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什么疾病?预防方式有哪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1

艾滋病是什么疾病?预防方式有哪些?

李绚

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想必大家对艾滋病并不陌生,近些年我国艾滋病患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成为危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您对艾滋病有知道多少呢?艾滋病到底是种什么疾病?又该如何预防呢?希望通过本文分享,您能够找到答案。

——艾滋病是一种什么疾病?

艾滋病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传染病,危害性大,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所致,而HIV是一种可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其将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导致人体丧失免疫功能。HIV感染者通常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十年或更长的潜伏期才会演变为艾滋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等,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肠炎、肺炎、脑炎等,后期甚至诱发恶性肿瘤,长期消耗最终因全身衰竭而死亡。

——艾滋病患病情况

溯源发现艾滋病起源于非洲,之后被移民带入至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才被正式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之后,艾滋病迅速蔓延至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后入住北京协和医院,没多久就死亡了,之后被证实死因是艾滋病,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国家疾控局公布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122.3万名,2022年新报告病例数10.78万,相较于2021年下降16.7%。艾滋病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约占97.6%,人群普遍易感,15-49岁发病者约占80%,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多性伴侣人群、性传播感染群体、静脉注射毒品者、与HIV/AIDS患者有性接触者等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艾滋病有何危害?

对个人而言:生理角度,艾滋病患者健康状况严重恶化,身体需承受巨大痛苦,最后死亡。心理和社会角度艾滋病患者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且容易遭到社会歧视,难以得到来自社会、亲友关心和照顾。

对家庭而言:艾滋病导致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婚姻家庭破裂。很多患者正处于中青年龄段,通常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患上艾滋病后健康状态变差,不能继续工作,加上承担高额的医药费,家庭经济状况严重恶化,导致家庭负担显著增大。有艾滋病的家庭,其结局通常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者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对社会而言:艾滋病主要见于20-45岁的成年人,这些人都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和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将其社会生产力削弱,影响经济发展,降低了人均出生期望寿命,导致民族素质下降,长远来看削弱国力。加上社会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将更多艾滋病患者以及病毒感染者推向社会,大大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导致犯罪率升高,破坏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若不小心暴露在艾滋病病毒或者疑似暴露在艾滋病病毒后,应该立即前往医院或者疾病中心咨询评估,若确定自己属于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的适宜人群,立即遵照医嘱服用暴露后预防药物,也称“艾滋病阻断药”。艾滋病阻断药一般在暴露后2小时内服用效果最好,通常建议尽可能在24小时内服用,最长不超过72小时。利托那韦、拉替拉韦钾、洛匹那韦、泰诺福韦、依非韦伦等是常见的艾滋病阻断药。艾滋病阻断药物通常需要服用1个月才可保证阻断效果,若仅服用1-2周,阻断失败的风险较高。

艾滋病日常预防:(1)性传播的预防。一方面,自己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高危性行为,尽可能不要发生婚前以及婚外的性行为,或者多个性伴侣,日常注意性行为的安全;另一方面,平时在外面公共场所,尤其是旅馆,要注意洗漱用品的安全,特别是牙刷、剃须刀,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2)母婴传播的预防。怀孕前一定要做好相关检查,若怀孕后发现感染艾滋病,需及时咨询专科医生,根据医生给定的流程进行处理,或者进行母婴阻断处理,控制艾滋病传播。(3)血传播的预防。拒绝毒品,艾滋病血液传播多见于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规范输血,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使用血制品,必要时使用经检验合格的血液或者血制品,且选用一次性注射用具,经过严格消毒后再使用。如果要献血,必须找正规的献血单位,抵制私下买卖血液及血液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