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作业管理新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1
/ 2

学校作业管理新方式

于亚燕

江苏省常州市怀德苑小学    213000

摘要:“双减”政策落地,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是目标之一。江苏省常州市怀德苑小学积极探索作业管理新方式,通过教师、教研组、学校等多方协同推进作业改进。对作业现状形成精准研判,帮助教师建立正确的作业观建立起“有底线”“有空间”的好作业“标准”,积极探索各学科“标准+”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搭建多层面、多视角的分享舞台,形成系列化、常态化、信息化的作业交流、评价、管理机制。

关键词:作业真相;作业设计;作业管理

“双减”背景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作业需求、有效发挥作业育人功能,是当前研究关注的重点。作为作业布置批改与管理的主体学校教师如何精准研判作业现状精心开展作业设计精细落实作业管理今天我们需要用一种新的思维去理解作业以新的方式来设计作业从新的视角来对待作业切实推进作业改进发挥作业全面育人功能

精准研判寻找作业真相

教师是作业改进的直接主体,“双减”背景下面对政策要求社会关注教师需要建立正确的作业观对作业现状作出精准研判从而找到作业管理的破解密码以此形成学校的作业管理实施细则

  1. 学习政策从国家的“双减”政策、“五项管理”通知,到地区教育部门的作业管理指导意见,各项有关作业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作为学校管理者不能简单地上传下达我们需要通过学习解读各项“严禁”背后的出发点,明确作业改进必须坚持全面育人的基本导向,以政策要求观照“作业行为”。
  2. 分析现状如果说学习政策是为研究找准目标,确定方向,调查分析则是对研究过程的一种“问诊”,问诊的目的是为了“重构”。学校做全学科的作业情况调查学科内做专项作业现状分析关注的问题不是简单的作业量摸底、学生的喜好、家长的满意度等早已存在或我们早就认识到的问题,而是要寻找作业

“目标单一且低水平目标多”类型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评价单一以教师批改对错为主”等问题存在的内在根源及解决方法

  1. 形成共识教师的观念直接影响作业管理的实施落实在调查分析、学习沟通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形成共识建立起正确的作业观作业除了“巩固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成绩”还应具有“培养良好习惯”“保持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等功能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作业内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作业进度作业不只是语文数学英语作业作业不只是纸笔书写不只有对错之分……

二、精心设计好作业长什么样子

理顺作业存在的问题之后怎样开始自主设计一份作业好作业长什么样子

教研组要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通过教研组共同研讨来推动作业改进我们提出了底线”“空间”的好作业“标准”

  1. 有底线就是保障不同层次的学生巩固知识技能的练习“底线”有布置就要有设计,但设计不是否定教科书练习册教科书和练习册上的作业我们要求教师要先做以此达到布置有设计能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重组达到分层的要求并且控制作业量各教研组基于问题,加强基础性作业设计研究比如,同样是抄写作业怎样体现思维口头作业、阅读作业如何反馈?常规积累,怎样操作更方便有效?……
  2. 有空间就是有比较大的表现(表达)空间,能让学生呈现自己的思考,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展现。读数学家故事、玩数学游戏、做数学实验,都是数学作业内容;语文学科进行童话书、手掌书的故事创编,英语“趣配音”、彩绘盘创作,让学生在开放的作业中学习、表达;体育学科为保障每日运动1小时,设计了校园“晨练千步走”的打卡作业;“志愿服务”更是成为学生假期必修作业;传统节假日,提供菜单式作业内容……拓展类作业的设计,提倡项目式注重体验性作业方式变得更多元、更生动。

数学作业:学玩孔明锁游戏

六年级综合实践作业交流:学炒菜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0125614/output_1.jpgoutput_1

志愿服务作业:河小清在行动

数学作业

玩数学游戏

综合实践作业:

自制秋游便当

体育作业

晨练千步走打卡

假期必修作业

志愿服务

精细管理与作业打交道的那些事儿……

学校是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的重要主体,作业改进离不开学校的统筹管理。搭建多层面、多视角的分享舞台,有助于我们不断获得作业设计、作业管理、作业批改的新能力。我们通过一系列的“主题作业展”,分享与作业打交道的那些事儿,从教师到学生乃至家长,从单科作业到跨学科作业,从线下到线上,实现全员、全学科、全过程参与的作业精细管理。

