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理念下《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新工科理念下《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封妍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新工科理念强调跨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培养以及面向未来的创新思维。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如何在新工科理念的指导下,推动《设计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新工科理念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跨学科合作、实践导向、创新能力培养等,以推动《设计表现技法》课程的未来发展,为社会和行业的进步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工科理念  设计表现技法   教学改革

1新工科课程建设的目标

新工科课程建设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学生,以适应现代社会和工业界的需求。

(1)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

跨学科融合:新工科强调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跨学科合作和融合。课程建设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并应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解决复杂问题。

综合素养: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课程旨在培养这些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不同背景和职业中成功。

(2)实践导向

项目驱动教学:新工科课程强调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课程通常包括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他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实际经验。

实际技能培养: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以确保他们具备工作中所需的技术和技能,能够胜任具体职业领域的要求。

(3)创新思维

创新和创造力:新工科课程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学生被鼓励提出新的想法、解决方案和方法,以推动社会和技术进步。

实际问题解决: 课程鼓励学生将他们的创新思维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现实世界的挑战。

(4)社会责任感

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新工科课程强调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学生被教育和激励在解决全球问题、减少环境影响和提高社会福祉方面扮演积极的角色。

(5)不断学习和适应

终身学习:新工科课程建设鼓励学生终身学习和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学生被培养具备学习新技能和适应新情境的能力。

2《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的痛点分析

(1)过分注重理论知识:传统的《设计表现技法》课程可能过于强调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际设计的实践操作。这导致学生缺乏实际经验,难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2)缺乏跨学科融合:传统的课程可能受限于特定学科领域,缺乏跨学科的融合。然而,在新工科理念下,跨学科合作和综合能力培养是关键要素。课程可能忽视了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

(3)缺乏实际项目驱动:一些课程可能缺乏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这使学生难以应用所学的技能和知识,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在真实项目中实践。

(4)不足的数字技术应用:现代设计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日益重要,但一些课程可能没有跟上这一趋势。这可能导致学生在数字工具和虚拟现实等方面的不足。

(5)评估体系的不足:传统的评估方法可能主要关注学生的设计作品,而忽视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这种评估方法不能全面反映新工科理念的要求。

(6)缺乏社会责任感:一些课程可能没有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性。这导致学生可能不足以考虑他们的设计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7)缺乏与工业界的联系:一些课程可能与工业界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了解行业趋势的机会。

3 《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改革的举措

3.1课程教学观念的改革

(1)强调实践导向教学: 课程应更加注重实际设计工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生应有机会在真实项目中应用他们所学的设计表现技法,以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2)引入跨学科元素: 课程应鼓励跨学科合作和综合性思考。设计不仅仅是美术或工程,还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可持续性等多个领域。引入不同学科的知识和专业人员合作可以提高设计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3)项目驱动的教学: 设计课程可以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同时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技能。

(4)数字技术整合: 当代设计越来越依赖数字工具和技术,因此课程应该整合数字设计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虚拟现实(VR)、三维打印等,以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

(5)多样化的评估方式: 改革课程的评估方法,不仅仅关注设计作品的质量,还要考虑学生的创新性、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引入多样的评估方式,如项目展示、小组讨论、反思日志等。

(6)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性: 在课程中引入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性的元素,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设计决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这有助于培养更有意识的设计专业人才。

(7)行业联系和实习机会: 建立紧密的与工业界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际项目的机会。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趋势和需求,同时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8)更新课程内容: 定期审查和更新课程内容,以跟踪设计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这有助于确保课程始终保持与行业接轨。

3.2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1)引入新的设计理论和趋势: 课程内容应该不断更新以反映最新的设计理论和趋势。这可以包括研究和教授最新的设计哲学、文化影响、社会趋势等。

(2)数字化工具和技术的整合: 现代设计越来越依赖于数字化工具和技术,因此课程应该包括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培训,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虚拟现实(VR)、三维建模、渲染等。

(3)多媒体技能: 设计不再仅仅涉及纸面或屏幕上的静态图像。包括动画、视频、交互式设计等多媒体技能在内的内容应该被纳入课程,以满足当代设计的多样性需求。

(4)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 强调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学生应该了解他们的设计决策如何影响环境和社会,并学会在设计中融入可持续性原则。

(5)跨学科内容: 设计越来越多地与其他领域相交叉,因此课程可以包括与心理学、社会学、商业、工程等相关的跨学科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6)案例研究和实际项目: 引入实际案例研究和项目,让学生从真实项目中学习。这种实践性学习可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文化和多样性: 引入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设计原则,以确保学生能够为不同文化和社群设计,并尊重多元文化的需求。

(8)批判性思维和创新: 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挑战传统的设计观念,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9)行业合作和实践机会: 与行业建立联系,提供实习和合作机会,以使学生接触实际工作场景,了解行业要求和趋势。

(10)自主学习和研究: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以深入研究他们感兴趣的设计领域,培养他们的自我驱动学习能力。

3.3教学模式构建

(1)项目驱动教学:将课程设计为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每个学期或模块都可以围绕一个真实的设计项目展开。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程内容。

(2)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协作完成项目,模拟实际设计团队的工作方式。这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同时能够在项目中互相学习。

(4)工作坊和实践课程: 定期组织工作坊和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技能和知识。这些课程可以包括绘画、模型制作、数字设计工具的使用等。

(5)反馈和评估:实施及时的反馈机制,让学生能够了解他们的设计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使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如同行评审、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估,以提供全面的反馈。

(6)跨学科整合:考虑与其他相关课程或专业合作,例如艺术、工程、心理学等,以推动跨学科的设计方法和思维。

(7)实际案例分析:分析真实的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设计项目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这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8)技术集成:整合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可视化和表现他们的设计。

(9)迭代式设计: 鼓励学生进行迭代式设计,通过不断修改和改进他们的作品来提高质量。这可以模仿真实设计过程,培养创新和坚韧的品质。

(10)实践经验和实习: 提供学生实践经验的机会,包括实习、行业访问和工作室合作。这有助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11)自主学习和资源: 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如在线课程、教程、参考书籍和开放式教育资源,以鼓励他们在课堂之外深入学习。

这些举措可以使《设计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模式更具活力和实际性,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设计领域的要求,培养综合的设计技能和知识。同时,这些改革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铁球.工科《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新西部,2019(12):152 ,149.

[2]张伟.环境设计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山西建筑,2020,46(4):178-180.

作者简介:封妍,女,汉族,山东日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

课题来源:2023年一流课程:《设计表现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