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使用校本教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1

如何有效使用校本教材

程庆华

黑龙江省双鸭市宝清县第二高级中学      黑龙江   双鸭山155600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在用好新教材的同时,我校积极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其实我校的语文校本教材从05年就着手编辑并当年投入使用,现在使用的是为适应新改而编写的第——《语文新课程导学》。现在第期也在改编中。

首先我要谈的是校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此校本教材以夯实基础为主导,以归纳知识体系为主线,以研讨答题技巧为目的,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延展与联系,突出对方法规律的总结和探究,突出对新颖敏锐信息的捕捉与应用,以直观高效的呈现方式让学生简便快捷地掌握重点,分辨易混点,把握考点,从而厚积薄发,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增强文学品味,提高语文素养,最终摘得知识桂冠,赢得精彩人生。此书分为基础积累,表达运用,阅读写作,拓展延伸四大部分。

接下来我要谈的是如何使用的。

一、零敲碎打,逐步渗透

   校本教材中的基础积累部分,比较零散琐碎。我们重点抓背诵篇章、病句和成语。利用零散时间完成这些内容。比如每日一课,课前三分钟的成语讲解,根据校本教材里讲解的成语运用技巧,在每节课之前,必讲两个成语,并利用每周两次的早读、午读、晚读时间,侧重读、背诵、默写校本教材中归纳的高考必考篇章。下午自习课,学生每天完成四个病句题,我们也常常辅之以形式各样的反馈。这样日积月累,运用校本教材中的基础积累的部分,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夯实了基础,为高考综合复习做了充分的铺垫。

   校本教材中的表达运用部分重在分析题型、讲规律。我们首先教给学生会用这里面讲的方法,如句子衔接的规律、表达运用等等。在讲这一部分时,我们语文组集体备课,以《语文新课程导学》为纲,达成资源共享。在高二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是两周讲一个专项,四个专项争取在半年内完成。校本教材中介绍了各种各样的表达题,学生可以以此找到突破点。这样在高三做到综合题时,如果遇到类似题型,不致于无从下手。点滴渗透,针对各个题型各个击破。

   还有,我们在校本教材中把诗歌鉴赏部分进行归类,先让学生有个答题模式:比如意境型、技巧型、语言型、一词叙全诗型等,该如何按步骤答题。而这一部分知识的落实,我们是放在每单元的测试和每月的月考中进行。在讲卷子时,针对所考的诗歌鉴赏题,根据校本教材归纳的题型特点,进行分析、拓展,进而教给学生规律性的东西,达成理解、运用、鉴赏、评价的目标。使各种题型在头脑中清晰化。

    二、系统把握,整体运用

   高三做综合训练时,每一套试卷中,涉及到校本教材的内容时,我们加以回顾。以导学为纲来提领专项复习。如基础知识这一部分高一高二零散记忆,高三更注意答题方法的引导,对病句、成语、诗歌等专项系统化,更有技巧性。我们觉得语文的学习,在于平时的积累,而且知识的落实也要时常温故,利用校本教材对知识进行系统地回顾。可以更好的巩固知识点。

   在校本教材的使用时,我们全体语文教师也达成一个共识:每个专项的训练,是为了培养能力,提高答题技巧。这本教材是为了给学生示范和引路,这只是一掬水,之外还有大量的江河湖海,教师必须创造性地运用校本教材,并正确地引导学生在领悟了各种方法之后,提升能力。同时,在使用校本教材时,我们也注意到了教学对象的不同,要灵活有效地处理这一教材。在讲每一个专项时,也要有针对性地切入、启发。例如,传记类文本,有哪些出题方式,怎么回答,从哪个角度下手。材料作文怎样审材料,怎样拟标题,怎样开头结尾等。让学生会品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此教材高一高二散用,对某部分的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高三时可以从线上,从面上,从维度上去理解每个专项在高考中的地位与意义。宏观整体把握,理性答题,更易于复习。高三时学生不仅看到森林而且能从容运用驾驭,达到柳暗花明的境界。

我们的校本教材已经伴随了很多届考生,正是它的默默相伴,使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新一届学生对它更是爱不释手。

   我校的校本教材,是全体语文组智慧的结晶,只要用好、用巧此教材,语文新课程的智慧火花就能得以碰撞。我们语文组全体教师,在校本教材的陪伴下,将与全体同学携手同行,共赏语文新课程的花红柳绿,月明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