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启发学生自学——任务驱动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任务驱动启发学生自学——任务驱动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魏希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回澜小学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老师们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通过探究、科学、趣味性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创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改革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打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有效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功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场所。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顺应教学改革趋势的新型教学方法,它为小学语文教学开拓出来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任务驱动;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与发展,任务驱动教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构建主义理论教学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一定要和教学任务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合适的教学情境中去探索解决教学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语言教学中所具有的价值与功能决定了它的发展是必然的[1]

一、以任务为导向创设合理教学情景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更好地开展以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在上课前,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在创设情境中,对教学任务进行有效创设。比如,在教授《乌鸦喝水》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给他们播放一些与文本相关的小片段,给他们看一些与文本有关的图片、文字、音乐等,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个情境任务:“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是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喝水问题的?”在提出这个问题后,老师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讨论,让他们在讨论和交流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容易看出,通过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老师可以在彼此的沟通中,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老师的适当指导下,对生活化、剧情化的情境教学任务进行思考和解决,使学生能更好地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联想与思索,从而让学生在任务驱动的教学中,充分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新知识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质,促进整体发展。在创设情景教学中进行演示教学,通常应实现三个目的:一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使学生明白学习的要求,而且要注重对他们的创造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的培养与发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比如用一些小故事和谜语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兴趣,加强他们的记忆力。二要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正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比如,在“识记语音”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把本节的学习目标定为“注意易发音错误的词语”,帮助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并逐渐改进自己的学习系统。三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解题思路。在完成了任务以后,老师要做的就是与字生一起学习探究任务的思路,给他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提示,而不是要求他们马上去做,让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加完美[2]

二、为学生设计合理有效的学习任务

在新的教学活动开始前,老师可以让同学们知道与教材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真实知识体验的水平,为制订一个合理的语文学习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并设定一个根本的目的。所以,哪种类型的学习任务比较好?首先,要能够调动起学生进行独立探索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激励来自于老师的多种授课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让学生体验到语言的愉悦,从各种教学方法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其次,要善于思考和开放。思维性,简而言之,就是要让学生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做出与之对应的思维,而开放式就意味着,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教学任务的效果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在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首先给出一些线索,这些线索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学生解决所面对的问题,也可以消除师生间的分歧,但这些线索不能等同于编程命令,也就是不能告知学生要做什么,只能让他们通过协作探讨,并根据自身的知识体验开展新的学习。通过设置该中心问题的任务,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探索和沟通,并且允许他们有选择地学习课文中的几段,老师会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激励。任务驱动式教学以任务为中心,要使任务驱动教学的重要性得到更好的体现,就必须把教学的内容合理地融入到每一个教学任务之中,按照他们的学习状况来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进行学习,探索学习,使他们在学习任务的时候不会走偏,从而更好地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语文教育中。

三、强化以任务为导向的自主探索训练

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老师要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任务,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学生们会主动收集有关的材料,并且分析、组织这些信息,以完成老师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整个自主的探索式学习。在自主探索的实践阶段,学生们会被语言教学任务所驱使,在这个时候,老师要给学生适当的指导和足够的探索时间。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通过阅读和观察等手段,进行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技能,提高探究的能力,扩展解题思路,积极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任务:“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体会其中的情感变化。”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会主动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感受小蝌蚪的心情变化,从而完成任务,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把探究式学习的方式传授给他们,在他们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后,再对其进行评估和总结,他们对文本的了解程度得到提升,从而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结论:总之,要使任务驱动式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老师要主动地进行教学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并以特定的教学任务为中心展开,使他们在语文学习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以此来提升他们的语文素质,加强他们的探索和实践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主线,促进了教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使得整个学校的教学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杨礼艳. 任务驱动,启发学生自学——任务驱动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16,(36):82.

[2]娄照君. 任务驱动  构建路径  落实要素——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例谈[J].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3,(06):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