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磁共振诊断前列腺外周带癌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3.0T磁共振诊断前列腺外周带癌的应用价值

薛建秀

吉林市人民医院 影像中心 132000

【摘要】目的:探讨采取3.0T磁共振检查对诊断前列腺外周带癌(PCaPZ)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接受前列腺磁共振影像检查的50例患者资料,针对研究对象均是进行接受磁共振检查及前列腺穿刺活检,分析经磁共振检查情况,依据前列腺穿刺活检分成癌灶组织、非癌灶组织,测定不同组织的感兴趣区域(ROI)面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50例受检者确诊PCaPZ 24例,占比48.00%,获取234个病理组织标本,包括癌灶组织80个与非癌灶组织154个。癌灶组织磁共振检查ROI面积(0.86±0.08)mm2、是高于非癌灶组织(t=9.486,8.432,P<0.005);癌灶组织检查ADC值(1.01±0.13)×10-3mm2/s低于非癌灶组织(t=9.091,P<0.001)。结论:应用3.0T磁共振诊断对PCaPZ的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前列腺外周带癌;3.0T磁共振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前列腺外周带癌(PCaPZ)在前列腺癌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生率逐年上升[1]。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在诊断PCaPZ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不能提供体积和生物学特征信息。因此,对于PCaPZ的诊断需要更加先进、敏感、特异和准确的检查方法[2]。磁共振影像(MRI)已被证明是PCaPZ的一种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尤其是3.0T磁共振,其在前列腺组织的示踪、分辨率和对组织特征的识别能力远远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3]。本研究评估3.0T磁共振在PCaPZ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50例接受前列腺检查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年龄60-80岁,平均(69.15±2.48)岁;体质量指数19.2~25.8kg/m2,平均(22.04±1.06)kg/m2。研究对象均自愿接受检查,无精神疾病。

1.2方法

患者均是接受磁共振检查及前列腺穿刺活检。(1)磁共振检查:应用Philips Intera Achieva3.0T高场超导MR成像仪检查,扫描T2WI、T1WI、DTI序列。其中DTI经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扫描,扫描参数10000ms,TE 55ms,扫描视野430nm×430nm,扫描矩阵256×256。扫描层厚5mm,层间距0mm,在15个方向加梯度场,b值分别是0/700s/mm2。(2)前列腺穿刺活检。磁共振检查后1周内,经超声引导下予以穿刺活检,选择前列腺两侧尖部、两侧中部、两侧基底部共6点穿刺。各个穿刺针穿刺标本,都进行独立组织学分析并根据病理结果,区分为癌灶组织、非癌灶组织。

磁共振扫描获得DTI图像应用扫描仪附带软件分析,生成表观扩散系数(ADC)将6个区域的穿刺点予以分析,分析上将感兴趣区ROI置于图像,手工将ROI复制值ADC、获得感兴趣区域(ROI)面积、ADC、持续3次测定以获得均值结果。影像处理及分析,均是安排两名具备5年以上丰富经验医师独立处理及阅片,若是意见不一致讨论得出一致意见。

1.3观察指标

针对PCaPZ病变确诊情况记录,经DTI图像针对癌灶组织与非癌灶组织的参数结果进行对照。

1.4统计学分析

针对研究数据处理方法,采取SPSS22.0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使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病情况

50例受检者,24例(48.00%)确诊为PCaPZ,26例(52.00%)则为前列腺良性病变。50例的前列腺受检者,获得234个病理组织标本,其中80个标本源自癌灶组织,154个标本源自非癌灶组织。

2.2 磁共振检查情况

3.0T磁共振检查PCaPZ病变情况,癌灶组织检查ROI面积均是高于非癌灶组织,而检查ADC值低于非癌灶组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磁共振影像检查不同标本组织测定DTI结果(

组织区域

组织标本

(个)

ROI面积

(mm2

ADC

(×10-3mm2/s)

癌灶组织

80

0.86±0.08

1.01±0.13

非癌灶组织

154

0.77±0.06

1.24±0.16

t

/

9.486

9.091

P

/

<0.001

<0.001

3 讨论

3.0T磁共振是一种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技术,用于获得人体内各个组织器官的高分辨率影像。相比于传统的1.5T磁共振,3.0T磁共振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和更高的磁场强度,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影像信息[4]。在PCaPZ的诊断中,3.0T磁共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采集多个方向的影像序列,提供前列腺组织的多个切面和三维图像,从而更准确地定位和识别前列腺癌病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3.0T磁共振检查,检查癌灶组织区域穿刺活检标本中,应用3.0T磁共振检查的情况下,对于PCaPZ病灶的识别和定位可以采用ROI面积来进行评估。ROI是指在图像上选定的特定区域,可以通过对ROI的面积进行测量来评估病灶的大小。可以对组织中水分子的张量分散情况进行测量,从而对不同组织类型进行识别[5]。研究结果表明,与非癌灶组织相比,在PCaPZ病灶区域,ROI面积较大,表明了病灶组织的细胞波束结构更紧密,纤维束走向更排列有序,这是肿瘤特征的一个表征。同时,研究在ADC值(弥散系数)方面也发现,PCaPZ病灶组织的ADC值较低,这是因为癌细胞限制了其周围水分子移动的距离和速度而导致的。然而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以穿刺活检病理标本作为参照,穿刺活检方式虽说特异性高,然而敏感性比较差,这样常常容易遗漏一些微小或者是分化程度高的癌灶,引起结果假阴性,这样也容易引起良恶性分组的混淆问题,此外关于组织穿刺的精准性也是很大的变量,若是操作人员技术不当容易影响结果。

综上所述,应用3.0T磁共振扫描检查方式,对于诊断前列腺外周带癌具有良好的效果,根据影像检查癌组织与非癌组织的相关参数,可以取得良恶性病变,进一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利参考借鉴,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华,王伟,范晓军,等.多参数磁共振成像鉴别前列腺外周带癌灶与炎症的临床价值[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1, 41(1):76-80.

[2] 郭珺黛.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诊断中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30(9):1471-1472.

[3] 吴道清,陈丽烟,刘耀,等.多模态MRI分级影像报告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价值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 17(1):52-54,58.

[4] 周玉末,余娜.磁共振MRS和DWI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影像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 31(6):883-885.

[5] 盛伟华,黄松,冯军屏,等.MRI多模态分级影像报告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20(10):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