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基于“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刘乙秀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日照市  276826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度变革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已逐渐成为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这一背景下,“双高计划”应运而生,旨在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群),这不仅是对学术和教学质量的追求,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也逐渐被提上议程。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缩小高校与社会、产业间的鸿沟,更有助于高职学子深入实践、增强就业竞争力。本文旨在探讨在“双高计划”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如何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引言: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长期系统地进行规划和实践。这其中既有对教育教学资源的重新整合和优化,也有对与社会的紧密合作和联动机制的创新探索。双高计划为高职院校提供一个重要的指导,让高职教育更加紧密地与社会、产业、企业相结合,为社会提供更为高效专业的服务。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尚存在不少短板。如何寻找合适的路径,加强与社会、产业的合作,推动知识与技术的转移和共享,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

一、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建立互信合作环境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持续进步,给高职院校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即如何更好地连接社会、企业和政府,发挥其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中的核心作用。为此,搭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服务平台尤为重要。这一综合性服务平台不仅是信息与资源共享的桥梁,更是高职院校与外部各方进行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首先,平台可以为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一个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交流互动机制。企业可以在此平台上发布其技术难题、人才需求和研发项目,高职院校则可以针对这些需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人才培训和科技支持。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对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形成一个真正的“三方共赢”的合作模式。其次,综合性社会服务平台还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收集和整合来自高职院校、企业的数据,通过高级的算法进行深度分析,从而为各方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例如,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平台可以为其推荐合适的高职专业人才或研发团队;同样,根据高职院校的研究方向和特色,平台也可以为其匹配合适的企业合作伙伴。再者,综合性社会服务平台还应注重培育一种开放、合作的网络文化。平台不仅要提供技术支持,更要搭建一个促进信任、鼓励创新、尊重知识产权的环境。只有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才能真正放心地共享资源、合作研发,从而实现技术突破、创新成果的迅速转化。此外,综合性社会服务平台还应该具备强大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外部环境和需求。平台应该能够轻松地添加新的功能模块、接入新的数据源,同时还要能够支持多种合作模式和交易方式,满足各方的多样化需求。

二、校企合作一体化,深化交流与合作

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下,产教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再仅是简单的人才输送或技术交流,而是要深度地打造一个共同成长、共同前进的“命运共同体”。第一,校企合作一体化意味着双方都要有更高层次的互信互助。高职院校需要明确自己的教育定位,积极地调整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确保教育质量和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而企业则要更为深入地参与到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不仅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还要为学校提供教学资源、资金支持和管理经验,使高职教育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真正融为一体。第二,校企合作一体化也要求双方在面对挑战和危机时,能够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寻找解决之道。例如,当企业面临技术瓶颈或市场变革时,高职院校应该积极调整研究方向,为企业提供科研支持和技术创新;同样,当高职院校面临教育改革或资源短缺时,企业也要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第三,校企合作一体化还需要双方共同探索更为广泛深入的合作机制。除了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双方还可以探索联合研究所、产学研基地、双师型团队等新的合作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1+1>2的效果。同时,双方还要加强信息交流和策略协同,确保合作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三、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实现优势互补

高水平科研团队不仅需要在行业领域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更需要其内部成员具备深厚的学术背景、实践经验和服务精神。这样的团队由三类核心成员组成:第一是权威性高、影响力大的行业领军人物,为团队带来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和战略指导;第二是具有教学与实践双重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为团队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第三是来自各专业或行业的专家和工匠,他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团队带来实用性强、创新性高的研究成果。为了培养高水平科研团队,高职院校首先需要在人才选拔和引进上下功夫,包括吸引行业内的顶尖专家、学者,还要引进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和研究人员。同时,学校还应当开展针对性的研修和培训项目,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确保他们在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上都能达到高水平。此外,对于已有的科研团队,学校还应当定期进行结构和策略的调整。特别是学校应当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将其融入团队的文化和价值观中,使团队不仅能够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服务,还能为行业培养出一批具有工匠气质的技能型人才。

结语:“双高计划”为我国高职教育制定明确的方向与目标,而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则是衡量“双高计划”实施成果的重要指标。经过深入探索,高职院校要想真正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通过搭建综合性的社会服务平台、校企合作一体化、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能够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社会培养出更为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雷东强,王瑜,杜程程.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12):255-256.

[2]王晓峰.“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山西青年,2023,(09):49-51.

[3]韦海晋.“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2,(29):28-30.

[4]蓝祖庆,吉家文,沈伟琴.“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路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14):64-65.

作者简介:

刘乙秀,1981年11月,女,汉族,山东省日照市,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区教育、社会培训

课题基金项目情况:

日照市2023年度社会科学专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探析》(2023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