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研究范式下对家庭暴力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6
/ 4

不同研究范式下对家庭暴力的分析

陈璐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西宁市·810016)

摘要:近年来家庭暴力现象有进一步增多趋势,其呈现出的特征、产生的后果令人堪忧。严重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稳定和健康,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家庭暴力行为导致家庭的破裂,也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家庭的暴力行为不仅危害很大,而且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本文通过不同研究范式来分析家庭暴力,根据不同范式的侧重点来分析不同视角之下的家庭暴力的行为的看法和本质。

关键词:家庭暴力;研究范式;反家暴

一、后实证研究范式

(一)研究目的

后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客观地描述和解释世界,了解社会运作的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自然或者社会现象进行预测和控制,对于家庭暴力问题,要进行客观的真实的原因,以及其背后隐藏的问题,了解其背后的运作模式,和思维方式,运用后实证研究范式来防止更多的人因家庭暴力而收到伤害,对家庭暴力行为的科学研究,是为了社会更好的运转,促进健康美丽和谐的家庭生活,而不是因为家庭暴力的原因而备受困扰阻碍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的心理生理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后实证主义范式强调的社会预防和控制的作用。

(二)对这一问题本质的认识

后实证主义范式根据客观事实,来了解家庭暴力的原因,结合其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结合来分析。人类是自利的、寻求快乐与理性的个体。来证实分析家庭暴力的可证实性,人类社会和各种社会制度是客观存在的,是外在于个人的社会事实和社会实体。人类的活动是以外在因素为基础的,相同的原因对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结果。因此,家庭暴力的施暴者施暴的原因也是受外在环境影响的,可能受着社会中的高压影响并且通过其对外在的一些行为表现出来,便能通过观察了解他的行为,并根据具体的行为来分析。另外,研究者要始终保持价值中立,不能受主观的影响。并且要有逻辑和符合客观事实规律地进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

后实证主义范式强调实证科学的基本方法,即“实验法”和“归纳逻辑”。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并进行归纳分析过程和结果。在后实证主义范式研究中侧重用定量的方法、统计方法来分析和概括宏观的或者普遍的社会现象。运用定量的方法来看数据可以真实的统计分析出来家庭暴力行为的数量,并且直观的可以看出结果,也很容易看出现象的趋势,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解释,解释出反家暴的应对策略。

(四)对于日常生活普通人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批判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家庭暴力问题大众的看法就是夫妻之间的暴力行为,而家庭暴力包含着许多种,可能包括对老人、儿童的暴力行为,行为也包括多种,肢体暴力殴打,语言暴力、忽视冷暴力。人们对暴力行为的了解是单一的不全面的。有的人深陷家庭暴力之中却不自知,不懂得如何运用各种方法解决与保护自己,不会对事件的发生进行预测。

(五)研究证据的采用

后实证主义客观的界定家庭暴力行为的实际问题,通过统计方法和分析,并且确定家庭暴力问题的相关问题,然后提出问题的假设资料对各种问题进行实际的验证,各种情况出现的原因等。最后运用假设检验法选择符合调查资料的、较好的解释最后上升到理论概念一社会整合(社会支持),一种共性解释。

(六)研究中看待这一问题的价值观的差异

从后实证主义范式来看待家庭暴力问题,无非是是否客观的看待问题,是否客观地对家庭暴力问题客观实际的进行解释和描述,不掺杂主观想法,做到价值中立。这才是一个研究者应该具备的素质。研究者一旦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了此研究课题,必须在研究过程中停止使用自己的价值观和自身的经验看法,要运用自己所发现拥有现存的资料为根据进行研究,无论在研究中的结果是否是符合自己的期望或者对自己有利,都不能在研究中把自己的价值观投入当中,作为研究者必须保持科学的精神价值观。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是两回事,不能随意将自己的价值观介入并由此进行推导判断出结果。

二、阐述性研究范式

(一)研究目的

阐释研究范式强调通过对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和历史意义的理解来真实地说明和解释社会现象。阐释性研究范式主要是让人们了解对家庭暴力的感官式的直接了解,真实地解释家庭暴力的这种社会现象,保护受害者的原则,让其学会保护自己,并了解一些家庭里面的成员是否有暴力倾向,通过各种实际的行动方式来避免受到暴力的伤害。研究者深入研究暴力的原因,让人们认识到家庭暴力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害和暴力形成的深层次表现,从而减少家庭暴力行为,促进和谐社会。

