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2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性

武世萍

大同市第十二中学校,山西 大同 037000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初中生的问题意识普遍缺失,这主要是由于应试教育模式、学生缺乏提出有质量问题的路径以及开卷考试的方式导致的。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提出了一些方法,包括有效运用信息化技术、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以及创设史料历史情境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初中历史教学;培养方法

0 引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性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些具体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并从中获得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背后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的发展。

1 问题意识概述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对历史难题的敏锐感知和思维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们致力于向学生们传授人类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至关重要。通过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历史问题,提出问题,寻找答案,从而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2 初中生问题意识缺失的缘由

(一)应试教育模式的原因

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是应试教育的主要根源之一,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要求学生牢记概念、定律以及题目的正确答案,并加以深入理解,学生应该保持课堂纪律,保持安静并专心听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实践应用。当教师没有积极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鼓励学生提出的优秀问题,当教师不要求学生动脑思考,学生的问题意识会逐渐减弱、淡化,最终完全丧失对问题的认知和理解,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二)学生缺乏提出有质量问题的路径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注重传授知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通常,教师主要解答问题,而较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他们只关注表象,而忽视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学生提问时也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往往随意提出问题,而没有对问题进行分类和整理。由于缺乏有效的提问途径,学生往往无法提出思考深度和质量的问题,导致问题意识的缺失。

(三)开卷考试的方式导致学生缺失问题意识

开卷考试的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被广泛采用,这种考试方式使得学生可以在考试过程中参考教材或笔记,减少了记忆的负担,但也导致了学生缺失问题意识。由于可以随时查阅资料,学生在考试中更加注重的是信息的获取和整理,而忽视了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他们更倾向于记住答案而非理解问题的本质,这种方式使得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不到有效培养。此外,开卷考试也使得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入,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记忆和应付考试的程度,而无法真正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3 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式方法

(一)有效运用信息化技术

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信息化辅助教学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显著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巧妙地融入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积极学习态度。初中历史课本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插图,这一信息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不同的图像和文字传递着独特的讯息。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对这些图片进行更加精细的改良和创意设计,为了改善教学成效,为学生提供以视觉方式展示图像的直观展示方式,设计独特而合理的教育背景,充满创新的元素,鼓励学生在浏览多媒体图片时勇于提出疑问,并积极参与讨论,并进行深入探索以寻找答案。以《原始的农耕生活》为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视频来展示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最初的农业耕种场景,让他们感受那个古老而原始的农耕时代,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激发他们对知识获取的热情,同时,这一措施可以协助学生更加彻底地领悟教材内容。接着,教师引出一个疑问:请学生根据课文,思考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之间存在着哪些不同之处,接着,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课堂讲解内容进行学习,思考河姆渡村民与半坡村民之间存在着哪些独特之处,接着,学生开始展开他们自己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前往探索可行的解答方法,成功地提升了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理解水平方面的效果,此外,这也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初中历史教学所包含的许多知识都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需要探寻历史学科与日常生活的融合之处,将抽象的历史概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融合,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站在生活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以《青铜器与甲骨文》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积极思考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青铜器在现代社会的广泛存在、甲骨文的历史意义和实用价值、甲骨文与现代文字的演变过程等一系列问题。这样,学生们就会带着好奇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去探索问题,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三)创设史料历史情境

通过创设史料历史情境,初中历史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质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真实的历史文献和史料,例如历史文件、日记、信件等,让学生亲身接触并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模拟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历史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历史人物并模拟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多个方面。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某个历史事件会发生?”、“不同的历史人物对于同一个事件有不同的观点,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等。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积极思考,并逐渐培养出自己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独立的历史研究。例如,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历史主题或问题,让他们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深入研究。

4 结语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情境、提出引导性问题、启发式教学、多元化教学资源以及赋予学生独立研究任务等方式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艳凤.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46-147.

[2]庞美芹.问题探究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王艺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培养探究[D].渤海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