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4
/ 2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策略探析

张冠获

普宁市燎原中学   515300

摘要: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目标之一就在于解决数学问题,如果学生在学完数学知识过后只知道阐述知识本身,却不能利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就会严重降低数学课程的教学价值。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格外重视解题教学,确保学生通过解题教学能够锻炼出高水平的解题能力。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讨教师开展解题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解题教学

引言:

在初中阶段,数学是极为关键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分析能力和认知水平都具有显见的促进作用。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时要强调学以致用,用理论指导实践,即确保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此,教师要对解题教学的策略进行全方位优化,以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稳定提升。

一、重要意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科学合理地开展解题教学,引导学生用高效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这首先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速度,使学生在处理数学问题时能够更加迅速,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还能有效降低学生在课后学习时的压力,为其创造更充裕的休息时间。其次,这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充分利用所积累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教学的价值,推动学生达到新课标下的学习标准[1]

二、教学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夯实知识基础

提高解题能力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不能抱有一步登天的妄念。从知识论的角度看,解决问题所关涉的是智慧,而运用智慧则需要以知识为基础。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先要确保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进而才能引导学生去解决数学问题[2]。基于此,教师在解题教学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夯实数学知识基础,围绕例题来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把与例题相关的数学知识统统罗列出来,然后创建思维导图,按照知识点之间的数学关系将之建构成一个整体。同时,教师要与学生互动,发现学生在认知上的缺陷,及时予以纠正。

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在讲到《一次函数的应用》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上的例题来引导学生巩固与之相关的知识基础。如图1所示例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回答与本题相关的知识,将其列在黑板上,诸如函数关系式的内涵,以及一次函数的解法等。接着,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作业本上绘制思维导图,把这些知识点建构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在中心主题处写上“函数”,在子主题上分别写“定义”“表达式”“解法”等,并可以添加一个物理分支,描述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在学生绘制完思维导图后,教师就要与其互动,为学生查缺补漏,巩固其在函数知识上的认知基础,进而再引导其解决该问题。

图1 《一次函数的应用》例题

(二)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审题技巧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以高效率给出答案,并保证正确率。为此,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审题的技巧,为学生正确解题做铺垫,这一步非常关键。首先,教师要训导学生养成仔细读题的习惯,确保学生在读题时能够做到不焦躁、不跳跃[3]。其次,教师要教导学生在审题时学会解析题目里所隐含的信息,利用逻辑思维和数学经验从有限的信息中挖掘出更丰富的内容,从而为解题奠定坚实基础。

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在讲到《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课本上的例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与能力。如图2所示的例题。教师要先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去仔细读题,过后点几名学生让其回答自己从题目中所读到的信息。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题目中的隐含信息进行挖掘,例如长条1和长条2的面积相等,设其长的长度分别为a和b,这意味着a×4=b×5,这就建立起一个数学关系式,揭示了两个长条所存在的一个数量关系。类似地,教师要让学生继续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从而基于这些信息以更高的效率构建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效率。

图2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例题

(三)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思想

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是关键。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灵活使用合适的数学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以灵巧的方式化解数学疑问。在初中阶段,教师主要需教导学生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即把数字与图案、代数关系与几何意义联系起来,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教师还需引导学生运用函数和方程思想,即利用方程或函数针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此外还有分类讨论思想和化归思想,教师要根据具体的例题来引导学生合理运用[4]

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材为例。在讲到《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以下例题:“已知y1=-x+2,y2=4x-3,当x取哪些值时,y

1<y2?”。对于这道题,如果直接让学生进行纯数学的抽象思考,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可能过于艰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草稿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把y1=-x+2和y2=4x-3两个函数图像画出来,如图3所示。在此基础上,计算两个函数交点的坐标,及其各自与坐标系的截点坐标,然后根据图像来寻找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显而易见是其交点沿坐标系正向时的范围,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图3 函数图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新课标的要求,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初中数学教师需利用思维导图夯实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审题技巧,为其构建解题思路做铺垫,此外还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思想,包括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以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推动学生达到新课标的学习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海萍.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解题技巧研究——以苏科版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13):126-128.

[2]耿广基.类比中获新知  应用中显能力 ——从初中数学类比解题法谈起[J].数学之友,2023,37(05):46-48+52.

[3]吴丽娟.解题训练:打开数学学习的“任督”脉象——以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初中数学新课程活动为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17):56-58.

[4]刘跃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9):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