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膜下滴灌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2

马铃薯膜下滴灌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何花

砚山县干河彝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 砚山 663113

摘要:膜下滴灌是一项集滴灌与地膜种植于一体的新型高效节水灌溉种植方式,它通过管路将一定的水压通过管路或喷头等方式,将水流缓慢、均匀地注入到植株周围的土壤中,从而保证作物的最适水分含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提高作物产量,保障食品的质量,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研究出一种适宜于干河乡的规模化、节能性、高产、优质的马铃薯种植模式,对于提高农户的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全乡马铃薯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保证粮食安全,对农户科学素养和生产技能的提升起着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田间管理;效益分析

1、地块选择

选择2 0 0—2600 m的土壤肥沃,土层较厚,光照较好的地区;在具备一定灌水能力的田块上,采用犁耙将28-30厘米深的土地翻耕,使墒平土细。

2、种薯精选及处理

选用产量高,品质好,市场前景好的品种“青薯9号”,“云薯105”,无损伤,无病害,无痕,无毒马铃薯种薯,若种薯太大,需要在种薯之前3天将其割掉,通常是从块茎的顶端直接切断或者是对着2-3个芽眼,每个块茎都要有3个以上的芽眼。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刀具的杀菌(如高锰酸钾、乙醇等),以避免疾病的刀具感染。切好的薯块用百菌唑或多菌灵溶液进行喷撒,并将其置于阴凉、通风的地方3天,以利于伤口的恢复,也可以撒上草木灰,放置于室内荫凉处,可使伤口完全闭合并结疤,以防止种子腐烂或失水。

3、播种时间及播种密度

3.1播种方法

通常在11月初开始播种。以10 cm宽的畦播为宜,穴播时芽眼朝下,以有机肥覆盖薯苗,在土壤上盖上10-15厘米的泥土。

3.2播种密度

按1.2米宽(两大沟芯至沟中心的间距)、窄行0.4米(同一大垄中两行间距)、0.3米(同一大垄中两行间距)、距0.3米,单位面积为3700株左右。

4、肥水管理

4.1科学施肥

马铃薯是一种产量较高的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较大。在生产中,要注意以基肥、重施肥、合理施用化肥,降低生产成本。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配合 NPK型复合肥100 kg (N: P: K=15:15:15)作基肥,也可以自己配制。在播种过程中,肥料不能直接与种子相混,要环塘施药,防止烧苗烂种。对有地下害虫发生的田块,在播种之前,用灭螨剂2公斤与农肥混和辛硫磷800毫升进行喷洒。

4.2铺设滴灌网

本机的布置和安装,依地形高低,分段安装,在地块中部设置干管,按墒宽度进行钻孔,钻孔与墒面垂直;按墒铺设1条滴灌条,将条带绷得笔直,开孔一端向下,视田块和墒面尺寸选择相应尺寸的管沟。

4.3浇水及盖膜

滴灌装置在安装完毕后,应立即进行灌溉。浇水后,将100毫升90%乙草胺兑15公斤水,在地面上进行喷洒,然后再将厚度为0.005毫米、宽度1.2米的黑色薄膜覆盖,薄膜要平放在垄上,要拉紧压实,薄膜上层要分段压土,以免大风被破坏。

5、田间管理

5.1破膜放苗

细心察看,见到秧苗顶部盖上薄膜后,立即进行人工协助将薄膜打破,并将薄膜封好(用细土盖紧),避免烧毁秧苗和水份挥发。

5.2节水灌溉

针对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土壤墒情和不同生育阶段对用水的需要,适时进行浇水,特别是在出苗和马铃薯块茎膨大期浇水。在播种时,在第一次浇水后,视土壤湿度(即土壤含水率在最大持水量的50%以下),在降雨到来之前,间隔7-9天浇水1次。雨天要做好排水工作,如果降雨持续24小时以上,块茎腐烂,对马铃薯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

