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7
/ 2

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雷飞飞

建水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云南 建水 654300

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集的300例资料中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信息,计算术中应激损伤的发生率。结果:术中局部潮湿、术中出血≥100mL/h、术前使用皮质类固醇均为术中应激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采取术前评估等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其发生。

关键词: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30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8例,女142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58.63±10.16)岁;骨科108例,神经外科63例,普外科53例,泌尿外科52例,胸外科12例,其他科室12例。

1.2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并统计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

1.2.1一般资料

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65岁、<65岁)、性别(男、女)、体重指数(BMI)(≥25kg/m2、<25kg>12分、≤12分)、术中低体温(是、否)、术中体位移动(是、否)、术中局部潮湿(是、否)、术中出血量(≥100mL/h、<100ml>

1.2.2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

术后72h内统计所有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并对压力性损伤进行具体分期,期:皮肤完整,手指按压红斑区域5s放开,红斑未变白;期:部分皮肤皮层缺失,且漏出真皮;期:皮肤全部缺失;期:全层皮肤缺失,甚至组织缺失;不可分期:出现被掩盖的组织,且皮肤缺失;深部组织损伤:持续指压,红斑为紫色或褐红色。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定性资料使用例数、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均接受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股骨颈骨折手术病人术中并发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双侧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以术中压力性损伤为应变量(发生=1,未发生=0),年龄(≥65岁=1,<65岁=0)、BMI(≥25kg/m2=1,<25kg>12分=0)、术中低体温(是=1,否=0)、术中体位移动(是=1,否=0)、术中局部潮湿(是=1,否=0)、术中出血量(≥100mL/h=1,<100ml>1

表1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变量

β

SE

Waldχ2

OR

95%CI

P

年龄

1.433

0.519

5.641

4.194

1.3418.574

0.006

BMI

0.194

0.215

3.364

1.215

0.1252.634

0.089

手术时间

1.436

0.671

6.194

4.301

1.2167.641

0.004

手术体位

1.193

0.534

5.082

3.297

2.3417.542

0.015

Braden评分

0.011

0.158

3.596

1.012

0.1342.524

0.071

术中低体温

1.149

0.419

6.331

3.157

1.2717.493

0.001

术中体位移动

1.152

0.618

6.271

4.594

2.2236.310

0.003

术中局部潮湿

1.639

0.588

6.285

5.152

1.0577.498

0.002

术中出血量

1.191

0.518

5.491

3.291

1.1916.592

0.008

术前服用皮质类固醇药物

1.398

0.496

5.346

4.051

1.2516.418

0.013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年龄因为老年人皮肤肌肉弹性差、血管硬化等因素易导致血流供应障碍,从而影响皮肤组织的正常代谢和修复能力;BMI高者皮下脂肪厚,受压部位血液循环不畅,且体积大导致局部压力增加,使皮肤组织易受到压迫,从而出现PI的风险增加;俯卧位/牵引位手术体位使患者处于被动状态,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下,压力得不到缓解,皮肤组织易出现缺血缺氧。

因此,骨科手术团队在手术前应对患者的年龄、BMI、手术体位和术中出血量等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术中发生PI的风险。具体措施包括: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润滑,定期更换姿势;对于BMI较高的患者,应加强皮肤的保护和护理,避免受压部位的皮肤过度拉伸;对于采用俯卧位/牵引位手术体位的患者,应适当调整身体姿势,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下;对于术中出血量多的患者,应及时处理术中出血,减少组织缺血的机会。

结论

综上分析,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例如患者年龄较大、手术时间过长或者术中发生低体温、体位移动等不良情况,都会增加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做好术前评估和准备,手术过程中预防性使用防护工具,多方密切配合,进行针对性护理工作以尽量降低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陈晓丽,李翠翠,孙珂,等.手术室系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降低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比较[J].中华创伤杂志,2021,37(2):152-157.

[2]王媛.手术室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压力性损伤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10):179-180.

[3]高兴莲,熊璨,杨英,等.术中压力性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特征的回顾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0,35(3):42-45.

[4]李晓妮,常蕊,胡伟玲,等.骨科护理中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与应用价值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4):375-377.

[5]赵丹,王志稳.成人骨科术中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5):3421-3428.

[6]褚万立,郝岱峰.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2016年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和分期解读[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8,13(1):64-68.

[7]宫翠姣,曲梅.老年人髋关节骨折并发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3):192-195.

[8]陈哲颖,吴晓蓉,吴梦媛.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