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9
/ 2

自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探索

姓名:李嘉榆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广东金融学院

邮编:510521

摘要:从美学精神层面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具备一种超越性的、自由解放精神。中国文化主脉—儒家文化追求人格自由,其“仁”的核心属于一种超脱个人私利的精神。道家则追求精神层面的自由,经由忘却进行超越,从而实现逍遥、自然的目标。而禅学则为佛教的老庄化,其所追求的是一种空灵自在的本性。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由”思想,决定了中国文化本身就蕴含美学精神。本文从儒家、道教、禅宗三个层面着手,对自由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进行探索。

关键词:自由;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精神

前言:说起“自由”,很多人都以为它是从西洋引进的外来物,但事实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自由”的观念。“自由”一语在汉代文献中首次使用,如“请见不请退”(《礼记·少仪》),东汉郑玄注曰:“去止不敢自由”。赵岐在《孟子章句》中亦有“进退自由”之说等。虽然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自由”一词与当今社会中所言的“自由”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自由也含有自由精神、思维的意义,此为不争的事实。笔者从儒家、道教、禅宗三个层面着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由与美学精神。

一、儒家:人格自由

儒家强调以礼仪对个体行动加以约束,正如《论语·颜渊》中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所阐述的自由是一种存在限制的自由。《论语·为政》曾提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在七十岁的时候,可从心所欲,固然已臻至自在之境,但仍需“不逾矩”,亦就是要恪守伦理规范与社会法则。

宋明理学亦被称之为新儒学,其核心理念即对儒学伦理观展开本体化。心性论在宋明理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备受程、陆王心学的重视,然而与孔孟学说相比,宋明心性论与其有很大不同,蒙培元先生认为宋心性说不同于原儒学的人性说,它不是一个单纯的伦理问题,而是一种超越了“以人为本”的学说。它的主要特征是:用“宇宙论”解释人的本质,用“宇宙”解释人的存在,把人提升到“宇宙”的高度,确定人的地位和价值。它认为,自然界赋予人类一种内在的潜力,也就是“主观存在”,其通过自我实现完成“自觉”与“自然”的无限统一。在这种情况下,精神是宇宙理论的完成,而非相反的异质体系。可以说,理学家通过对“宇宙”的论述,为孔子的“伦理纲常”提供了哲学根据,其将“道德”与“天道”相结合,从而使“三纲五常”从一种外部的强制性束缚转变为一种内在的“道义自觉”。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胆大包天,不知“止”,直到被抓进监狱,才后悔莫及,自然也就得不到自由。儒学通过抛弃不合理的欲望,提炼出对自我理念的肯定,换取心灵的安宁,化解与他人、社会和世界间的冲突,建立和谐的世界关系。“万物静观皆自得”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来自于心灵的解脱与升华。儒家思想关注的是如何以恰当的话语行动实现自己身体与精神上的解脱,探讨因其强大品格而产生的一种大自在、大胸襟,就像孟子所说的那样:“圆满而灿烂”[1]

二、道家:精神自由

《道德经》第25章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是最崇高的东西,此为老子倡导的个体价值,“人”摆脱鬼神、命运的束缚,获得自由的生存与发展。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生命观,注重其生活哲理的彰显。逍遥、齐物是庄子哲学的中心,陆德明在《庄子音义·序录》中曾提到,庄子“遵老子之道,著书十余万言,以自然、逍遥、无为、齐物而已。”这四个部分构成了庄子哲学的基本内涵,其中以逍遥为中心。徐复观提出庄子的核心思想是将“道”内化为“人生之境”。“逍遥”指的是一种生活境界,在陈鼓应看来,《逍遥游》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广阔的心灵世界。人类在真实世界中存在,并创造出一片修养境界,创造出一片心灵的天地,在这片天地中,其冲破了内部诸多隔阂,冲破了各种束缚,从而使精神获得巨大的自由。庄子以《道遥游》为例,表现了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确立了一种全新的价值定位,即人类的行为脱离了自己的局限,以大的视野来理解人类的存在,以大的范围来揭示人生的价值。人生哲理可以说是庄子思想的中心,其主旨是脱离物质的束缚,寻求完全的心灵自由。庄子主张万事万物皆“有待”,不管是扶风九天的大鹏,或是跃起超不过数仞的斥鹅,皆是如此,无论飞行高低,皆需借助外物之力,故大鹏与斥鹅均不是自由的。庄子想要寻找一种完全的自由,而不为外在环境所束缚,其称之为“无待”[2]

三、禅宗:空灵自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另一大组成部位即佛禅文化。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并发生中国化,从而形成独特的佛禅文化。禅宗对中国文艺美学理念造成极大影响。与佛教相比,禅宗与其在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第一,由逐渐开悟到顿悟。佛教讲究一遍又一遍的苦修才能修成正果,而禅门讲究的是醍醐灌顶,运用棒喝心传的方法,没有任何的语言,只有一种心灵的传承,讲究的是一种刹那的领悟。第二,由“三生来世”转变为重于当下。佛教讲三生,前世有今生的因果,今世又是来世的因果,今世有苦,来世有乐,这便是因果,而禅讲究的是眼前,淡化三生因果,六世轮回;第三,由从众生转变为自我,突出个体主体性;佛教讲究的是“度人”,而禅讲究的是个体的“悟”,就像是“人喝水,冷暖自知”。禅宗对于“法相”“色空”“涅盘”“光明”等的诠释无不带着某种“消解”色彩,从而突破了对“我见”的执着,走向了一种自然的诠释。禅宗可以看作是佛教的老庄化,注重于“道”的本性和“道”的精神,注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即时接触,从而增强了“直觉的智”。禅学的中心思想是一种外在约束,意在“神”而非“形”,是一种对个体灵魂的“自在”追求。禅宗超越外在的机械形态,让一切顺其自然,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在。禅宗讲究心中有道,心中得到即为“得道”,此可显著提升内在心灵的能动性,其强调唯有自己才能让自己解脱,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他的方式都是外在的、短暂的,无法抵达本根

[3]

结论:综上所述,人的自由依赖于其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所以单纯的体验式精神自由易陷入虚幻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属性在追求解放自身精神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外部社会现实的一种虚幻性缺憾,因此,不能将人性的救赎寄于审美自由上。

参考文献:

[1] 王爱军. 中国传统法文化下自由的内在张力与边界考[J]. 济宁学院学报,2022,43(1):73-78.

[2] 林小英,刘嵘. 高手何以在民间——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中文化能力的获得与转换[J]. 中国音乐学,2023,2(2):51-56.

[3] 孙擎. 中国传统休闲文化的美好生活意蕴及其当代价值[J].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1,23(3):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