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超声在重症患者病情评估及护理实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使临床护士能够规范化地应用超声,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业委员会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委会护理研究学组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重症患者超声肺部评估、超声引导营养管置入、超声评估胃残余量、超声引导动静脉置管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及总结,制定了《基于循证的成人超声护理专家共识》。

  • 标签: 床旁超声 护理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儿童超声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使儿科重症专科护士能够正确、规范地掌握超声技术,从而实现目标导向性的精细化护理服务,促进患儿的康复。方法成立共识撰写小组,以循证护理为依据,在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护理专家的工作经验,形成《共识》初稿。遴选国内儿科及重症相关领域的护理专家、医学专家、超声专家、循证护理学者共34名,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和1轮专家论证会,对各条目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共识》终稿。结果《共识》终版主要涉及危重症患儿的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置管、肺部超声评估、膈肌超声评估及超声引导下营养管置入4个方面的内容。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21;2轮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55、0.225,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结论《共识》汇总了多学科专家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可为儿科重症专科护士开展护理超声提供实践指导。

  • 标签: 儿童 护理 重症监护 床旁超声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超声对休克患儿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4月31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收治的休克患儿,并对休克患儿应用休克患者快速超声评估(rapid ultrasound in shock,RUSH)方案进行心肺及腹部形态、功能评估,以辅助休克诊断及治疗。结果26例休克患儿,入院时立即根据RUSH方案进行评估,诊断为脓毒性休克8例,心源性休克6例,低血容量性休克6例,混合性休克6例。心源性休克患儿左室射血分数(26.5±8.24)%,下腔静脉宽度均大于10 mm,休克纠正后左室射血分数上升至(32.17±26.11)%。脓毒性休克患儿入院时左室射血分数(73.25±1.28)%,休克纠正时左室射血分数(50.12±31.41)%。26例休克患儿液体复苏1 h后9例(34.6%)肺部超声发现较多B线;其中,心源性休克液体复苏1 h后约50%患儿肺部超声发现较多B线,存活患儿休克纠正后11例(57.9%)出现较多B线,但仅有6例患儿查体可闻及水泡音。结论根据RUSH方案对休克患儿容量状态、心脏功能、容量反应性及病灶进行评估,结合病史及其他临床资料,更早更准确地分辨休克类型并辅助指导液体复苏,利于患儿的精确、个体化液体管理和治疗。

  • 标签: 休克 重症超声 休克患者快速超声评估方案 左室射血分数 B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成人呼吸困难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疗区住院治疗的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7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超声检查直接确诊呼吸困难病因的有62例,协助诊断(联合其他辅助检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肺栓塞2例,肺癌1例,结肠癌引起胃肠胀气1例。结论在成人呼吸困难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超声对各种心脏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有较高的特异性,对肺源性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也可协助诊断。

  • 标签: 床旁超声 呼吸困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即时超声检查(point-of-care ultrasonography,PoCUS)诊断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1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住院的可疑急性PE患者196例,根据CT肺动脉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非PE组(143例)和PE组(53例)。PoCUS观察有无右心室功能不全(右心室扩张、右心室游离壁运动幅度减低、三尖瓣反流速度增快和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减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胸膜下肺实变,一个或多个参数阳性作为PoCUS诊断PE阳性征象。结果以CTPA为诊断金标准,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下肢静脉加压超声(lower limb vein compression ultrasonography,CUS)与肺部超声(lung ultrasonography,LUS)联合诊断PE的敏感性(94.34%)、约登指数(0.531)和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0.765)最高。LUS诊断PE的特异性(94.41%)和准确率(81.63%)最高,误诊率(5.59%)最低。TTE、CUS与LUS联合诊断PE的敏感性高于TTE与CUS联合(P=0.016),TTE、CUS与LUS三者联合诊断PE的整体准确性高于TTE和CUS联合(P<0.005)。结论TTE、CUS与LUS联合诊断PE的准确性最高,LUS诊断PE的特异性高,误诊率低,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即时床旁超声检查 CT肺动脉造影 静脉血栓栓塞症 急性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超声对休克患儿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4月31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收治的休克患儿,并对休克患儿应用休克患者快速超声评估(rapid ultrasound in shock,RUSH)方案进行心肺及腹部形态、功能评估,以辅助休克诊断及治疗。结果26例休克患儿,入院时立即根据RUSH方案进行评估,诊断为脓毒性休克8例,心源性休克6例,低血容量性休克6例,混合性休克6例。心源性休克患儿左室射血分数(26.5±8.24)%,下腔静脉宽度均大于10 mm,休克纠正后左室射血分数上升至(32.17±26.11)%。脓毒性休克患儿入院时左室射血分数(73.25±1.28)%,休克纠正时左室射血分数(50.12±31.41)%。26例休克患儿液体复苏1 h后9例(34.6%)肺部超声发现较多B线;其中,心源性休克液体复苏1 h后约50%患儿肺部超声发现较多B线,存活患儿休克纠正后11例(57.9%)出现较多B线,但仅有6例患儿查体可闻及水泡音。结论根据RUSH方案对休克患儿容量状态、心脏功能、容量反应性及病灶进行评估,结合病史及其他临床资料,更早更准确地分辨休克类型并辅助指导液体复苏,利于患儿的精确、个体化液体管理和治疗。

