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课程推进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3
/ 2

基于项目式课程推进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究

李晓燕 杨静 郭妞妞

单位:平顶山市鲁山县琴台第一小学

邮编:4673 00

摘要:劳动创造了人类美好的生活,人们的衣食住行均为辛勤劳动的结果,劳动对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为了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我国教育部自小学时期便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旨在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而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各地区的小学机构、家长均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这也滋养了当代众多小学生好逸恶劳的不良品质。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我国各级小学、广大家长需重新审视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发挥的育人价值,增强其劳动观念,通过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充分调动其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其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文章基于小学劳动教育的视角,深入分析了项目式课程在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项目式课程;小学;劳动教育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性的突破,教学课堂模式也实现了由传统式向现代化的迈进。小学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纵观我国各地区小学劳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陈旧的课堂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因为课堂内容枯燥无味,致使学生的课堂兴趣显著降低。而项目式课程作为中小学一门特色的课程内容,为教育改革的进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将其与小学劳动教育进行融合,为小学的劳动教育赋予了“以劳育德”的教育理念。为了充分体现小学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广大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需求,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

  1. 当前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现状

1.1学生对于劳动教育课程的认知情况

现如今,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各家庭也基本实现了小康生活,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因为从小家境优越,在父母、祖父母的宠爱下成长,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于劳动的认识较为浅显。大多数小学生对于劳动的认识仅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比如帮妈妈打扫家务等,并没有意识到劳动教育对于自身成长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学生参与劳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大多数学生本着能够获得家长、老师的称赞而参与劳动,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家长、老师的硬性要求而开展劳动。这种思想会从根本上削弱学生参与劳动的意愿,而一些家长会通过“鼓励式”劳动教育,利用金钱、零食、玩具等物质奖励诱惑学生参与劳动,虽然能够获得短期的显著效果,久而久之,会使学生感觉到乏味,淡化其自主参与劳动的意识,一旦家长缺少物质奖励,学生便失去了对劳动的兴趣[1]

1.2 劳动教育课程形式、内容

当下,为了迎合劳动课程标准要求,诸多小学教育机构纷纷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而一些小学机构为了突出自身的特色,特开展了特色实践课程。而考虑到学生学段的不同,其课程的开展情况也呈现了差异性的变化[2]。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教师布置的劳动任务也都投入十分的热情,积极参与其中;而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则参与度不高。总结其原因,可能由于家长本着“学科知识为主”的原则,让学生专注学习,而对于学习之外的事情,则由父母全程代劳。一些学校在开展校外实践时,虽然设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对各年级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考试、天气、假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校外实践劳动教育课程无法按期进行,推迟或改期,而一些小学因为升学的压力则取消校外实践劳动教育课程。

  1. 基于项目式课程推进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措施

2.1树立良好的劳动教育理念

在小学劳动教育课堂上,项目式课程注重课程内容的实践取向,通过为学生搭建真实的劳动情境,给予学生更多亲自参与实践的机会,在丰富的课堂情境中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从而反映出劳动教育课程的育人价值[3]。不仅如此,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其社会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均得到显著的提升,这也充分说明了劳动教育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价值无可替代。而在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综合分析其社会实践能力,并与全班同学开展深入交流。

比如在学习《无公害菠菜我能种》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分发自己亲手制作的饭团,在学生亲自品尝后,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并由教师介绍饭团制作所需的原材料,在介绍菠菜后,首先由教师为学生介绍菠菜的营养价值,在增强学生对菠菜的认知后,由教师为学生普及菠菜适宜种植的时间、种植地块、种子挑选、播种方式,同时为学生分发原材料、工具,指导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菠菜种植。通过亲自播种、亲自孕育,品尝收获的美食,让学生深切体会农民伯伯的辛勤,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收获智慧的果实。

2.2 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

现如今,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而传统的劳动也似乎被更多的学生所淡忘,甚至将其置于“边缘地带”。而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为了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就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依托,将课程内容根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于手工、烹饪等内容优化教学并进行适当的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比如在三年级的劳动教育课程《我是小小设计师——瓶瓶罐罐再利用》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对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饮料瓶、水瓶、易拉罐等废物进行二次设计与利用。有些学生将易拉罐制作成爸爸的烟灰缸,因为爸爸吸烟,出门在外不便于随身携带烟灰缸,所以将易拉罐改造成简易烟灰缸,放在车上,走廊里,以便于吸烟后对烟头进行适当处理。而有些同学将饮料瓶制作成简易笔筒,通过对各种笔的整理和归纳,避免了用笔时乱翻铅笔盒的现象。这种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课堂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3 家校联合开展劳动教育

家庭作为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人生的重要中转站。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谈举止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不容忽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为了增强教育实效,就要在家校联合下积极推进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项目式教学进程,发挥学校与家庭双方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劳动观,建立健全的人格,不能让劳动教育因为孩子结束了课堂学习回到家后就戛然而止,而是要得以适当的延续,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

比如在五年级上册的《用心做道家乡菜》章节的教学时,也为父母与孩子角色的互换提供了机会。平日里都是孩子回到家就能够吃上妈妈做的菜,而在此次劳动实践中,学生则化身为“小小厨师”,为辛苦工作的父母做饭,让父母尝一尝自己的手艺,虽然厨艺不精,但父母品尝到了孩子的一片孝心,让劳动教育实践赋予了人情味。

结论:综上所述,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在项目式课程的标准下,也赋予了小学劳动教育课堂趣味性,充实教学课堂。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现状,明确了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基于项目式课程推进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措施,并从树立良好的劳动教育理念、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家校联合开展劳动教育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

参考文献:

[1]陈维.基于项目式课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与探究[J].新智慧,2022(15):97-99.

[2]陈红艳.幼儿园项目式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以《小驴友》项目课程为例[J].好家长,2022(16):18-19.

[3]娜菲赛·尼加提. 新时期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状况与优化策略研究[D].三峡大学,2022.

(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依托‘四园四融’推进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CJYC23240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