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的应用

朱宣润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 730070

摘要 外宣翻译就是指将对外宣传的材料,翻译成英文。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一定要认真做好对外翻译工作,注意宣传方式,还要懂得创新。本文首先阐述外 宣翻译的特点、翻译策略及翻译技巧,介绍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并结合具

体事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

6


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力持续增强。在国际事务上,中国参与的国际事务越来越多。然而,中国的快速崛起却使某些西方国家感受到了威胁,他们在国际社会散布诋毁中国的言论,给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抹黑。因此,外宣翻译既要体现中国立场, 准确阐释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有效传播 “ 中国声音 ”, 讲好“ 中国故事 ”, 也要把握国外受众思维习惯,运用国际能够广泛接受的表达方式,使我国的对外话语易于接受和传播。

一、外宣翻译的特点

(一)读者多样性

外宣翻译主要是把本国的思想文化翻译成外语,让国外的读者能更好地了解 本国文化。因此,读者群体不同,对外宣材料的理解也千差万别。这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在翻译一份外宣材料时,一定要以读者为主体。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审视外宣材料是否符合读者的接受习惯,是否符合读者的认知,能否起到应有的宣传作用。只有这样,外宣翻译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翻译材料真实有效

在做外宣翻译的时候,材料和内容的选取也是十分重要的。外宣翻译就是将真实的本国国情展现在外国读者面前。因此,在选择外宣材料的时候,一定要选取真实性高,时效新的材料,切勿向外国读者传递一些过时甚至不实的消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

二、外宣翻译的策略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外宣无法离开翻译这个媒介。因此,常用的翻译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外宣翻译。在翻译的实际操作当中,并不能人为地完全将归化与异化分割开来。这两种翻译方法相辅相成,共同运用。此外,如果翻译的是具有文学性或者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则要更多地运用异化原则。而在翻译某些政治经济方面的材料时,则要更多地使用归化原则。

三、外宣翻译“三贴近 ”原则及其应用

外宣翻译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英译本习近平主席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是充分了发挥了外宣翻译“三贴近 ”的原则,将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及发展方向做了详实的介绍,在国际上获得了一致好评。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主要依据,进行分析,阐述“三贴近 ”原则在本书的应用。

(一)词汇特点

本书主要是以习主席谈论治国理政,是以习主席讲话的口吻进行本书的编排,因此在尊重西方读者惯用代词的基础上,还同时考虑到了使用代词的复数 形式。翻开本书,随处可见无主语句在增加主语的时候,用到了代词“we ”。在这里考虑到主席在谈治国理政的时候,主要是讲给中国的老百姓听,因此,在 翻译成英文时,将无主 语句进行大量的主语添加。这样翻译,在外国读者读到本书时,会使读者更能了解到中国的民情,生出想来中国看看的想法,非常有助于传播中国优秀的大国形象,彰显我国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的好现象。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对章标题的翻译也体现了“三贴近 ”原则。原文中,第一章是题目是“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英译为“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可见,在将 标题进行翻译的时候,没有进行字对字的翻译,而是译出了汉语所表达的内涵。在这个题目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谱写 ”二字。中文擅长使用动词,属于比较动态型的语言。英文擅长使用名词,是比较偏向于静态性语言。而原文题目当中的 “谱写 ”是一个动词,在译文英语的时候,理应要考虑将其译为名词。再看这个汉语标题的意思,谱写新的篇章,言下之意讲的就是文章要主要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以将“谱写 ”这个词译为 “thought” 思想,这样一个名词就很恰当。题目突出了重点,同时符合国外受众的思维和阅读习惯。

(二)句法特点

中英文表达在句法上也有明显地区别。中文不善于使用连词。逻辑结构较松散。 逻辑都隐藏在文字里,通过字里行间的阅读,便能分出其内在逻辑。这种逻辑关 系是隐性的,是不明显的。而英语则与汉语不同。英语句子有完整的句型结构,基本的主谓宾结构贯穿句子始终。因此,英文句子的逻辑连接词也非常多。句与 句之间逻辑非常紧密,通过连接词将每一个句子串起来,形成了树状结构。因此,在外宣翻译当中,进行汉译英时,需要增加大量的连词,使原本隐含的逻辑关系较为明显地体现出来。

除此之外,在汉译英当中,也存在大量的添加主语的现象。这是因为英语要求 句子结构完整,因此主语必不可少。除此之外,在汉译英当中,仍然存在汉语多 主动,英语多被动的情况。这是因为英语理性,多从客观角度出发来讲解事情的含义,多用物做主语。而中文多感性,常用人做主语。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

例 1.  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措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在这个例子中,充分体现了“三贴近 ”原则。译者在对这句话进行处理的时候,首先将第一个分句译为了介词短语,由“thanks to ”引导,表现出政府举措的有力和有效。本剧依然是无主语句,进行翻译的时候有两种办法。要么增加主语, 要么译为被动语态。本句话在处理时,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和“主体框架基本 确立 ”处理成了被动语态。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更加能体现客观性,体现我国在改 革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分别翻译为“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和“reform

have been established. ”

例 2.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个句子由两个四字格组成。如果单纯从字面意思翻译,外国读者在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把句子的核心意思翻译出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从一开始就坚持最初的信念,那么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所做的事情一定会成功。所以,这句话英文句子的含义就翻译为:永远不要忘记,你为什么开始,那么你就一定能完成你的使命。这样一来,外国读者就接受起来就会比较容易,能更好地理解这个句子的内涵。

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受欢迎的原因

本书除了在国内发售,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样在国外也很受外国读者的欢迎。 究其原因,除了翻译地符合“三贴近 ”原则,在选材方面也是和中国社会息息相 关的,对于想要了解中国国内现状的外国友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材料。从这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个蓬勃发展发展,和平崛起的中国。

本书在语言方面也显得平实,贴近群众。通常,政治性的宣传话语读起来会略显枯燥、难懂,会对对外宣传造成一定的阻力。然而本书的语言将可能存疑的地方、不明了的地方全部加以修改,留下来的内容都是通俗易懂且容易被大众接受 的。在英译本中,充分考虑到了英汉两种不同语言所存 在的差异。英译本中,大量地使用了代词,连词,被动语态,符合了西方读者的 思维习惯和可接受程度。因此,本书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都受到了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  黄友义.  坚持“外宣三贴近 ”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 中国翻 译,2004(6):27-28

[2]  曾剑平,陈琳.外宣翻译的特点及原则[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20):52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20:1-5

[4]  陈争峰,许小花.新闻传播学视角下外宣翻译者的基本素质[J].新闻知识,2012 (04):63- 109

[5]  沈军.外宣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7(37):12- 15

[6]  左瑜.政治话语对外宣翻译中的受众意识——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为 例[J].校园英语翻译研究,2018(14):237-238

[7]  周忠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的翻译显化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36):43-5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