5.3及时间苗

在马铃薯幼苗长到10-15厘米(也就是所谓的“一拃”)的时候,把每个植株(每个植株都能长出几个新的马铃薯),只留下三个最健壮的马铃薯苗,然后剪掉最底下的多出来的小苗,不要把它们拔出来,否则会伤害到普通马铃薯的根系。

5.4中耕培土

第1轮翻土是在苗木生长至15厘米的时候,揭下薄膜,以疏松土壤为主要内容,并配合第一次施肥。第2次翻耕是在秧苗高达30厘米的时候,同时进行施肥,在翻耕的时候,要将土地平整成一个方形的、有一定宽度的大垄,为了给马铃薯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翻耕可以起到起到保护马铃薯的作用,还可以用泥土把马铃薯从地下压死。

5.5追肥

1)施肥特性为:高钾,中氮,低磷,苗期10-15 cm时,施1次15-20肥(保证每亩氮15 kg,硫酸钾肥15 kg)。

2) 芽苗膨大后。苗木生长至30厘米时,追1次(单位施氮肥25公斤,硫酸钾25公斤)。

3)花期后避免继续施氮,如果在生长末期出现了脱肥和衰老的情况,可以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使用磷、钾结合微量元素进行3-4次的叶面喷洒。

5.6病虫害防治

1) 病虫害的控制。马铃薯的主要病害有:早晚疫病,疮痂病,环腐病等。防治晚疫的关键是:在出苗后第一次喷雾,用代森锰锌200克兑水32 L防治。第2次喷洒是在花蕾期或封垄期结束时,每亩喷施20%的苯甲·环丙唑和25%甲霜·锰锌600倍液防治。第3个是在开花高峰期,用25%甲霜·锰锌600倍液、瑞凡1000倍液进行防治。第4个时期是在开花末期,每次喷75毫升的氟菌·霜霉威防治。如果发生了晚疫,要在7-10天内提高5-8次喷雾,或视病情轻重而定。

2) 害虫的控制。苗期要及时防治蚜虫、蛴螬等有害生物,可选用甲维盐、吡虫啉等农药进行叶片及地下害虫的防治。

6、效益分析

6.1社会效益

将新型机械(喷雾-滴)一体化技术推广到马铃薯上,通过对其进行田间试验,使其达到较高的产量,从而使其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使其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6.2生态效益

膜下滴灌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方式。由于其节水少,蒸发小,温度高,湿润,利于微生物生长,加快腐殖物质向无机盐的转换,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利用效率。它能降低养分流失和挥发,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并能防止杂草和杂草的危害,在防治害虫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7、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节约用水量。相比传统灌溉方法,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能够将水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减少了水分蒸发和灌溉漏失,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对于水资源短缺地区来说尤为重要,有助于解决农业灌溉所面临的困境。其次,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能够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滴灌系统可以精确控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为作物提供恰到好处的水肥条件,使马铃薯根系更加健壮,促进植株生长和块茎膨大。同时,滴灌还能够有效控制土壤中的盐碱度,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此外,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还能够减少农药残留。通过滴灌系统进行施药,可以将农药直接送达到作物根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同时,滴灌系统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提高了作物的抗病虫性能。这对于实现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在推广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难题。首先是技术推广的成本问题。滴灌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对于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和农户来说,推广滴灌技术可能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其次是技术推广的信息和培训问题。农民对于滴灌技术的了解程度有限,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指导,这限制了滴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了更好地推广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未来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大对该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滴灌技术的认知和了解。组织相关的培训和示范,向农户展示滴灌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效果,增强他们的信心和积极性。其次,鼓励政府和农业部门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降低滴灌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同时,建立健全的技术指导体系,为农民提供定期的技术咨询和服务,解决他们在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帅.马铃薯膜下滴灌节水种植技术在内蒙古地区的应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05)

[2]徐秀秀;罗茂;杨俊峰.乌兰察布市马铃薯机械化膜下滴灌高产技术[J].现代农业,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