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郭晗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天津  300162

摘要:职业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群策群力才能有效发挥。这个评价体系是指一套用于评估职业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标准和方法,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素养水平,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各方的努力。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等都需要参与其中,通过各自的贡献来完善这个体系。学校需要提供资源和支持,教师需要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和思考,企业需要提供实践机会和反馈意见。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中的相关指标需要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学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培养出职业素养。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职业道德等方面。学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高,才能达到职业素养评价体系所要求的水平。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

职业素养是指在特定工作场所下,员工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准则。然而,在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尚未形成完全一致的共识。不过,美国学者莱尔•斯潘塞提出了“冰山理论模型”,将职业素养分为显性和隐性两部分,并进一步具体细分。显性职业素养是指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和测量来了解的技能和知识,包括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知识等。隐性职业素养则是指不能轻易被观察到的潜在能力和态度,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等。尽管学术界和职业界对于职业素养构成要素的看法存在差异,但一般来说,它们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以及道德素养、创新素养、合作素养、专业素养等。职业素养具有由外至里的层次性,包括专门型职业素养和通用型职业素养,两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专门型职业素养是指特定行业、职位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例如医生需要具备医学知识和技能。通用型职业素养则是指在不同职业领域都需要的一些共同素养,例如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2职业中职与高职专科学生职业素养的区别

为实现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三层次的贯通,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具有区分度和层次性的职业素养,同时体现系统性和延续性。不同层次的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和方法有所不同,职业中职和高职专科的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首先,职业中职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而高职专科则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尽管两者都是职业教育,但培养的层次和目标不同。其次,职业中职的高层次体现在其培养人才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相对而言,高职专科则更加注重实践性和技能性。职业中职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并重,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要高于高职专科。因此,职业中职更加适合于面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中的高端产业,培养胜任高端岗位的人才,岗位工作的内容更加宽泛,复合性更强。最后,相较于高职专科,职业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应具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知识,更贴近产业高端的技术能力,以及更强的岗位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这也是职业中职与高职专科的重要区别。

3评价原则的确定

在职业教育领域中,职业素养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职业素养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和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市场的需求。首先,科学性原则是评价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科学性原则要求评价指标选择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具有时代性,并且指标权重应科学测算。这意味着评价指标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同时,评价指标也应该具有时代性,考虑到当前职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在确定权重时,应该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和作用进行科学测算,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其次,职业性原则是评价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原则。职业性原则强调评价指标要体现出行业企业的职业活动特征,并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这意味着评价指标应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够反映出学生在职业领域中所需的技能和素质。评价指标应该与行业企业的职业活动特征相符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市场的需求。同时,评价指标也应该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以确保评价结果能够被用人单位所认可和接受。

4职业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建议

4.1确定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职业中职院校中,各利益相关者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期待和要求存在差异,这给职业素养的评价带来了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这个评价主体应该由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和学生五个方面组成,即“五位一体”评价主体。首先,政府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者,同时也是教育评价的管理者。因此,政府应该从教育行政管理角度对学生职业素养水平做出客观评价。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和标准,引导职业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其次,职业中职院校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主阵地和直接执行者。因此,职业中职院校应该以过程性评价为导向,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入手,全面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通过评价结果,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第三,行业和企业是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阵地。因此,行业和企业应该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给出综合性评价建议。这种评价建议参考了当前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职业素养的实践性培养。最后,把学生纳入评价主体之一,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发展诉求。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参与教学评价,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逐步提高职业素养水平。

4.2选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职业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前景。在评价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非常关键。不同的评价指标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才能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精准性。首先,对于职业知识素养和职业技能素养的评价,应该采用表现性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表现来评价学生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包括项目展示、技能演示等方式。其次,在评价职业道德人格素养和职业理想信念素养时,应采用档案袋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和行为进行记录和整理,以客观的方式评价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信念水平。第三,在评价职业意识素养和职业心理素养方面,可以采用量表评价法的方式。这种评价方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测试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意识和心理水平,包括职业认同、职业价值观等方面。最后,对于职业行为素养的评价,应采用行为观察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来评价学生的行为素养水平,包括职业规范、职业礼仪等方面。

5结论

总之,职业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群策群力才能有效发挥。评价体系需要将相关指标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以适应不同的人才培养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桂春,卢丽华.职普融通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基于公民素质培养的视角[J].教育科学,2021,30(5):22-26.

[2]谢剑虹.职业中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在逻辑与基本原则[J].当代教育论坛,2022(5):116-124.

[3]李名梁,加月月.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研究述评及其管理策略[J].职教论坛,2021(33):10-13.

[4]高一琼,张男.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民族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构建[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