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5
/ 2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优化研究

常培媛

(徽商职业学院 安徽 231201)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解决传统建筑施工作业带来的资源消耗大,资本投入多,建筑垃圾污染严重等问题,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参与主体多,供应链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

关键词:供应链 装配式建筑 优化策略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传统建筑作业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装配式建筑介于制造业与传统建筑业之间,与传统建筑作业相比,能够大幅度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和环境污染,有助于实现建筑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根据《“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

1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及特征

1.1装配式建筑定义

装配式建筑也叫新型建筑,是现场安装所需的构建在工厂加工完成,质量验收合格之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安装的构造方式。装配式建筑的构造方式不同于传统建筑,他是将大量的现场工作搬到厂房中,然后由工厂将建筑构建(如楼板,墙板,阳台,楼梯等)运送到工地,在通过一些可靠的连接方式于现场将其连接而成。

2.2装配式建筑的特征

(1)施工装配化

构件加工厂按标准生产所需要的构件,构建加工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利用机械进行吊装,实现施工装配化。避免了不必要的施工流程,提高了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机械化程度,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现场施工的安全系数。

(2)生产工厂化

装配式建筑所需要的部分或全部构件生产是在工厂内按照流程加工完成。这种工厂化生产一般都是在室内进行,受天气情况影响较小,能够确保构件产品的质量。

(3)信息集成化

装配式建筑设计、深化设计、构建生产、物流运输、施工装配直到运维等环节的信息管理实现集成化,通过BIM打通设计,生产,施工各个阶段的信息壁垒,实现全过程的信息有效传递和共享。

(4)设计标准化

标准化设计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要素,目的是为了提高部品部件的大批量,高质量供应。标准化设计不仅是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效率,效益的关键,更是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管理之间技术协同的桥梁,确保装配式建筑在生产活动中能够高效运行。

(5)装修一体化

装配式建筑装修方式遵循标准化设计原则,装修材料,部品,构建统一制作,装修施工与主体施工同步进行,合理交叉作业,采用标准化设计和干式工法,大大提高装修效果和质量。

2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定义

以供应链的视角,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特点,纵观整个生命周期,以业主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高效的协调和管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也就是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从项目的可行性出发,以设计方,供应商,分包商及其他参与方为主体,构建的一个涵盖各个节点的网络体系。

3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管理现状分析

装配式建筑企业供应链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注重对链上单位及外部参与单位的集成化管理以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然而信息共享、单位之间的交流仍然需要有效的平台支撑,使得供应链中各个企业,各单位可以达成一致的战略目标。另外,装配式建筑企业对于逆向物流没有重视,没有将逆向物流贯穿于供应链,导致回收资源的利用率低下。

4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管理问题分析

4.1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化程度低

供应链协同性是指供应链全链条的各个环节实现协同运行,针对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进行协同管理,各企业为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而进行的彼此协调和相互努力。在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中,包括业主、总承包商、设计方、制造方、运输方、装配方、政府部门、以及制造方上游企业等多个供应链企业。各个企业之间缺乏协同性,往往只考虑到本企业的利益,缺乏供应链整体思维,各方协作能力差,协同化程度低导致出现交货延迟,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4.2缺乏信息共享机制

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以及各个环节的参与者之间的关键信息共享,包括需求,库存,运输和质量等。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缺乏信息共享平台,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没有实现信息标准化,没有利用先进技术构建共享平台,无法获取上下游企业的相关信息辅助决策,没有实现高效协作沟通。

4.3未重视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的管理和实施需要更高成本,导致装配式供应链节点企业往往忽视其重要性。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缺少对逆向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各个节点企业对逆向物流不重视,导致装配式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不高,没有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行业依然存在废弃物污染问题。

4.4供应商选择评估机制不健全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中,供应商选择评估机制不健全、供应商准入标准不明确、缺乏供应商过程管理,是很多总承包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选择供应商时,没有明确和科学的评选指标体系,导致评选过程存在盲目性和无序性。对供应商的考察不全面,注重考察供应商的价格、产品质量,忽视了其交货能力、商业信誉、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能力等因素,导致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管理的困难和风险增加。

4.5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风险识别、评估、控制能力不足

装配式建筑是制造业和建筑业的融合,使得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在实际应用中其运作效率会受到固有的风险干扰和不确定性因素的限制,导致供应链在不确定环境中脆弱性较明显,潜在风险难以被发现。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涉及众多

主体,项目规模庞大,建设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加之供应链也处于不断变化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环境中,一旦某个环节发生风险,很容易影响到供应链成员其他企业,造成整个供应链的风险。但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风险管理不足,各个企业对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能力弱,整体供应链抵御风险的能力弱。

5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管理优化策略

5.1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要实现协同运作,树立“共赢”思想,为实现供应链共同目标而努力,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享与风险共担机制,在信任,承诺和弹性协议的基础上深入合作,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沟通,从过去的“合作-博弈”模式转变为“合作-整合”模式,打破企业之间的界限,围绕满足终端客户需求这一核心,进行流程重组,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5.2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各企业要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根据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中共享信息的特点及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信息共享模式,确定信息共享的目标和范围,选择合适的技术平台;可以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等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共同推动平台的运营和管理,制订合理的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信息安全策略。通过信息互联互通,各企业实现精准生产,避免返工,减少额外成本,避免重复浪费,提高行业交易效率。

5.3在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逆向物流的价值,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和管理,合理的处理逆向物流,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将逆向物流贯穿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

5.4装配式建筑供应链节点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供应商的位置,质量,价格等。在供应商评估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要对哪些要点进行评估,并且对每个评估事项设置权重,然后确定评分机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企业要根据项目建设的需求和目标,制订科学的供应商选择策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高效运行;在合作过程中还要注意对供应商的过程管理。

5.5装配式建筑供应链要建立整体风险评价体系,各个节点企业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充分利用头脑风暴发、安全表检查法、流程图分析法、故障树法、扎根理论等识别潜在的风险,建立科学的风险事件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对供应链全流程、全方位的监督和预警。

结语: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优化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发展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