  • 标签: 休克 重症超声 休克患者快速超声评估方案 左室射血分数 B线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的临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17年4月~2020年4月180例盲视清宫术与180例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结果对照比较。结果 盲视清宫术中1例子宫穿孔,18例术后仍有残留物,14例未取出胎囊或者节育环,成功率81.7%。超声引导下清宫术1例带器妊娠,宫内环嵌顿肌层,妊娠囊吸出,节育环未取出,1例瘢痕妊娠,部分孕囊取出,二者均转宫腔镜手术。成功率为98.9%。结论 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成功率明显高于盲视下清宫,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 清宫术
  • 简介:摘要:应用超声可实现危重症患者快速诊断,在急诊医学和重症医学广泛应用,对急性呼吸衰竭、休克、严重创伤实现快速诊断[1-3]。围术期是超声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4],笔者使用超声对围术期不明原因低氧血症4例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证实超声在围术期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床旁超声,危重症,围术期,低氧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肺部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8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肺部超声检查,并且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呼吸支持治疗,一年后随访患者将患者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肺部超声检查的相关参数,判断其在改善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存活组患者的肺部超声检查评分低于死亡组,并且右侧膈肌位移、左侧膈肌位移均高于死亡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通过绘制ROC曲线可知,超声检查评分、右侧膈肌位移、左侧膈肌位移、平均膈肌位移的曲面下面积分别为0.652、0.758、0.761、0.775,其中右侧膈肌位移、左侧膈肌位移、平均膈肌位移有更好的预测价值。结论:老年患者肺部超声检查的应用有极高的价值,对评估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床旁肺部超声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童急腹症诊断上采用实时超声技术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110例急腹症患儿参与到本次实验研究当中,全部患儿皆采用实时超声技术检查,并对所得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CT诊断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110例急腹症患儿(急性阑尾炎34例、急性肠套叠76例)中,经实时超声技术检查急性肠套叠符合率98.7%、急性阑尾炎符合率94.1%。经病理与手术检查诊断,实时超声技术的诊断漏诊率为2.7%,诊断总符合率为97.3%。CT检查诊断急性肠套叠符合率90.8%、急性阑尾炎符合率76.5%与实时超声技术相比,差异值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对儿童急腹症的诊断上,应用实时超声技术的诊断方法能够得到准确信息。

