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叙事之风波后的收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1
/ 2

我的教育叙事之风波后的收获

李恒强 孙超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襄河中学   239500

要:教师把学生放在心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抓住一次平息丢书风波的契机,及时引导,随机点拨。首先是根据丢书风波的发展情况,在平息风波中引导学生产生各种健康积极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有话想说,有事可写。然后指导学生分别从“搭架子”、“卖关子”、“想点子”三个角度进行

关键词:生活体验​写故事

引  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乐于表达”的指导要求。那么如何才能使写作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呢?教师要贴近学生生活,利用和学生共处时发生的身边事作为写作资源,生发学生们鲜活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增加学生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体悟。

怎么去指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寻找写作素材?如果利用好这种师生亲历其中、大家有目共睹的身边事作为写作资源,获得具体、鲜活和有个性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能自然生成优质作文。为此,我在和学生们处理一次丢书风波中,适时引导学生积蓄体验,表达情感。

【案例呈现】:

一、抓住机会,巧作引导

一天下午,学生们纷纷向我报告,班干从校图书馆借的《世界未解之谜》不知被谁拿去不还了。现在图书馆老师不借书给我们了,还要我们赔偿丢失的书,怎么办?那个拿书不还的人,不!那个偷书贼真可恶!我们一定要查出是谁。我弄清事情的经过后,劝学生们不要急,不能称呼偷书贼,太难听了!

我从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孩子在拿走别人的东西时,往往都是“我喜欢,我想要”,于是无意识地就这么做了,这时千万不能给其贴上标签,是“小偷”“贼”。

那么怎么处理这件事呢?我要充分利用丢书这件事,将坏事变好事。学生写作不是缺乏题材吗?立意不是缺乏新意吗?那么我就要巧作引导,设计的活动都要以利用体验学会写故事为出发点,以为他们增加健康向上的体验为目标。现在就是让学生在处理丢书事件的过程中增加体悟的好时机。

上课了,一进教室门,我就制止同学们嘈杂的斥责声和埋怨声。

师:“出了问题,与其埋怨,不如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同学们是因为喜欢读书才弄丢书的,我认为丢有所值啊!只是学校制度要遵守。没关系,老师我来赔这本书。

生1:“吴洛凡昨天放学后,到新华书店去寻找,想找本相同的书,买来还给校图书馆。”

师:“吴洛凡真不错!在别人喋喋不休地抱怒斥责时,他却悄悄地用实际行动在解决问题了,既有集体荣警感,又有行动的智慧,大家要向他学习。同学们还有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2:“如果县新华书店没有这本书,我就从网上购书来还。”

生3:“我让爸爸出差到合肥新华书店去找这本书。”

生4:“真不行,我们每个人就凑点钱去赔,不能让老师掏钱。”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班的同学可爱吗?你们爱我们班吗?”生:“可爱!爱!”

师:“那你们不再抱怨班级了?我给大家讲个《太阳和风打赌》的故事吧。一天,太阳和风争论究竟谁比谁更有力量,打赌比谁更快地让一个老人把外套脱下来。风使劲儿向老人吹去,想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但它越吹,老人将外套裹得越紧。后来,风累了,没力气再吹了。这时,太阳从云的背后走出来,将温暖的阳光撒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就开始擦汗了,并把外套脱了下来。于是,太阳笑着对风说:“其实,友善所释放的温暖比强硬更有力量。所以我们处理同学之间的事要友善。”

二、明确任务,点拨方法

师:“如果我们把今天丢书的事写成故事,你们怎样写?想表现什么?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们七嘴入舌地讨论)

生5:“我要叙述丢书找书的事情发展的曲折过程,通过同学们前后态度对比,表现我班同学们的热心肠。

生6:“我要写老师用自己无私的行动影响了我们。”

生7:“我要详写吴洛凡,虽然他成绩不好,但是他心灵好,道德水平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师:“同学们讲得好,也一定写得好。写好故事要“三子登科”,一是“搭架子”,拟好题目,定好中心,构思提纲;二是“卖关子',情节要设置悬念,掀起波澜;三是“想点子”,关键点要铺垫,要渲染,注意细节描写。下面同学们当堂写作,写完后,我们分成上述的三子小组进行点评。本故事虽然没有结束,书能否找到,还不知道,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同学们可以秉承写故事“不能虚假,可以虚构'的原则进行写作。”

