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2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

兰丽群

418100  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城北学校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强调注重知识教授的同时,要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和学科教育功能的拓展。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粹,国学经典的教育意义极高,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文化底蕴,切实提升教学成效。目前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诵读;国学经典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经典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涉及修身养性、治国安邦等诸多内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具有积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不仅能充分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还能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实现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一、激发诵读兴趣

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有限,若是教师在诵读国学经典环节只采用单一的方式,往往会导致教学沉闷枯燥,影响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兴趣,降低诵读质量。基于此,教师应当实施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强化国学经典诵读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比如:针对《弟子规》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师可以组织一系列学习活动,如经典诗词填空比赛、朗诵比赛、读后感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诵读的乐趣和国学经典的魅力。当然在比赛活动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名次的评比和奖品的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与参与热情,使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国学经典的知识内容,更加深刻认知优秀传统文化,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激发诵读兴趣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故事,让学生在形象的故事氛围中激发诵读兴趣,确保诵读的愉快和轻松,有效消除反复诵读带来的疲劳感和枯燥感[1]。比如:针对《论语》的诵读学习,教师可以巧妙渗透合适的故事,让学生知晓《论语》中的相关故事内容,加深对国学经典的了解,进而提高诵读兴趣,更好地感悟人生道理。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社区资源、网络资源进行多元化诵读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国学经典内容,如:鼓励学生提炼诵读的国学经典内容,将其制作成个性签名或书签等,利用这些名言警句来提醒自己积极向上、好好学习。

二、制订诵读计划

制订诵读计划是实施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方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善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并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托给予合理引导,以免学生出现盲目式或形式化地诵读;或者是以教学内容、兴趣爱好、具体学情等要素为依据,对诵读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如:针对低段学生,选择通俗易懂的内容;针对中段学生,选择衔接性相对显著的内容,如《论语》等;针对高段学生,选择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内容。同时教师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将科学可行的诵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如主动查阅资料来解答问题、做阅读笔记等,以此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阅读理解能力,促使学生能深入理解诵读的国学经典内容。

三、精选诵读内容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教师必须要精选简洁凝练、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诵读内容,对诵读难易程度进行优化调整。通常国学经典的内容包含历史、道德、教育等诸多方面,教师应当立足学生喜好、接受能力、年龄进行选择,以便学生轻松地掌握国学经典;或者是鼓励学生自行选择诵读材料,优化诵读成效[2]。比如:低段学生的年龄小,认知理解能力有限,故而教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时,可以选择《千字文》《三字经》等易理解、低难度的内容。《千字文》基本是四字成句,构成相对简单,诵读难度较低;《三字经》有着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内容,涵盖道德修养、民间传说、天文等诸多内容,契合低段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更易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当然这些国学经典虽然在结构方面相对简单,但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道德知识,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学习有极大益处。

四、注重氛围烘托

环境属于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对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处于合适的诵读氛围,学生才能更好地诵读国学经典、学习语文知识,最终获得积极的成长。纵观当前的教学环境,小学语文教师很少打造整体的教学环境,只对课堂教学设计加以关注,导致学生无法长时间处于诵读国学经典的良好环境,影响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对此,教师必须要注重国学经典诵读氛围的烘托,打造国学书香环境,积极优化课堂氛围与班级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诵读国学经典的兴趣和意识。比如:将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素材投入到班级图书角;将国学经典的名言条幅或故事海报等张贴在班级墙面上。通过良好环境的营造和氛围的烘托,学生能了解更多国学经典内容,进而在后续的诵读活动中有更多收获、更好表现。

五、加强技巧指导

对于小学生而言,国学经典诵读内容的理解有一定难度,究其原因就是其中涉及很多生僻字,并且部分内容的语言表达形式明显不同于现代语言的表达形式。只有高度重视、积极加强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技巧指导,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落实国学经典诵读,帮助学生深度理解诵读内容

[3]。一方面,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中,做到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进而准确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思想;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示范诵读,有效指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学会倾听汉语韵律和断句,感受国学经典与当代语言的差别。比如:诵读国学经典《凉州词》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音频或动画,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画面中大胆想象或联想,激发内心真实的情感;然后辅之以相应的背景音乐,鼓励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词,使学生在诵读中强化语感,准确掌握诵读技巧。

六、拓宽诵读范围

小学语文虽然涉及诸多方面,但因各种因素的制约,如教学题材、学生特点等,导致其包含的内容有限,很难只借助教材让学生诵读更多的国学经典。同时小学生对新奇有趣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限的教学内容无法让学生保持长久兴趣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更遑论获得有价值的内容。由此可见,拓宽诵读范围十分之必要,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诵读教材中的国学经典时,适时进行课外国学经典的诵读,以便学生在诵读中充分感知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了解更多知识内容[4]。譬如:教材中涉及很多古诗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某位诗人的其他诗作,使学生养成诵读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应当针对性提示学生,这是因为诗词的内容相对抽象和复杂,对中低段学生而言存在较大的学习难度。当然教师也可以围绕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外读物的诵读,如:针对《狐假虎威》的课文学习,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课后阅读绘本《成语故事》,这是因为《成语故事》中涉及很多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成语,文中语言的描述通俗易懂,并且每个成语都有相对应的插画与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适合中低段学生阅读学习。可以说,通过课外国学经典内容的诵读,学生能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在诵读中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实施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时,必须要立足实际,巧借各种手段来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如激发诵读兴趣、制定诵读计划、精选诵读内容、注重氛围烘托、加强技巧指导、拓展诵读范围等,从而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永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国学经典诵读[J].互动软件,2022(5):253-254.

[2]潘娟琴.诵读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及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2021(20):272-273.

[3]赖小燕.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析[J].科普童话·原创,2021(8):71.

[4]李严娥.如何通过诵读经典,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J].读与写,2020,17(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