  1. 系列化。长期积累之下形成的校本资源库系统,有利于建构高质量的学校作业体系,发挥系统效应数学学科为例,我们通过“成长记录”的方式形成每学期的特色作业系列:每学期认识一位数学家,每学期学玩一项数学游戏……每学期有优秀成长册“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展评并通过学校数学网站实验室收录、展出。系列化的规划、设计,主题式的成果展示,有利于形成资源库,做到经验共享,避免单兵作战或重复劳动,切实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也让拓展类作业的常态布置与落实成为可能。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0120311/output_2.jpgoutput_2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0120311/output_1.jpgoutput_1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20120421/output_1.jpgoutput_1

各年级每学期“我认识的数学家”一览表

学期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上学期

华罗庚

苏步青

胡和生

张广厚

李克正

陶哲轩

下学期

王元

谷超豪

杨乐

陈景润

丘成桐

吴文俊

各年级每学期“我会玩的数学游戏”一览表数学游戏

    1. 常态化为提高艺术科创作业的质量,解决综合学科作业难收、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我们进行艺术科创“作业作品化”的探索。面向所有学生,以常规课堂为呈现载体,通过“素材学习——策划创意——排练创作——展示评价”这四个步骤来连接常态课堂与每学期的“怀德大舞台”三级展示(班级小舞台—年级中舞台—学校大舞台),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个性化表达的平台。假期作业的设计与分享由学校顶层设计,每年的寒、暑假作业,必修作业与选修作业已经常态化推进十多年。除了常规的作业检查、展评,我们还探索将作业质量列入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之中,以评价改革撬动作业改革。基础性作业作为一次平时成绩、发展性作业作为“加分”纳入学期学业成绩评定,服务性作业通过“志愿手册”积分制纳入学生品德行为评价体系。

    fda7c15a53ed8b303d1d0525e738cf40

      

    c76fdf2a94fd36c03c5a43ed89b99a85

    美术“作业作品化”

    基础性作业作为一次平时成绩

    “志愿服务”作业争章积分

    常州市怀德教育集团学生暑假作业-数学(必修)

    年级

    具体要求

    作业情况记载

    一、二

    1.认识一位数学家(一年级:苏步青;二年级:胡

    和生),搜集阅读他们的相关资料。

    2.读一个数学绘本故事。

    3.学玩一个数学游戏(七巧板、五子棋、智慧珠)。

    搜集资料的题目或这位数学家的名言:

    数学绘本名称:

    数学游戏名称:

    三、四

    1.认识一位数学家(三年级:张广厚;四年级:李克正),搜集阅读他们的相关资料。

    2.学会一个数学游戏,并将游戏规则、游戏心得等内容制作成一张A4版的数学小报,开学后学校将组织评奖并展出。

    搜集资料的题目或这位数学家的名言:

    数学游戏名称:

    1. 认识数学家陶哲轩,搜集阅读他的相关资料。
    2. 学玩一个数学游戏(九阶数独、孔明锁)。

    3.参加一项数学实践活动,将实践报告做成一张A4版的小报,开学后学校将组织评奖并展出。(如制定实施旅游计划、调查分析学生暑期消费情况等)

    1.搜集资料的题目或陶哲轩的名言:

    2.我玩的数学游戏名称:

    3.我参加的数学实践活动:

    3.信息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作业环节一直存在很多难点,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包括家校之间对于作业过程和作业状态的了解存在很多盲区,利用信息化技术或平台,有利于打开这些盲区。我们借助学校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加强学科育人指向下“怀德微课”的开发与使用研究,教师将作业辅导录成微课,打破了家庭作业讲评的时空界限。学生将作业过程录成微课,既丰富了作业形式,更激发了作业兴趣、培养了综合能力。尤其是很多家长也参与到微课的制作中,亲子运动、亲子实验、亲子阅读等作业的完成过程,促进了家校协同共育。同时,积极发挥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家长群等各种信息化平台、媒介的作用,分享、展示学生作业成果,让学生、教师包括家长,积极成为作业的设计者、完成(或指导、协助完成)者、评价者。

    以“微课”形式呈现数学实验作业

    要想形成更为完善的作业管理体系、更为严实的作业管理能力,系统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作业管理模式,需要学校、教师不断地实践、研究。作业管理,我们始终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刘婷作业进化论:更轻盈、更有趣、更科学J].星教师,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