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评价方式改革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5
/ 2

幼儿园教育评价方式改革探讨

温木兰

重庆市奉节县甲高镇甲高小学     404504

摘要:随着综合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搞好学前教育这一基础学段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的萌芽阶段,一方面,具有很大的个人综合素养塑造空间;另一方面,也缺乏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调整意识、能力,因此,非常需要得到来自外界——尤其是幼儿教师的指导和提点。而这恰恰是学前教育评价工作所能提供的主要功能。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评价工作的设计应当牢牢把握“促进幼儿发展”和“满足学前教育体系建设”这两大核心,这样才能够促进幼儿素养的整体建设、提升进程。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评价;方式改革

“教育评价”是与教育工作相伴相生的一项活动,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相对丰富的执行经验。然而,随着综合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当前学龄前儿童群体各项条件的显著变化,传统的学前教育评价工作理念、方向和策略体系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且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建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这必须要引起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

一、幼儿评价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幼儿评价是指在幼儿教育活动中,为正在进行的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从而提高幼儿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在幼儿早期评价中,并未以“好”为标准区分幼儿的好坏,更未以“好”为标准区分幼儿的等级。幼儿评价主要有七个方面,即幼儿体能、习惯、自我意识与自理、认知、语言能力、社会性、美感与表达。例如,在社会学习中或在科学学习中,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错误的,在语言艺术中发展不完善的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幼儿园教育评价方式改革方法

(一)提升教师幼儿评价的能力

教师的教育技能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一系列教学后,教师应对幼儿进行评估,不断反思、总结、积累经验。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幼儿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教师要根据幼儿教育政策以及幼儿培养目标与要求,将幼儿评价的结果应用到幼儿身上,对幼儿进行全面、客观、公平的价值判定,提高评价质量。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应对幼儿的基础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教师在讲课时,要预先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讲课的方式和内容;在结束教学之后,教师要根据幼儿目前的情况,及时评价幼儿的表现。同时教师也要进行一次自我评价,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并作出适当调整,推动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幼儿评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打造健全规范的幼儿评价环境

为了确保幼儿评价的顺利开展,幼儿园应该给予教师和幼儿充分的时间,探究适合幼儿总体发展的评价。幼儿园也可以把幼儿评价看作学校的一种学习,通过对幼儿评价的共同讨论,促进幼儿评价取得实践性和真实性的收获。幼儿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利用主题园会激发幼儿情感。对幼儿进行适当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在教师讲述雷锋、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的事迹时,幼儿将会被深深地打动。如在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教育时,教师可组织幼儿通过多功能教室观看北京奥运会和神舟飞船升空的视频,培养幼儿爱党、爱国的热情。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在课堂上做游戏,让幼儿自己设计游戏的内容和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智力能得到发展,他们的想象力、逻辑思维和创造力也能得到提升,同时还能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这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大有裨益。

(三)增强家园共育在幼儿评价中的合力

要打破以往教师承担所有评价工作,家长观看评价结果的传统评价,家园共育是不可或缺的。家园共育指的是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相互扶持、紧密协作,为幼儿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家长对幼儿的评价要高于教师。教师可以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从幼儿的心里状态、生理发育特征等方面让家长明白,单纯的以分数衡量幼儿,会忽视幼儿的兴趣与需求,从而影响幼儿的整体发展。幼儿评价能让家长对幼儿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的理念、方式等方面,若与幼儿园的教育并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家长对幼儿评价的片面性、单一性。教师要多与家长交流,不能只迎合家长的要求,要有针对性地采纳意见,可以给家长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表”,并与家长一起分析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家长与教师要互相配合,注重对幼儿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幼儿在长期培养后,心态更好,行为更有自己的风格。以“学习家务”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联系卡”,把幼儿在幼儿园与在家的行为进行了关联。让家长将幼儿一周内的劳动及卫生情况做详细的登记,每周一早晨,教师对幼儿进行表彰,并把幼儿的劳动成果列入“五好幼儿”评选。由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锻炼,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劳动意识,而且能提高幼儿的劳动能力,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教师还可以向家长提供周报或月报,让家长了解幼儿最近一周或一个月的进步和状态,与家长一起探索幼儿的学习和成长过程。

(四)制订个性评价方案

将发展性评价融入幼儿教育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幼儿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方案。其中,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制定个性评价方案的关键。在制定评价方案之前,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和特点,可以通过调查、观察、谈话等方式,了解幼儿的认知、情感等方面的情况。在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后,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方案,具体包括幼儿的发展水平、发展目标、评价方式等方面内容。通过为每个幼儿制定个性化评价方案,教师能更好地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除了为幼儿提供适合的发展机会和环境外,教师还需要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并及时调整评价方案。这种评价方案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能够随着幼儿的成长而不断调整和完善。

以幼儿园中班幼儿为例,这些幼儿处于认知、语言、情感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期,教师需要关注幼儿在认知、语言、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发展状况,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发展机会和环境。例如在认知方面,由于幼儿处于认识世界的重要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认知世界的技能;在语言方面,由于幼儿处于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对话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情感方面,幼儿处于自我认知和社交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互动、陪伴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幼儿具备一定的建立良好情感关系的能力;在行为方面,幼儿处于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行为规范、监督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束语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需要教师精心呵护、培育,才能健康茁壮成长。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一位幼儿的闪光点与潜力,立足幼儿的优点或者长处,进行积极、有效的发展性评价,帮助幼儿树立成长与发展的信心,真正在学前教育阶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蒋雅俊.走出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误区[J].教育发展研究,2020(24):60-66.

[2]李召存.探寻文化回应性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J].教育研究,2017(4):64-71.

[3]陈雅川,孙蔷蔷.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9(5):9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