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本位 “三式”推进 ——提升教师“1+X”分层作业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素养本位 “三式”推进 ——提升教师“1+X”分层作业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

林敏

 长兴县水口乡中心小学  313108

一、关键聚焦,推动学校作业改革

学校作业改进是促进“双减”政策落地的关键领域。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结合《长兴县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指导意见》,学校要切实减轻小学生的作业负担,有效发挥作业基于素养导向下的育人功能,就必须要处理好作业“质”与“量”的平衡,向作业质量要红利。从2019年至今,本校一直重视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培养,从“班本化作业设计”到“实践性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研究中已有一定的经验。但对于分层作业研究较少。通过前期调研发现,本校教师的作业设计不能有效关注到学生的个性能力差异。在作业的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存在“一刀切”的现象。

基于此,学校立足核心素养,以“专业式引领”、“驱动式实践”、“沉浸式内化”,“三式”提升教师“1+X”分层作业设计的能力,从而推进学校作业改革,让学生的作业减负增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学习发展。

二、“三式”推进 ,驱动分层作业实施

(一)专业式引领,革新“1+X”分层作业设计理念

1.散点式——专业研读。学期初,学校下发了作业设计相关书籍和《长兴县义务教育阶段好作业的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长兴县各学科作业指导意见等。各教研组在教研例会上组织了新课标解读活动,由教研组长进行规划,确定每次活动的研读主题和主讲教师,开展阅读与分享交流,并组织“新课标知识竞赛”活动。

2.聚点式——专家引领。研究过程中,学校邀请专家进校开展集体专题培训,指导分层作业设计,优化教师作业设计理念,明晰分层作业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如设计“作业盲盒”、打卡“作业地图”、开设“作业超市”等,让作业减负增效。

(二)驱动式实践,提升“1+X”分层作业设计能力

借助初步实践的经验,教导处和教研组长共同研讨设计了“1+X分层作业单”,并以此为任务驱动开展研修,探索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优化路径。

1.“主动”定位,“四步”细化分层作业目标

在作业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作业目标的定位是基础。学校鼓励教师主动学习,研读课标和教材,从个体认知差异、能力层级等角度分析学情,有效确定分层作业目标。

  1. “互动”推磨,“三研”优化分层作业内容

在实践中,学校采取了“个人——年级组——教研组——全校——个人”闭环推进的模式,通过“一单三研”互动研讨,优化作业单设计,进行合理使用。

一研,明内容设计。教师个人立足核心素养,合理思考“1”与“X”的搭配,设计“基础+实践”、“基础+操作”、“基础+特色”等内容,“X”的设计要多样化,以供学生选择。依据长兴县学科作业指导意见初步设计好作业单,再由同年级组开展研讨,进行修改完善。以数学组为例,指导意见将作业形式分为基础巩固类、拓展变式类、实践探究类三类,一年级老师在设计“巩固数序”分层作业时,设计了“画小蚂蚁回家的路线”基础题,“动手摆小鱼、数小棒”和“分析跑步比赛”实践自选作业,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

二研,诊作业实施。教师将设计的作业单与日常教学、学校“人人一堂好课”活动结合。活动后,教研组开展作业诊断,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围绕“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设计要求开展研讨,发现与归纳作业单中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三研,优作业改进。诊断后,教师根据“分层作业评价反馈单”,结合学生作业,再次优化改进作业设计。以语文组为例,教研组在诊断四年级《十万个为什么》阅读分层作业设计时,提出基础性作业中可以增加“制定阅读计划”,“读后感”、“读书导图”适合放在自选作业,作业评价方式可以更多元。四年级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作业形式丰富具有趣味性,极大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能动”发展,“多元”深化分层作业评价

依据《长兴县义务教育阶段好作业标准》,从六个维度评选出教师优秀分层作业设计,帮助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内化经验,显现研修成效;开展学生“分层作业秀出来”评比,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素养活动;结合县“1+3学生素养提升行动”,评选出“周之星”、“月之星”,分层作业优秀成果每月一展示。

(三)沉浸式内化,构建“1+X”分层作业案例库

在每次教研组例会开展研讨后,由教研组长负责收集教师的作业设计单,形成优秀的分层作业范式库,通过组内的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专业成长。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省市县作业设计相关的比赛,撰写作业设计相关的论文、课题。

三、成果内化,显现分层作业实效

(一)优化教师作业理念,有效设计分层作业

通过两个学期教师作业记录本的对比,发现教师布置分层作业次数增多。第一学期,教师初步形成了分层作业的意识,进行了尝试,约每两周布置1次分层作业。第二学期,通过理论学习和互动研讨的经验积累,分层作业布置次数明显增多,每一周布置1至2次。对作业内容进行分析,也可以发现教师布置的分层自选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第一学期以基础性作业为主,占比50%;第二学期基础性作业占比为30%,作业形式明显丰富,给学生多种选择,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形成“1+X”分层作业案例库,促进校本资源共享

在本学年的校本研修活动中,教师及时将优质资源上传到学校资源平台,形成了各学科作业设计资源库,供组内教师学习。各教研组还向教师积极征求作业库实施意见,对分层作业再优化,探索适合本学科分层作业设计的模式。如,体育组以“检、测、单、册”为途径开展了“小茶苗体适能”学生体质素养分层提升工程。

(三)调动学生作业积极性,提升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学校结合茶文化特色,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实践”五大维度为核心素养,构建了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选树“阳光茶苗”,有效培育了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