以保障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提升生活环境品质,并同时降低对周边水体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意义:(1)保障居民生活水平。室外给排水工程的合理设计可以确保建筑小区居民获得清洁、健康的用水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2)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室外给排水工程能够将污水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净化,避免废水直接进入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防止洪涝灾害。室外给排水工程能够合理收集、运输和排放雨水,减少暴雨天气下的积水问题,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风险,保障建筑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4)节约资源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科学设计的室外给排水系统可以实现污水的再利用和雨水的回收利用,降低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达到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促进建筑小区可持续发展。

三、建筑小区的室外给排水设计要点

1、掌握图纸

在施工前,施工人员需有效地掌握图纸,明确理解施工意图。同时做好建设、施工和设计等不同主体的技术交底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施工。除此之外,施工方应依据图纸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方案,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图纸是施工的有效参考依据,因此,需要施工人员严格依据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施工方应做好资金、材料的准备工作,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室外给水设计

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网适宜按环状结构设计布置,引入管按2条以上设计,这样一旦出现其中一条管路故障,其他的引入管将确保依然提供不低于70%的流量。设计过程中对管道管径的要求也要重视,若主干管道管径为DN200以上时,要确保干路管道两侧不随意开接口。给水管道的定线次序为人行道下——停车位下——车行道下。

室外给水设计中要注意,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管道质量要求的提升,各种管材配件技术的发展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管道自身的材质容易对管内流通的水质产生二次或多次污染,因此需要在设计时认真选择管道材料,做到技术性、经济性、环保性的综合体现。管材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降低因水中CaCO₃、MgCO₃的存在而导致的管道腐蚀及生物堵塞现象。通常室外给水设计中的管道多以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为主,体现出经济性与环保合理性。

3、室外排污系统设计

居住小区的生活污水应该积极配合小区内的道路分布,掌握周边市政排水条件及划分区域,若有条件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就应优先考虑介入城市污水管网,若条件不足,则可综合小区周围的地形地势特点,合理开辟相对范围宽阔的地势低洼且对周围居民住户影响较小的地块,集中建设化粪池或污水中心处理站。污水是否深度处理主要看后期的用途以及排水要求。若污水集中在标高较低处,则需要借助泵站完成提升,小区周围的污水处理站点不宜过多,应尽可能做到集中处理。整体上,居住小区排污系统排量应为给水量的90%±5%左右,排污管道最大流速应设计为5m/s,最小流速应为0.6m/s。小区污水管的管径下限应为20cm,设计坡度下限0.004。

对于室外污水排放管道的设计,应主张积极采用覆土直埋敷设的方式。管道原则上坚持置于人行道及草地下,与给水管道保持距离。若要出现给排水管道相互交叉的情况,则应将污水管道置于给水管道下方。若两者因特殊情况出现上下颠倒时,应该适当加装钢材质的套管,并用防水材料积极封闭。对于排污管道的埋深设计,应积极考虑市政污水管标高及小区道路竖向设计,若市政污管标高大且小区地势平,则小区污水管埋深应选择市政现行污水管管顶高程,以持续调整污水管设计坡度、埋深与道路竖向标高确定最小覆土深度。

4、室外雨水系统设计

居住小区的室外雨水设计,往往以防止内涝、提升合理利用率、消除径流排水效果为目的,设计时可采用的截流或综合利用雨水的措施及方式包括屋顶收集、调蓄水池、透水铺装、低注绿地等。小区雨水管网设计必要要参考小区整体地形地势,按“高水高排、低水低就”思想收集雨水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设计时的雨水流量计算按当地暴雨强度公式,依据有关技术规范,结合绿化等情况选用参数后完成。雨水管道管内流速的设计下限为0.75m/s,上限为5m/s,小区重修雨水明渠的流速设计上限为4m/s,下限为0.4m/s。通常准备塑料材质的雨水管道,管径下限20cm,坡度下限为0.003,小区内的干路管道管径下限30cm,坡度下限为0.002,可设埋深约1.2m,主要考虑在于其他管道交叉时,让确保不影响其他管道的安全使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区室外给排水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小区当地供排水情况,以及当地供排水需求,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选择合适的供排水管径,可以确保小区供水的稳定性,排水的安全性。通过选择合理的水力参数,合理的布置小区室外管网,可以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此外,优化小区室外给排水系统也要考虑到实际情况,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有目标的改善,确保小区室外给排水系统的运行可靠稳定。

参考文献

[1]韩萌.居住小区室外给排水及管线综合设计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8(12):171-172.

[2]姜波.建筑小区室外给排水设计及系统规划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33):47-48.

[3]王建伟,吴涛.住宅小区室外给排水管网设计及关键问题分析[J].城镇建设,2021(3):309,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