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趣味,效率更高——小学语文趣味教学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4
/ 2

多些趣味,效率更高——小学语文趣味教学之我见

马敏敏

浙江省嵊州市莲塘小学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曾指出,应“注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及“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依据“新课标”的教学指导建议,本文从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学情入手,探讨了教师实施趣味识字教学、看图写话教学以及阅读理解教学的方法,希望通过激发儿童的语文学科学习兴趣,夯实其语文学习能力基础,打造有效、高效的低年级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教学;教师

识字、看图写话以及阅读理解都是低年级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如果在低年级阶段语文学科学不好,基础不够扎实,到了中高年级学习起来就会更加吃力,且语文学科如果学不好,也会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所以,教师要重视低年级语文教学指导。为激发低龄儿童语文课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当探索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通过增强学习的趣味性,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进而提高学习质量。以下本文将围绕趣味教学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和分析,其中不足还请同仁斧正。

一、低年级阶段实施语文趣味教学的意义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低段语文教学,就是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开始,字词的理解、识记,初步的阅读能力培养以及常用口语的表达和交流等等,都是低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掌握好了这些内容和能力才能学好中段、高段语文,更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比如,在语文课上学生学会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理解能力,那么,凭借这项能力,就可以去自学、预习其他科目,教师还未开课学生已经知晓了一半知识,那么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较为枯燥和单一,学生对语文课提不起兴趣。而通过故事导入、游戏转化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则可以为低年级语文教学注入趣味性,从而帮助学生学好语文课,而学生在教师趣味教学模式下学好了低段语文,自然也就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去学好后续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学科。因此,从教育的长远角度来看,在低年级语文教学阶段实施趣味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低年级阶段实施语文趣味教学,更是践行“新课标”指导思想的体现。比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就曾明确提出,教师应“注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及“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教师在探索语文教学新方法、新途径的过程中,营造趣味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高效掌握知识和能力,这也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因此,综合来看,于低年级阶段实施语文趣味教学其意义是重大的。

二、低年级语文趣味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趣味识字教学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引导学生识别汉字、知道每个汉字的读音、汉字表达的意思,以及规范、标准地书写出每个汉字来这些教学内容。有的汉字长得比较相似,但是表达的意思和读音不同,比如,休息的“休”和体育的“体”,两个汉字就差一个“横”的笔画,但是读音和意思就不同,部分学生在识记的过程中就容易混淆。还有的汉字是读音相同,但是写法不同,比如,度日如年的“度”和渡口的“渡”,这两个字虽然读音都一样,但是书写和表达的意思就不同,部分学生在组词或者造句的过程中就容易混淆使用,从而形成错误。因此,为了规避类似的问题,语文教师就需要从基础教育环节入手,抓好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且为识字、写字教学注入趣味性,让学生快乐、高效学习语文识字、写字,教师也能就此提高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质量。

比如,在指导学生认识“山”、“石”、“风”、“火”、“水”、“田”等汉字时,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生动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的方式,找到抽象汉字和直观物体之间存在的某种象形联系,其次,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搜集我国古代比如先秦时期的汉字,或者更早时期的汉字,将这些汉字和直观的物体进行对比,比如,讲解汉字“火”的时候,教师展示“火”字的简体书写、先秦时期的书写以及殷商时期的青铜器文字,并附上“火”燃烧的动态图片,通过这样的对比记忆方式,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化过程,以及知道汉字“火”表达的真正含义,也让课堂识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二)看图写话教学

写话教学,旨在锻炼低年级儿童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是学生今后学习写作文的基础环节。低段的写话教学,其教学要求较为简单。考虑到低段学生认识的汉字不多,一般教师都会允许孩子们在遇到不认识的汉字时使用拼音来进行表达,此外,相较于中高年级的作文表达来说,低段写话的篇幅并不会太长,但是,我们会要求孩子们尽量将想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完整和富有逻辑感,比如,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目前我们使用的语文教材中,一些单元的末尾会设计“写话”的练习模块,有的单元还会给出一些提示性的图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单元练习模块启发学生进行写话训练,也可以教师自行寻找一些图片,设计课堂主题看图写话练习,用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也让学生积累粗浅的写话经验,奠定高阶作文练习的自信心。

比如,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为例,教材的第40页就设计了一个“写话”练习,要求学生围绕自己喜爱的玩具,介绍玩具的样子、类别、玩的方法等内容,教材中的插图显示了几种不同的玩具,如玩具熊、鸡毛毽子、玩具车以及陀螺等,为给写话教学注入趣味性,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们讲一讲教师自己小时候玩的玩具,以及玩玩具的过程,比如,抽打陀螺就是很多孩子童年的游戏选择之一,教师可以给孩子们讲一讲自己小时候是怎样玩打陀螺的,童年的故事讲解完毕,孩子们讲解自己玩玩具过程的兴趣也会被点燃,这样写话教学就变得趣味恒生。

(三)阅读理解教学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基础,也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必要技能,低段的阅读理解教学主要是依靠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而展开的。以往教学中,教师进行课文阅读教学的模式较为单一和机械,基本上就是带着学生从第一自然段阅读到最后一个自然段,还不等学生探讨和思考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师就直接告知学生课文的中心思想,并要求学生摘抄在教材上,每次教师询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基本上也是以学生背诵抄写的内容为评价标准,这种阅读教学失去了真正的阅读启蒙价值,不利于学生自主健康发展。为此,教师需要调整阅读启蒙方法,为阅读教学注入趣味性,比如,可以采用分层设计问题,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心思想的方式,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这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就相当于线索,学生根据线索到教材课文中寻找答案,看谁找到答案多,找答案的速度快,以及回答问题准确无误,如此,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将得到培养和提升,更能在自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建立学习的自信和成就感,体验到课堂阅读学习带来的乐趣,让趣味教学落实。

综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如果能够多一些乐趣,学生就会感受到更加丰富的趣味学习体验,从而乐学、好学、学有所得。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呢?如何为课堂教学增趣呢?针对该问题,本文从低段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就教师实施趣味语文教学:识字教学、写话教学以及阅读教学等过程展开了经验分析,希望能够转化低段语文课堂枯燥、单调的教学面貌,让更多的孩子在趣味恒生的学习氛围中建立语言文字综合运用的初步能力,夯实文学素养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颖.小学语文如何结合信息技术开展趣味教学[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3(09):64-66.

[2]石蕾.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性”和“趣味性”[J].智力,2023(26):80-83.

[3]游庆芬.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3(25):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