(二)对这一问题本质的认识

讲求社会行动的主观认识,主观的理解上会让人们产生共情,直接的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理解,阐述性研究范式深度描述了家庭暴力的更深一层次的意义,投入性的站在研究对象的角度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动机,了解家庭暴力的各种行为,或者语言等。不再只是表层的认识,而是对其深层次的进行解读,对家庭暴力行为不再停留到表面的了解,而是进行其行为背后的真正意义与解释,是什么原因导致此行为的发生。而且家庭暴力行为的真正的内在意义系统。

(三)研究方法

深入到实地或者现场,通过对本地人的观察和访谈来理解本地的社会历史现象,即“投入理解法”,这种方法优点在于直接直观的了解信息,并获得一手资料,缺点是,每个人的主观想法不同,想法和视角也不同,所以调查的过程和结果千差万别。调查者通过自身的主观想法和认识调查家庭暴力的现象,对其家庭暴力的想法也不尽相同,所以结果也有所不同。此方法在特别个案的研究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对理论的创新,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对事实的理解和框架,所以事实是相对的,有时也是很难进行客观验证的。

(四)对于日常生活普通人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批判

人们通常对于家庭暴力这种行为含糊其辞,一带而过对暴力行为没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人们对家庭暴力认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知道家庭暴力是一个不好的事情,所以家庭成员内部都会进行隐瞒,要真正了解暴力行为的真正原因以及内在行动系统,批判只是停留在外部表层的了解,想要真正的看透事件的本质,还是要了解世界内部的行动意义所在。不能随意的对其下定义,而是要经过人类的现实和经验进行多角度,不同方式的诠释。人不是抽象的"理性人”或者“经济”人,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人”或者“历史人”。就要从实际情况具体的分享。

(五)研究证据的采用

阐述性研究范式认为,研究证据的采用要从特定的情境与意义的独特性是了解社会意义的基础。要从家庭暴力本身的情境中以及其独特的行为特征,作为基础了解作出行为的社会意义中的具体分析。社会行动的证据,不能脱离行动发生的情境以及置身于其中的社会行动者所赋予的意义。不能把家庭暴力行为脱离其发生的环境以及从施暴者本身情况进行定义。要根据其发生的情境以及根据社会行动等来赋予其特定的意义。社会事实是不断变动的,埋藏在全市取向的意义体系之中,要从其不断变化的体系中,来取出最佳的证据采用,人们大部分的行为和陈述可能有几个不同的意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诠释。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看出事件的本质。

(六)研究中看待这一问题的价值观的差异

不同的研究者在理解和阐释社会现象时,不可避免的受到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各种情况的影响,有时不能保持价值中立,但是在研究过程之中,研究者可以通过“投入理解法”和“双向阐释”对自己原有的偏见进行反思和批判,修改自己的理论框架和价值观。研究者时刻提醒自己,在研究过程中,保持价值中立的原则,这样才能,有更好的研究成果。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不断地反思和回顾,时刻监视自己的研究中的价值导向是否存在自身价值观的介入而影响研究的的结果。

三、批判诠释理论范式

(一)研究目的

批判的社会研究目的是,改造社会和揭示社会问题要揭示各种虚假的意识形态批在家庭暴力问题中的存在性,研究应该带动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反思。判理论强调,批判的,辩证的历史的观点来研究现代社会,来揭示和解决社会问题。以诠释的方法来强调家庭暴力的危害,对这种行为进行批判,运用社会历史的观点来辩证的看待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理解和解释,发现问题和不合理的价值观并且进行反思和批判,以合理的价值观来取代不合理的价值观,较少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

(二)对这一问题本质的认识

批判诠释理论范式强调,要对家庭暴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它的成因社会基础以及其发生后的影响,分析社会背景下家庭暴力现象,越来越多的原因,使人们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高压的一种表现,一种不合理的发泄方式,以及人们对生活期望的不满,所以要对这背后真正的原因进行解释,也要对处于这种社会问题进行合理的改造。人们现阶段处于对于家庭暴力问题不明确的诠释批评,把家庭暴力行为虚假的隐瞒,人们害怕别人的异样眼光,不知道如何让处理这样的事件,认为忍受、妥协和隐瞒是最佳的处理状态,不知道怎样去揭示和批判,也没有这种反家暴揭发的途径。

