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有效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8
/ 2

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有效性探讨

郑小妹

湖北省建始县人民医院 445300

【摘要】目的:探讨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有效性。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间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中,随机抽选8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例数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PDCA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行PDCA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PDCA护理模式;小儿支气管肺炎;有效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空气环境受到了较大的污染,这导致我国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发生率逐渐上升[1]。目前,由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反复性,临床中不少患儿会出现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情况[2]。因此,为了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保障患儿健康成长,就必须加强护理干预,提高患儿的预后效果[3]。本文通过探讨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有效性,分析其临床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从本院于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间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中,随机抽选8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例数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PDCA护理模式。其中,在对照组的44例患儿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9岁,均值(4.48±1.42)岁;在实验组的44例患儿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8岁,均值(4.52±1.53)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经检验,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PDCA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计划建立(P):成立PDCA护理小组,根据疾病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护理方案。2、计划实施(D):监测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包括痰量、咳嗽、体温以及生命体征等。若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需给予氧气吸入;定时观察患儿的呼吸道,查看其通畅状况;保持病房内的环境舒适;根据患儿的口味或喜好,制定饮食方案,确保方案的针对性;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消除并发症发生的潜在因素,避免患儿出现呼吸衰竭。3、护理检查(C):评估护理过程,考核护理结果,明确护理流程的完整性,同时,记录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全面分析和讨论,制定解决方案,在下一个循环护理中,加以改正。4、处理阶段(A):追究责任到个人,找寻问题的负责人,指正其错误,并要求其改正,提升下一循环的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1)症状消失时间;(2)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1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百分比[n(%)]表示计数资料,用t/x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

两组对比,在症状消失时间方面,实验组的哮鸣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x±s,d)

组别

例数

哮鸣音消失时间

喘息消失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对照组

44

5.52±1.13

4.86±0.58

6.92±0.58

4.83±0.53

实验组

44

3.31±1.03

3.18±0.62

4.41±1.02

2.23±0.38

t值

-

9.587

13.125

14.189

26.445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比较两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两组对比,在家属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满意度97.72%(43/44),对照组满意度72.72%(32/4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44

30(68.18)

13(29.54)

1(2.27)

43(97.72)

实验组

44

25(56.81)

7(15.90)

12(27.27)

32(72.72)

X2

-

-

-

-

10.921

P值

-

-

-

-

0.001

3.讨论

PDCA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临床护理的质量,针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风险事故,做到提前预防,提前消除风险因素,有效提升了患者的预后效果[4]。同时,每个阶段的循环,都会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从而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更有利于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5]

结果显示:在症状消失时间方面,实验组的哮鸣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家属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满意度97.72%,对照组满意度72.7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PDCA护理模式的干预下,有效缓解了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症状快速减退,有效提升了患儿的舒适度,降低了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从而提升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综上所述,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行PDCA护理,效果显著,能缩短症状的持续时间,缓解患儿的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徐冬冬,侯换换,张琼,等. 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所致慢性咳嗽中应用对患儿生活质量的改善[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6):377-378.

[2] 陆成芳. 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所致慢性咳嗽中应用价值及对患儿生存质量的作用评价[J]. 养生保健指南,2020(44):163.

[3] 李桂萍. 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 医学美学美容,2021,30(6):180-181.

[4] 薛宁. 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影响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9):217-218.

[5] 卢丰,聂绸英. 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5):2138-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