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1世纪“社会高压内卷”背景下——关于年轻人报复性熬夜现象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5
/ 2

基于21世纪“社会高压内卷”背景下——关于年轻人报复性熬夜现象解决对策

蒋文丽耿越陈叶

沈阳科技学院

摘要:年轻人把熬夜当作逃避现实的方式,在他们的心中,一天的时光被完全撕裂成了两半,一半是漫长揪心的白昼,一半是飘渺虚无却愉悦的夜。年轻人的报复性熬夜其实是一种过度补偿的行为,年轻人白天时对控制时间的需求未被满足,于是便一次次地利用夜晚来实现自己之前没有被满足的需要。很多年轻人虽然知道熬夜存在危害,但他们通过熬夜抵抗了焦虑情绪,在熬夜的过程中获得了快感。当他们找不到其他方法来对抗焦虑,于是就陷入了熬夜的循环。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以及在21世纪高压内卷的情况下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困扰。由此也引发出许多问题,这些都可以从睡眠中体现。据调查,现如今大部分人的睡眠时间逐渐缩短。同时也衍生出来一个代表词——“报复性熬夜”。所谓报复性熬夜是指白天过得不好或者过得不满足,便想在夜晚找到补偿,找回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但虽然心理上得到了应有的补偿,同时也给身体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人们虽然都知道这样会给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但终究还是克服不了心理上的作用。这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之报复性熬夜也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

报复性熬夜实际上是一种过度补偿的行为,是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当人们因生理或心理问题感到受挫,便会不自觉用其他方式来弥补这种缺憾,缓解焦虑,减轻内心矛盾。在当今高度“内卷”的环境下,白天的学习与工作其实并非大部分年轻人真正想做的事情。熬夜也因此成为了他们用来对抗现实焦虑、填补内心空虚的一种手段。熬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给我们掌控时间的假象,我们利用夜间的闲暇弥补白天的缺憾,借助娱乐麻痹对困意的感知。不知不觉,竟又一次熬到了深夜。

二、熬夜是一种“补偿心理”

当人们因生理或心理问题受挫时,便会不自觉地用其他方式或在其他领域来弥补缺憾、缓解焦虑、减轻内心不安。当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用于工作、打理人际关系、甚至处理恋爱矛盾,留给自己独享的时间也就晚上睡觉的几个小时。为了补偿,我们便容易熬夜,希望通过熬夜弥补这一天的遗憾,对生活表达一种无声的反抗或不满。

一般来说,白天工作压力越大、越是经常压抑自我想法的人,越容易产生报复性睡眠拖延。尤其是随着办公环境的变化,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界限变得逐渐模糊,当夜深人静时,才觉得时间真正属于自己,不想让这样的时间浪费在睡觉上,抓紧时间做些自己想做、感觉能让自己放松、能够让自我感觉有所掌控的事情。

三、研究意义

   近年来,人们猝死的新闻比比皆是。追溯猝死的罪魁祸首,就是人们的“夜生活”,血淋淋的案件不停警示年轻人熬夜的危害,但是年轻人对这些案件熟视无睹。本研究建议当代青年人不要把熬夜当成压力的出气孔,找到正确排解压力的方式方法。熬夜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免疫力下降,小到普通的感冒,大到身体的各种不治之症,这都是熬夜常见的危害。

据调查,当代人熬夜往往是刷刷视频,看看小说和打打游戏。试问,为了这种所谓的娱乐活动,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牺牲自己的健康,这种所谓的替代真的平等吗?身体已经给了你警示,你却没有注意。很多人在压力大、心情不好的时候,报复性熬夜的次数越多,这恰恰证明了压力大也是导致人们熬夜的主要原因。找到正确缓解压力的方法,或许也是让人们改掉熬夜习惯的方法。

大多数人们在知道熬夜危害的条件下,都是愿意改掉熬夜这一习惯的,问题所在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弱,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改掉熬夜。本研究旨在让大多数人认识到熬夜的危害,了解这一行为对身体和心理所造成的伤害,并且积极做出改变,尽量改掉这一习惯,从而有一个更健康的身心。