(三)研究方法

批判诠释理论对于家暴问题不排斥,也不依赖任何一种研究理论,应当对各种事实、各种方法持辩证的、反思的态度,遵循科学的“批判与反驳”的程序,都要结合实践检验、历史检验、道德检验的标准。另外,批判诠释理论反对实证主义的主客上二元论,反对在“事实陈述"与“价值陈述”之间的划分。遵循客观真实的要对家庭暴力行为的存在,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来证实家庭暴力行为的存在,让其暴露在阳光之下,让社会大众共同反家暴。

(四)对于日常生活普通人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批判

家庭暴力,就是家人之间实行的暴力,也就是说最亲密的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会故意掩盖家丑的行为,一味的对暴力行为的忍让,认为家庭之间的事不可以拿到外面去讲,而是要进行内部解决,有了这种思想以后,家庭暴力行为就成了家庭之中的秘密,殊不知这样一来更加放纵了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让施暴者认为暴力是一种发泄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本事的暴力行为不存在问题而且变本加厉,其他人很难了解到受到暴力行为的家庭影响的其他成员的内心煎熬。所以要让人们认识到这种情况的严重性,并重塑自己的认知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要对暴力行为反抗,要与之斗争不可存在隐瞒,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反家暴。

(五)研究证据的采用

批判诠释理论,强调我们要深入到实践当中去,才能检验并且重新阐述理论,所以研究者要深入理论当中,并且结合实践情况,也可以运用自身的经验,才能很好的来分析研究证据的实用性,才能把握现象后的真实性,并描述处境的更深层次。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研究的经验和理论的结合深入到研究的本身之中,了解真实的情况来进行具体分析,来进行干预、提出建议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解释社会现象。

(六)研究中看待这一问题的价值观的差异

研究者在发现家暴问题时,就要试着探寻寻找一种合理的解决方式和价值观进行介入,要根据在特定的情境中,研究者和当事人共同意识到的一种我反思和批判而达成一致的方法。本质就是要用批判实际合理的态度来看待问题。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探寻一种合理的价值观和解决方案,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用实际应用的成果来检验理论,理论能够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从而极大的扩展理论的功能。

四、后现代主义范式

(一)研究目的

后现代主义目的在于批判家庭暴力的掩盖现象和虚假分析,真实的揭露家庭暴力的真实面目,讲究科学与现代意义,用公众的科学办法来寻找真理,并且来解决有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要想杜绝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就要让人们有清楚的认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要运用各种手法来解决这种问题,合理运用现代科学,对掩盖的行为进行批评,对暴力行为的惩戒力度加大,追寻现代社会受人们追捧的价值观,根据科学和法律办法来杜绝家庭暴力的行为的发生。

(二)对这一问题本质的认识

后现代主义范式强调,人们要有意识的反暴力,揭示各种的虚假性和不合理的情况,要让受害者意识到,自己身处的这种环境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状态,世界万物是处于运动状态的,是可以随时变化的,但是人们要认识到,这种变化可以是向上或者是向下的,是可以往更好的方向去运动的,所以要追寻事件的真实状态,不要想着去掩盖而是要勇于去揭示它。

(三)研究方法

现在主义研究方法,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理论方法,而是讲求各种方法都可以获得知识,并且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出,通过各种方法来揭示家暴事件的原委,并且进行还原然后揭露问题。只要是能实际地解决问题的理论都可以拿来反家暴。

(四)对于日常生活普通人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批判

普通民众通常对家庭暴力的看法通常依赖于个人的情感直觉和经验等,通常认为受害者有错误之处,因此会受到暴力行为,暴力行为是多种多样的,施暴者通常会找各种理由来进行施暴,也可能通过诉说等方式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而不像批判者那样进行暴力行为的批判,和有力的语言抨击等。

(五)研究证据的采用

后现代主义认为,寻求不同的理论运用各种视角来研究问题,要运用话语分析与文学批判等方式,采用合理的理论对特定的事件进行具体分析,去追寻真理,解决问题。研究者可以根据家庭暴力的现实情况,运用语言的力量对家庭暴力行为的批评,也可以运用文学作品进行抨击并且可以使人们潜移默化的对家庭暴力的了解,而不是存在固有的想法。