  • 标签: 实时床旁超声技术 儿童急腹症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胸部超声多种超声征象确定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食管及肺部疾病患者6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插入左或右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完成后分别由三位麻醉医师通过听诊法、超声法和纤维支气管镜法进行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定位。记录并统计听诊法、超声法定位的准确率、定位时间以及听诊法与超声法定位比较的ROC曲线等指标。结果超声法定位的准确性为91.7%,95%可信区间为(0.690-0.966);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为0.828。听诊法的准确性为71.7%,可信区间为(0.515-0.845);AUC为0.680。超声法定位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听诊法(p<0.0001)。与超声法相比,听诊法耗费的时间明显较长(3.8±1.93minvs5.3±2.48min,p<0.05);结论与听诊法相比,超声辅助支气管导管定位准确率更高,且花费时间更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胸部超声 胸科手术麻醉 支气管导管 定位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留置鼻-肠管的临床护理。方法 将40例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21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20例,2组患者均实施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对照组通过胃内注气法,实验组实施超声引导下床边留置鼻肠管法,分析2组营养价值。结果 实验组达到胃部时间、达到幽门时间、总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床旁超声 留置鼻-肠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超声评估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最佳证据。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相关学会网站及数据库中与超声评估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相关的指南、证据总结、团体标准、专家共识、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人员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和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对应的评价标准(2016)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结合研究小组的判断,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依据JBI证据预分级系统(2014版)进行证据分级与推荐级别分级。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5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1篇团体标准、6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及5篇随机对照试验。从护士应用超声的可行性、超声评估胃肠道的基础、超声评估胃内容物、超声评估胃动力、超声评估肠道、超声指导肠内营养方案6个方面进行汇总,总结出33条证据。结论经过系统培训的护士可应用超声实时评估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超声指导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方案有待规范与完善,更多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 标签: 超声检查 重症患者 胃肠道 肠内营养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的方法评估颅内压,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患者颅内压在谵妄发生、演变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北海市人民医院综合ICU住院期间发生谵妄的成人患者,排除诊断谵妄后24 h内无超声测量ONSD记录的患者。将谵妄发生前测量的ONSD记为ONSD0,谵妄发生24 h内测量的ONSD记为ONSD1,在ONSD1后复查的ONSD记为ONSD2。根据ONSD1大小将患者分为颅内高压组(ONSD1>5 mm)和正常颅内压组(ONSD1≤5 mm);根据谵妄的结局将患者分为治愈、好转和未好转组,计算并比较不同预后3组患者ONSD2较ONSD1下降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谵妄发生后液体平衡与ONSD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最终4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颅内高压组40例(发生率为93.0%),正常颅内压组3例;治愈23例,好转13例,未好转7例。在颅内高压组中,11例有ONSD0和ONSD1记录,ONSD1显著高于ONSD0〔mm:5.88±0.61比5.34±0.57,95%可信区间(95%CI)为-0.85~-0.23,P=0.003〕;37例有ONSD1和ONSD2记录,治愈组ONSD2较ONSD1下降的比例显著高于好转组和未好转组〔(12.04±6.20)%比(5.68±4.10)%、(0.17±3.96)%;95%CI分别为2.37~10.33、6.41~17.31,P值分别为0.003、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ONSD2较ONSD1下降的比例与液体平衡量呈负相关(r=-0.42,95%CI为-0.66~-0.10,P=0.012)。结论颅内高压在ICU谵妄患者中高发,颅内压下降越明显谵妄结局越好。动态测量ONSD能为谵妄防治提供有用信息。

  • 标签: 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谵妄 颅内压 颅内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道超声技术培训在临床麻醉医师中的实践效果,为临床普及气道超声提供有效的培训方案。方法选择无气道超声技术的麻醉医师为培训对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气道超声培训课程,采用理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培训,培训后考核学员对气管插管超声图像(插管后静态超声图、气管插管动态视频)的识别能力及气道超声检测的操作能力。结果参加培训的学员共52名。培训后学员识别插管后静态超声图的敏感度为82.7%(95%CI 72.1%~93.3%),特异性为90.4%(95%CI 82.1%~98.7%),准确性为86.5%(95%CI 79.9%~93.2%);学员识别气管插管动态视频的敏感度为92.3%(95%CI 84.8%~99.8%),特异性为92.3%(95%CI 84.8%~99.8%),准确性为92.3%(95%CI 84.8%~99.8%)。学员气道超声检测操作能力考核100%合格。培训后100%的学员对培训表示满意,98.08%的学员有信心将气道超声技术用于气管插管位置的判断。结论气道超声技术培训能帮助麻醉医师快速、准确地掌握气道超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气管插管位置的判断。

  • 标签: 技术培训 课程设置 床旁气道超声 气管插管
  •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超声在新生儿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3月就诊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诉,并在入院24h内完善肺部超声的49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对4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肺部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肺部超声诊断新生儿肺炎进行诊断价值评价。结果49例患儿中,根据新生儿肺炎诊断的金标准,44例诊断为新生儿肺炎;根据新生儿肺炎肺部超声诊断标准,38例诊断为新生儿肺炎。肺部超声在有呼吸道症状新生儿中诊断新生儿肺炎的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45%。44例金标准诊断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中,肺部超声声像图显示,44例(100%)均出现B线,表现为异常胸膜线的比例达75%,部分患儿出现斑片/局限性弱回声区(36%)或肺泡间质综合征(27%)、支气管充气征(20%)等。结论肺部超声作为新的临床诊断技术,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作为新生儿肺炎诊断的工具。

  • 标签: 床旁肺部超声 肺炎 诊断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对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收治的 4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肺部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及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特异性 (97.35%)和敏感性 (90.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特异性 (92.22%)和敏感性 (8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诊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肺部超声进行诊断,能够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缩短诊断时间,且提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床旁肺部超声 急性呼吸衰竭 病因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即时超声(point-of-care ultrasound, POCUS)的可视性大大提升了临床医师进行气道操作时的安全性和气道管理的精准性。POCUS成为临床医师进行快速诊断与精准治疗的必备技能之一。POCUS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时亦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现阶段国内外POCUS技术在上气道解剖结构观察中的显示情况,及其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临床医师使用上气道POCUS技术的培训进展。

  • 标签: 床旁即时超声 上气道 气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