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进程的见证者:“字”与“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5
/ 2

文明进程的见证者:“字”与“书”

贾成岭

商丘幼儿师范学校 河南商丘 476000

【内容摘要】 西晋名士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序》中说:“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由此可见,书籍作为记叙历史事物的载体,记载着人类文字诞生、语言形成、文学演化、艺术争鸣、技术科学进步、政治军事争锋的发展延续,见证着朝代更迭的步骤和人类文明的进程。随着历史的发展,书籍制作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书籍典藏在记录历史事件,传播知识思想,积累人类文明成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述文字、文章、书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以启发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从书籍中获得我们需要的知识。

【关键词】文字、文章、书籍、文明进程、见证。

【正文】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伴侣和见证者,书籍的诞生及发展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同步,和文字、语言、文学、艺术、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书籍是用文字、图画和其他符号,在一定材料上记录各种知识,并且制装成卷册的著作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在书写方式、所使用的材料和装帧形式,以及形态方面,也在不断变化与变更。

书籍成为人类传播各种知识和思想,积累文化成果的重要工具。书籍是蕴藏人类智慧的宝典,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当代,书籍仍然是世界各国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一、文字的形成

人类文字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的用符号记录事物、表达信息、流传经验的方式和工具。文字是由众多笔画符号组成的,用于表达信息和传承文化的字符系统,文字出现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他们的文字、语言有差异,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也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在考古发现的多处古代人类的生活遗址中,都找到了文字起源的符号证据。最具代表性的有:贾湖刻符、半坡陶符、青墩刻符、庄桥坟刻符等。

贾湖刻符: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在21个刻符里,已认识的11个字,分别属于反映易学里离、坤两卦之象的卦象汉字。

双墩刻符:在七千多年前的蚌埠双墩遗址,发现630多个刻划符号,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已经具备了原始文字的性质。双墩刻符符号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反映了新石器时代在淮河流域的双墩先民的生活形态

半坡陶符:距今6000年前的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在出土的陶钵口沿上发现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即半坡陶符,被认为“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其中一些是数字。

青墩刻符: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青墩遗址,距今5000年前,在出土的器具上发现有数字刻符。

庄桥坟遗址刻符:位于浙江省庄桥坟遗址刻符,距今5000年前,出土的石钺上发现了排列成序的符号,有的连字成句。这些表义符号记录表达了长江下游区域居民的生活状态信息,并用符号作为良渚文化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

二、文章的演化

《说文解字序》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春秋经传集解序》中说:“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古人云:文者,物象之本,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

由单个的文字发展到成熟的文字体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人类语言的丰富,使语音与文字一一对应产生,语言与文字的有机结合,衍生出了丰富的语句,集句成章又诞生了文体,文体分类归纳,就诞生了文集。把文章及文集镌刻在能够长期保存的材料上,就形成了书籍。制作书籍的材料也经历了由石文、甲骨文到铜器铭文,再到竹简、木简、兽皮、锦帛、纸张等材料的演变。

商代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资料,至今已经有3600年的历史。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经初具规模、创造出比较完备的文字,形成了成熟的文字体系。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把文字镌刻在铜器上可以保存的更久远,金文取代了甲骨文。

进入先秦时代,文字从应用性走向艺术性,诗、歌、文、赋等文章题材大量出现。由于金文、石刻等材料的局限,使文化信息难以广泛的记载和传播,于是就采用廉价耐用的竹子作为记录文章的材料,就诞生了“竹简”。战国时期,竹简书籍大量使用。由于竹简笨重,不便于携带,达官贵人们也采用锦帛作为书写记录材料。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纸张逐渐取代简帛、竹简,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纸张的出现还促进了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发展。

文章是包括各种文体的著作的统称,又分为:科学论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还有诗歌、戏剧、小说、曲艺、绘画等艺术作品。人民通过文章的方式,记录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社会见闻的点点滴滴,使历史的发展轨迹和重大事件,能以文章典籍的方式保存下来供后人观感。

三、书籍的改良

书籍是指把文章汇集装订成册的图书,是用文字、图画和其他符号,在一定材料上记录各种知识,并且制装成卷册的著作物。书籍能够清楚地记录历史痕迹,准确表达人类思想,便捷传播知识经验,在积累文化成果,传承发展文明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书籍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最早的书籍雏形是在石头、骨骼,陶器、铜器、树叶、树皮、竹简上镌刻,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以后,书籍的制作材料采用纸张为基础材料,使书籍更便于携带、运输和保存。活字印刷术出现,使书籍摆脱人工抄写的限制,开始大批量复印制作。材料和技术的进步加快了书籍的改良进程,也使书籍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西周开始,中国历代政权都重视书籍的制作、收集、整理、保存工作,并设立了专门的管理书籍的机构,配备了专职的官员。如西周的“盟府”就是最早设立的专门收藏保存契约文档的机构。西汉丞相萧何设立天禄阁与石渠阁,作为存放图书,保管历史档案和开展学术活动的主要文化活动场所。

南北朝时期,北齐设立“著作省”(简称“史阁”),任命“著作郎”专职负责编辑史料。隋朝的“观文殿”,唐朝的“崇文馆”,宋朝的“崇文院”,明朝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七阁”都是朝廷的图书编辑管理机构。

西汉的“中书令”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汉明帝任命班固为“兰台令史”,奉命撰述东汉开国以来史事,编成《汉书》。清代编辑《四库全书》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参与缮写人员达四千余人,历时14年才完成。

经过历代文人志士前赴后继的做出贡献,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改进和提升,使中国图书的编辑出版事业走向辉煌,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图书馆的进步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图书馆肩负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

截至2021年,全国共建有公共图书馆3217个。分为: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科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技术图书馆,工会图书馆,军事图书馆,儿童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少数民族图书馆等。图书馆向社会所有成员开放,成为大众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学习阅读的最佳场所。

【结语】

学校图书馆是基本的教育设施,它被誉为“知识的宝库、知识的喷泉”,“大学的心脏、学校的第二课堂”,直接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管理好校园图书馆,努力为师生提供最完备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是每个图书管理员的职责。了解文字和书籍的发展历史,让我们更好的爱护图书,养成阅读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李希泌、张掓华著,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

【作者简介】:贾成岭,男、本科,河南商丘幼儿师范学校,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