(六)研究中看待这一问题的价值观的差异

后现代主义批判权力和信仰系统,反对霸权话语,和意识形态之中的虚假性,从不同的视角中来认识家庭暴力的问题,要用主流意识来揭示虚假性和话语霸权的存在。研究者应该秉着科学的理论和价值观去看待这一问题,研究者保持中立的价值观去揭发事件的真相。

五、女性主义范式

(一)研究目的

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上指出,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要从女性主义价值立场和用户的视角来看待妇女,做到社会中男女处境的公平提升,女性的地位,拒绝男权主义至上,同时,在家庭暴力的方面,女性是主要受害者,从女性视角来看,要获得真正的公平并且得到解放,从根本上摆脱暴力行为。

(二)对这一问题本质的认识

从古至今的父权制社会结构以及男尊女卑的这种观念的主导,自然而然,女性被披上了弱者的外衣,虽然现在人人提倡男女平等,和对妇女的尊重。但是仍然避免不了男女生理上存在的差异,在工作场所受到歧视,在家庭中地位也得不到平等,一认识的不同,而不是不等。不要因为有所差异而带着偏见与不公,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也大多以女性为主,这种行为的发生也受着思想上和生理差别的影响时而发生。

(三)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女性主义范式使用定性分析与个案研究,渴望与其研究对象发展出亲密和深刻的关系。个案的研究方法可以很好的与服务对象进行一对一的进行服务分析,可以直观的了解服务对象,身处家庭暴力之中的状况,和定性分析进行结合,可以很好的分析出服务对象潜在的需求,可以根据研究者的实践经验以及五官的判断和分析的能力,推测出暴力事件的基本发展方向和一些解决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也要结合其他范式的要素进行研究。

(四)对于日常生活普通人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批判

古代时期,提倡女子无才无才便是德,还有男耕女织的这种生活状态,人们便有了这种女子要回归家庭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在家庭中女子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比男生低,有时候女子受到家庭暴力,都是没有意识的,一般选择忍气吞声为了家庭。当女性在面对职场中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总是受到性别歧视,认为女性就是要结婚照顾孩子回归家庭,这样一来女性自身也会对自己的性别感到怀疑和不满,对自我认知的不足和缺乏独立的意识,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家庭暴力的这种处境。所以女子要自力更生,不能依赖于男性和家庭,社会也要完善家庭暴力的惩戒力度来从根本上遏制这种行为的发生。

(五)研究证据的采用

研究者要学会置身事外,在研究中要学会理性分析,不要把个人情感和生活掺杂到研究当中,这样很难得出中立的结果,结果可能出现性别化的影响,研究者要有基本的价值观和素养。

(六)研究中看待这一问题的价值观的差异

要真正的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了解家庭暴力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拒绝存在于假设、概念以及研究问题之中的男性至上主义,研究情况可能根据研究者的性别,调查可能存在着偏差,研究者就这可以建立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共情式联系,可以把自身的经历情感与服务对象的所处环境进行结合,整合性的分析。研究者要始终保持价值中立,不以自己的主观性的情感来投入到研究之中。也不专注于自身的性别视角来进行研究调查。

六、结论

无论运用何种范式来研究家庭暴力,目的都是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保护家庭成员的权益,反对家庭暴力是国家和社会每个家庭成员的的共同责任,引导家庭成员互帮互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履行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根据不同研究范式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研究,可以有不同的视角,能够更全面的分析家庭暴力的原因发生,把理论运用到实务当中,更能对社会问题进行科学的预防和制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和大大的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民对家暴行为的认识,让人们重视起来,一起来反对家庭暴力的行为。

参考文献:

[1]万晓宇.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家庭暴力问题研究[J].人生与伴侣,2020(6):54-55.

[2]余梅子.《反家庭暴力法》之“家庭成员”的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21.

[3]原雪,陈天祥.后现代主义范式下的批判性语篇阅读[J].德州学院学报,2016,32(5):5-9.

[4]刘思甜.女性主义与道德错论[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21(5):17-22.

[5]贺伟,曹忍忍.后实证主义的结构性与批判性——兼评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4):70-76.

[6]井润田,孙璇.实证主义vs.诠释主义:两种经典案例研究范式的比较与启示[J].管理世界,2021,37(3):19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