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有效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小学语文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有效路径

张敏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实验学校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育人价值的体现。古诗词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灿烂瑰宝,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还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内在源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深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受到高度重视,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性作用,将核心素养的内涵渗透于古诗词教学,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策略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对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古诗词的语义语法知识同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出入,再加上学生字词理解能力较弱,在学习古诗词时倍感吃力。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就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寻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优化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推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建立自信,丰富底蕴

文化自信是在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篇古诗词虽然字数简短,但其深度和广度都寓意非凡,每一篇短小精悍的诗词背后都反映了诗人当下的生活背景和时代特征,学生在学习诗词时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前经历理解诗词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感受古诗词承载的文化底蕴。在《示儿》的教学中需要学生追溯诗人创作的时空情境,借助陆游的个人经历和社会环境还原人物当时的内心写照,体会其一片赤诚的爱国情,经过剖析诗词背景这个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认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感受一首古诗所蕴藏的深刻意义,启发学生体会这是一种文化延伸的表现,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因此这是一个不断积累文学常识的动态学习过程。同时古诗表达的思想主题契合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激发他们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意识,也有利于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了自信才会愿意热爱文化,主动继承文化,这是对当下核心素养融合于教学目的的积极响应。

二、背景资料,加强理解

诗词的表达会受到诗人人生起伏变化以及情感波动的影响,表现于诗词的字里行间。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和作诗的背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例如,在教学《题临安邸》这首古诗时,教师带着学生初步理解诗词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近这首诗的作者林升,并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教师可以用PPT直接展示相关信息,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并整理出来,在课上与同学分享。笔者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去搜集和整理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信息,在课堂上分小组交流、展示。课上,一位学生在介绍时代背景时这样说道:公元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州,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杭州)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升写出了这首《题临安邸》。学生在了解这些信息后,就能发现诗中的“暖风”并不是指暖洋洋的春风,也不难理解作者林升为什么要反问“西湖歌舞几时休”。就这样,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和对统治者的愤恨不仅跃然纸上,也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印迹。

三、重视朗读,营造氛围

朗读是古诗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去读,鼓励他们去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在作词造句上的智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表达上的组织能力,有利于加强节奏感和语感,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结合作者的历史背景,品味古诗词中的深远意境、思想感情、人生哲理。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乐趣,在读的形式上,教师要花心思设计,采用多种多样的读,在朗读上给予一定指导,通过泛读让学生意识到停顿、重音的划分,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感,还可以为古诗奠定基调,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情境,准备相应的背景音乐进行朗读、代入角色读等,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达诗词的韵味,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从正确朗读到有感情朗读,这是一个探究和走进的过程。学生可以从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共鸣,体悟诗人的心情、想法,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融入诗词的意境中,反复朗读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四、图形教学,意境理解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诗画不分家,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一幅充满魅力的画作。每个学生对于同一首古诗词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学生在品读古诗词时,心中都会联想出一幅充满魅力的画,而学生对同一首古诗词所联想的画也不尽相同。教师通过引导,采用图形具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将古诗词通过画作表达出来,可以很好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意境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枫桥夜泊》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姑苏城”“寒山寺”的图片,以具体的图片来营造真实的情景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课堂之后,教师可以再为学生展示“枫桥夜泊”的画面,让学生在观看画面的同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画面给人清冷的感觉;有的学生说环境虽然单一,但很幽静;还有学生说有流水,有小桥,还有人家,景色很美。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这首诗的背景:唐代诗人张继在一个秋天的夜晚,于姑苏城外泊船休息,在欣赏江南夜景的同时,内心感触颇深,于是就写下了这首有名的七言绝句。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这首诗的兴趣,让学生走入古诗学习。

五、课内拓展,深化内涵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词篇幅毕竟有限,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就要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在深化内涵的同时增加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积累。例如,在教学完《江南春》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与本篇古诗意境相似的古诗词,如《春日》《钱塘湖春行》《江畔独步寻花》等都是写景的古诗,通过对比学生就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江南春》的幽美意境和深蕴情思;又如,在教学《石灰吟》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搜集一些关于文人气节的诗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于谦告诉我们‘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为模板,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诗句,有的学生说“文天祥告诉我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学生说“徐锡麟告诉我们‘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通过这样的拓展和延伸,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诗人的情感。

总之,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高度重视古诗词教学,借助教学进行民族优秀文化的渗透、传承,确保学生能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对其的独特魅力进行真正感受,借此推动语文课堂上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目标的逐步实现,使立德树人这一教学本质追求充分展现出来,最终弘扬我国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胡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分析[J].国际教育论坛,2021,2(12):132.

[2]鄢菁菲.基于吟诵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方法初探[J].课外语文,2021,000(012):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