三、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丢书之谜

孙倩

最近在班上,一股借书热骤然兴起。大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争着抢着到校图书馆借书,阅读完后,又邀约着去还书。正当大家兴高采烈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从图书馆借的一本《世界科学未解之谜》丢了。完了!书看完后必须要“完璧归赵”的,这下倒“销声匿迹”了。图书馆老师也立即果断地停止向我班借书,并要求按原价三至四倍赔偿。

书丢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教鞭在讲台上敲了一遍又一遍,班干们反复询问,四处寻找书的下落,可就是无人回应。那位借书的同学也彻底蔫了,仿佛自己成了全班的罪人。可无论大家怎么寻找,这本《世界科学未解之谜》好像真的成了谜,从“书”间蒸发了一般。大家心急火燎,心底防线快崩溃了,见面都是一句话“书找到了吗”然后就是咬牙切齿地咒骂“偷书人”。我想,班上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人?太可恶了!

语文老师听见此事后,要求大家不要去怪罪任何人,他说:“这本书可能是哪位同学不小心带回了家,自己都不知道,我相信同学们都是好孩子。这本书由我来赔。”

“怎么能让老师赔呢?还是我们学生自己承担。”

“要不,我去新华书店买一本赔给图书馆吧。”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盖过了教室内的嘈杂声。

“我们还可以凑钱赔给图书馆。”

“对呀!我也可以去网购一本这样的书,就不用翻倍赔了。”

同学们的主意全冒出来了。于是,新华书店里多了我班同学在书架旁寻觅的身影,电脑前,也不是拖动鼠标的手打游戏的动作了,而是同学们寻书的急切眼神。

书丢了,多么大的一件事啊!既影响了班级信誉,又影响了同学们借书。一人之错,全班担责。可这时全班同学不再埋怨谁,只是默默地寻找办法解决问题。我感受到了我们班是充满了友善的一个“家”,老师和同学们是最可爱的“家人”。

当我们终于买到了书还给图书管理员时,图书管理员却告诉我们:“不知道是谁把借的《世界未解之谜》放在我办公桌上了,奇怪!”

我们听了都开心地笑道:“这也是个谜!”

这时我突然想到了老师讲的寓言故事《太阳和风打赌》,风使老汉把外套越裹越紧,太阳却使老汉主动地脱下了外套。

教师将学生们分成了“搭架子”、“卖关子”、“想点子”三个组,分别对上面展示的作品作点评:

“搭架子”组:首先是题目《丢书之迷》拟得好,化用了所丢的书名《世界科学未解之迷》,都是迷,结局学生们还了两本书,也是个谜。在解谜过程中发现了同学间、师生间的友善宽容之类。

“卖关子”组:本文多处设置了悬念,开始时由于班级借的书丢了,引起了轩然大波,教师将怎么处理呢?教师为什么要自己赔,而不让学生自己赔呢?拿书不还的学生还书了吗?处处悬念、情节曲折深深吸引了我们。

“想点子”组:根据本文中心是表现用友善解决问题的必要性的中心,作者在教师和学生的提议这个点上描述得非常详细,突出了友善的感染性。

学生们丢掉了一本书,却体验到了善良和真诚,找到了“生活写作之眼”。

一箭双雕!

【案例分析】本次案例中教师把学生放在心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随机点拨,及时引导。首先是根据丢书风波的发展情况,引导学生产生各种健康积极的生活体验,如友善待人、世界需要热心肠等。然后指导写故事的“三子登科”的方法,进行当堂写作训练,让学生有事会写。最后组织学生分别从“搭架子”、“卖关子”、“想点子”三个角度作评价,让学生评中导写。

教学的重心在学,教要转化为学,学要靠学生自己内化,内化要靠学生自己在实践过程中体悟,学生的体悟离不开教师在实践中的有效引导。教师要贴近学生生活,利用和学生共处时发生的身边事作为写作资源,激发学生写作动机。

参考文献:

[1]卡耐基:人性的弱点[M].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03月第1版 ,第102页。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