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急诊儿科抢救效率及安全管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7
/ 2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急诊儿科抢救效率及安全管理的影响

刘顺梅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    贵州兴义   562400

摘要目的 研究在急诊儿科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安全管理干预时所展现的应用价值与实施效果。方法 2022年03月-2023年3月我院急诊儿科总共收治571例患儿,取其中12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将两组抢救效率、安全管理效果等相关数据详细记录,并将其予以表格形式体现进行对比结果 经对比实验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护理管理效果显现一定优势且安全性有保障,本组仅发生1例不良事件,占比率1/62(1.61%),同时该组整体就诊时间与抢救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呈现(P<0.05)。结论 在急诊儿科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安全管理干预可见显著成效,在文献检索、专家函询途径下形成的敏感指标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特点,可优化抢救流程,提升救治成功率,且同时还可极大程度控制或避免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明显的有效性及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急诊儿科;抢救效率;安全管理;影响价值

急诊儿科属医院内部重要结构之一,亦是特殊医疗单元,该科室所涉疾病种类复杂,加之病情危重、多变,且科室人流密集,患病群体的特殊性,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管理工作极为艰巨,需不断优化预检分诊流程,及时识别急危重症患儿潜在病情,以提升抢救成功率[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03月-2023年3月我院急诊儿科总共收治571例患儿,取其中12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患儿平均年龄:(3.88±0.55)岁;男女比例:74:50。此次参加研究对比的患儿均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无先天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生命体征均正常且患儿家长同意参加并能够积极配合,组间数据统计(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基础性常规护理管理施以对照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安全管理干预施以实验组,1.形成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初稿,通过上网搜索数据库检索相关关键词,筛选出优质文献进行资料整理,而后归纳出科学性、实用性指标进行分类,最终构建结构、过程、结果三大指标体系[3-4]。2.拟制首轮函询问卷,自行设计函询问卷,内容大致涵盖前言、指标重要性评价、专家状况调查等三部分。3.成立函询专家组,要求所选函询专家工作年限≥10年,本科以上学历,具有急诊儿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等医护领域工作经验且具备函询经历[5-6]。4.开展专家函询,通过电子邮件发放函询问卷,经小组讨论专家意见,反复修订、筛选、完善指标,直至专家意见基本趋于一致。5.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应用,根据我院急诊儿科护理工作具体情况,依据质量敏感指标设计本科护理执行清单及护理评价表,前者可规范护理制度、完善护理流程,管理设施设备与护理队伍建设等,对护理管理问题或漏洞提出相应策略。后者可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评价,量表内容涉及护理工作项目、护理执行率记录、护理规范性评价等,一一对各护理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可规范护士分诊、抢救行为,及时反馈护理问题积极改进,以提升急诊儿科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抢救效率、安全管理效果等相关数据详细记录,并将其予以表格形式体现进行对比,以最后相关指标做为数据支撑,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专业统计学软件,以()表示,通过T比对检验,同时以(n  %)整理,得出X2数值完成检验,P﹤0.05代表本研究相关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两组抢救效率对比()(n  %)

组别

例数

就诊等候时间(min)

分诊准确率

抢救成功率

实验组

62

24.25±4.23

60(96.77%)

60(96.77%)

对照组

62

29.20±6.46

54(87.09%)

52(83.87%)

t

15.273

13.421

8.791

P

0.000

0.000

0.000

表2两组安全管理效果对比(n  %)

组别

非计划性拔管

跌倒

给药错误

转运不良事件

总发生率

实验组(n=62)

0(0.00)

1(1.61%)

0(0.00)

0(0.00)

1(1.61%)

对照组(n=62)

4(6.45%)

3(4.83%)

0(0.00)

3(4.83%)

10(16.12%)

X2

-

-

-

4.952

P值

-

-

-

0.024

3讨论

现临床常规护理管理仅限于护理培训、预检分诊管理等方面,涉及内容较为片面,缺乏科学性、完善性管理体系,难以为护理质量评价提供相应指标或依据。

本研究急诊儿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中由结构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三大一级指标构成,而后分别从制度流程、设施设备、人力资源,预检分诊、抢救护理、临床服务,抢救效率、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入手,在完善护理制度与流程的前提下,实现对科室设备管理、医护队伍建设的有力监管,同时优化预检分诊流程、改进预检分诊质量,可提高分诊准确率;亦可对抢救护理行为进行规范,明确各环节工作标准,持续规范抢救护理行为,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最终达到优化护理质量的目的。结合上述表1-2数据可知,在急诊儿科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安全管理干预可见显著成效,在文献检索、专家函询途径下形成的敏感指标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特点,可优化抢救流程,提升救治成功率,且同时还可极大程度控制或避免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明显的有效性及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晏莉,罗文娟,施文文. 急诊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7):73-75.

[2]朱静,李亚芳,傅彩云. 影响急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能力的因素分析[J]. 医院管理论坛,2021,38(12):58-60+70.

[3] 杨静,卢静.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术期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31):178-180,188.

[4] 罗汉媚,许柳琴,钟建美,等. 围术期护理安全敏感指标在普外科急诊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7):2711-2714.

[5]单红英.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0):35.

[6]袁利华.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3):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