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膀胱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6
/ 2

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膀胱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王晓宇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431800

【摘要】目的:探究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膀胱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1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膀胱护理措施。结果: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4.28%对照组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膀胱护理措施在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依从性相对较高,能够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同时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更低,保障了患者生活水平,值得参考。

【关键词】床旁超声;重症患者;膀胱护理;应用效果

超声技术的使用能够更好的对重症患者疾病状况开展评估,从而为后续的治疗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方案[1]。帮助护理人员更好的对护理工作中难题进行解决。并且部分ICU护理人员会在对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出现导尿管无尿引出以及各种尿道畸形问题,进而导致患者无法确定尿管是否进入到患者膀胱的情况出现[2]。而通过超声技术的使用,则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准确的对膀胱内部情况以及尿量残留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更好的帮助护理人员对问题进行判断,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本研究主要以我院于20201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膀胱护理措施,并得出最终满意结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于20201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45岁-77岁,平均年龄(57.14±6.05)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45岁-76岁,平均年龄(57.01±6.13)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即对患者的饮食、心理状态以及居住环境进行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实施膀胱护理措施。即:1.首先使用床旁超声机对患者实施膀胱超声检查工作,选择扇形探头,设置评率为3.5MHz即可。2.对于经腹壁超声检查措施中,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采用仰卧位,同时将患者的下腹部进行充分暴露,将超声的探头置于耻骨联合上方取横切面及纵切面上。同时对患者实施纵切面扫描时,需要将患者的膀胱前后壁以及膀胱顶部、膀胱颈部进行显示,对患者的横切面进行扫描时,则需要将患者的膀胱两侧壁以及前后壁进行显示。3.对患者实施膀胱超声图像识别工作。即在患者的耻骨上方进行膀胱横切面检测时,患者的膀胱会呈现出椭圆形或者是圆形,并且在小骨盆腔内显示为四方形。而患者排尿之后其膀胱腔内的无回声区小时。而患者的膀胱凝血块声像图也呈现出液性暗区可见的絮状以及团块状,并且伴随着患者体位的移动,团块内部以及周边没有出现血流信号情况。4.患者的膀胱腔内球囊回声出现规则的圆形稍强回声,并且内部无回声。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分析,采用t/X2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4.28%33/35),对照组77.14%27/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5

27(77.14)

6(17.14)

2(5.71)

33(94.28)

对照组

35

16(45.71)

11(31.42)

8(22.85)

27(77.14)

X2

/

/

/

/

4.200

P值

/

/

/

/

0.040

3讨论

就超声而言,其由于具有动态、实时以及可重复操作等特点,被称之为能够看得见的听诊器,该技术的使用对于重症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3]。对于重症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来看,经常会因为疾病或者是诊疗的原因导致留置导尿的情况出现,同时由于尿液的持续性引流,使得患者的膀胱长时间的处于空虚状态之下,进而导致患者的膀胱括约肌失去生理状态下的规律性收缩以及膀胱痉挛的出现,从而导致患者在拔除导尿管之后容易出现排尿困难等情况,并且长期的留置导尿管也会导致患者的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统出现感染情况[4-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4.28%对照组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其主要原因便是由于对患者实时的膀胱护理措施能够切身的让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进而愿意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工作开展,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因此,我们认为,在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相较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言,实施膀胱护理措施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认同度,进而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去,从而促进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保障护理质量。同时该项护理措施下,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更低,患者生活水平有所保障。

综上所述,实施膀胱护理措施在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依从性相对较高,能够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同时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更低,保障了患者生活水平,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余小琴,王科,何琦.基于床旁超声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胃残余量评估价值及临床指导[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3,40(07):862-867.

[2]唐荣繁,刘芳.床旁超声联合集束化营养护理策略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5):1-3+35.

[3]孙建华,罗红波,李尊柱等.成人重症患者床旁超声引导鼻肠管置入的证据总结[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08):986-992.

[4]陈开化,尚秀玲,于荣国.床旁超声评估膈肌功能在神经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撤离时机中的应用[J].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22,10(04):201-206.

[5]吴琪,朱保锋,陈建荣.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指导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急诊杂志,2023,24(01):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