四、对报复性熬夜人群的建议

首先,反思当下自我的工作或学习的状态。无节制的放纵自己,对身体和精力都会造成损耗,熬夜除非是需要去做,任何形式的强加于自我做法只要有点约束力就可以做到。只要有规律的生活,就不会太疲劳。很多时候都是无节制的工作,导致健康状况下降。如果平时不注意,打破了自身的生理平衡,疾病会随时光顾,得不偿失,还是合理规划为好。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改变自己的熬夜习惯是需要一定的自制力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可以通过逐步缩短玩手机的时间,以及渐渐往前设置你起床的时间,让自己慢慢变化,一般调整一到两个月,熬夜习惯一般人都能改正。

其次,在白天时劳逸结合减轻自我压力。劳逸结合的好处不仅可以使自己的目标事半功倍,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劳苦,保存工作劲头等。让自己达到最佳学习工作状态的一种方式。劳与逸是个辩证的对立统一体,劳与逸有明显的区别。劳,即为劳动,包括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逸,即为休息之意。劳动不等于休息,休息也不同于劳动。劳与逸又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劳离不开逸,另一方面逸也离不开劳。总之,在白天人们工作或者学习时采用劳逸结合不仅会提高工作效率,更会更好的减轻自我压力。

再次,通过调节饮食缓解熬夜现状,熬夜有的时候是自律能力差的一种表现,很多人睡前想要玩一会手机放松一下,殊不知一玩就是几个钟。所以,既然要睡觉了,就不会让自己再看能带来快感的东西。碎片化的娱乐能够给人带来短暂的快感,会分散身体的疲惫感,自然感到愉悦。建议这些人在睡前的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内,收起睡前娱乐的方式。注意饮食调节,熬夜会造成身体上的不适,这时候适当的调理一下的话,也是有助于恢复的。比如说熬夜会导致眼干眼疲劳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多补充一下维生素,维生素a对于正常的视力是有帮助的,可以适当补充。增加色氨酸的摄取,有助于舒缓神经,帮助睡眠。饮食方面可以吃一些苹果、香蕉,芝麻等。

用睡前静心冥想取代睡前娱乐。静心冥想,是大脑开始放松和释放焦虑和压力的开始。“冥想”,就是“以一念代万念”。“冥”,就是泯灭,“想”就是思绪,思虑。所以冥想的作用就是要把心中的思绪,思虑去掉或者理清,找到自己身体真正的感知。冥想是一种古老的修行方式,慢慢地“渗透”进现代人们的生活。在睡前做静心冥想,给自己足够的心理暗示,渐渐地身体就会进入一种潜意识层面,渐渐的身体就会感到放松,渐渐地就会进入睡眠状态。

最后,保持运动让身体动起来。运动可以改善内分泌失调诱发的失眠,同时还可以改善体质,让身体产生疲倦感,所以可以帮助大家改善失眠。现实生活中,如果你今天进行了很多体力劳动,你会睡得更快、睡得更沉、睡得更香,这就是运动后深度睡眠延长的效果。特别是有氧运动,可以显著提升你的体温,使得体温峰值处于一个更高的水平,延缓体温下降,这会使人在白天精力充沛,更清醒更有活力。同时,由于运动会避免体温节律曲线的扁平化,当体温下降时,还可以降得比以往更低。体温降低,人感到困倦,所以运动过后你就会感到更好睡了。此外,由于运动所产生的疲累感,也能使大脑代偿性的刺激人体,进入更深层的睡眠。

五、结束语

  目前,在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人们的报复性熬夜的情况日益严重,这对人们身体和心理上都产生了一定的危害,报复性熬夜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反抗,基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人们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去对抗这一切,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详细了解人们是因为什么而进行这一举动。 当报复性熬夜后,我们得到了短暂的虚假控制感,得到了转瞬即逝的快乐。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得到了无法集中的注意力、毫无规律的生物钟以及日渐衰弱的身体。如果想走出报复性熬夜的怪圈,不妨从现在做起,从夜晚放下你手中的手机开始。睡眠问题看似只是生理问题,但背后受很多心理因素和生活习惯影响着。如果你在睡眠遇到困难,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娜,刘涛,林艺婷等.青少年熬夜引起痤疮发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美容,2023,13(06):85-88.

[2]白羽.熬夜危害不可轻视[J].青春期健康,2023,21(02):40.

来源:2023年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基于21世纪“社会高压内卷”背景下--关于年轻人报复性熬夜现象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