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歌创作风格浅析——以《观刈麦》《大林寺桃花》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2

白居易诗歌创作风格浅析——以《观刈麦》《大林寺桃花》为例

赫俊容

吴起高级中学 717600

摘要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元白诗派的代表诗人,他前期的诗歌创作以讽谕诗为主,后期则以闲适诗居多。其诗歌创作以注重诗歌的写实性、通俗性和强调讽谕的倾向以及提倡为君为民而作为主要特点到主张闲适安逸,以左迁江州为分界线体现了这两种不同的侧重点。《观刈麦》、《卖炭翁》为其讽谕诗的代表之作,后期闲适诗则有《大林寺桃花》、《清夜琴行》等。本文则以《观刈麦》、《钱塘湖春行》为代表作对白居易的诗歌主张作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诗歌创作 转变 讽谕 闲适 风格

一、白居易仕途与其诗歌个创作风格的转变

白居易,字乐天,原籍太原,后因战乱迁居各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与其仕途息息相关,其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诗歌创作风格与其仕途所遭遇的变动有着不可比说的联系。仕途上的转变同时把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分成了两个阶段。白居易于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进士及第,三年后中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从此踏入仕途。在左迁江州之前,白居易一直抱有极高的政治热情,屡次上书,指陈时政。他在这种政治热枕的驱使下创作了一大批的讽谕诗歌作品。这个时期他主张“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选自《采诗》)他反对诗作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极致。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而作,首要的是“为君”而作,同时他也创作了大量的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白居易这种诗歌主张是对儒家正统的直接继承。在这个阶段,因过分重视诗歌的现实讽刺作用,以至于一定程度地将诗歌等同于谏书、奏章,使不少诗的形象性为讽刺性地说理和议论所代替。

二、《观刈麦》与其讽谕诗创作风格

《观刈麦》元和元年诗人为周至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的讽谕诗。《观刈麦》全诗分为四层,下面就这四层作以简要赏析。

(一)、“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诗作开头就以完全写实的手法交代了时间及环境气氛。“少闲月”“人倍忙”直接体现出农民一年辛苦的生活。“小麦覆陇黄”字面上看起来一番丰收的景象,大画面上的喜悦与下面所述形成鲜明的对比。写作手法也是贯穿白居易一贯的写实和通俗的风格。

(二)、“妇姑荷箪食——但惜夏日长”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去给地里干活的男人们送饭。他们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去了,女人们起床后,先忙家务,然后带着孩子去地里送饭,他们这一家在地里十分的忙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了收麦的劳动场景,体现出了农民劳作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面对炎热的叹气,人们十分的疲惫,但另一方面因为生活所迫,他们又希望炎热的夏天长一点。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天气如此炙热,白天又如此之长,人们却竭尽全力苦干,不愿意浪费一点点时间,可见人们对麦子的珍视程度。一个“惜”字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强烈的感情冲突。

(三)、“复有贫妇人--拾此充饥肠”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此八句将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繁重的税务弄到无法生存下去,现在只能以拾麦穗维持生计,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想象到这这个妇人被繁重的税务逼得一步一步走向绝境。家里的田地一点一点被剥削干净,只有通过拾捡别人家落下的麦穗填饱肚子,还要养育孩子,尽管疲惫并且收获甚微但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白居易通过该妇人的悲惨遭遇的描述,直接写出了“闻者为悲伤”的直观感受。一句“家田输税尽”直接道出了这个妇人悲剧的根源,也从侧面反映出白居易对政府繁重税务的不理解和对处在社会下层,生活无法得到保障的深切同情。

(四)、“今我何功德--尽日不能忘”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六句诗描写的是作者目睹平凡农人的悲凄生活后的反思。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白居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诗作的最后发表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更多的是表现作者的自疚自愧,同时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作者一个小小的县尉都为此惭愧,那些统治阶层上部的人更应如此,作者不能公开反对,只能通过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综上,纵观这首诗,全诗采用铺陈手法,情感的抒发也完全是直抒胸臆的直白,这与白居易一直以来所倡导的简单、朴实的写作风格相适应。其内容也体现了白居易讽谕诗一直所强调的写实性,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直观表现。不过这首诗是其讽谕诗前期的作品,语言上直观辛辣地揭露社会弊端的特点并不是十分得突出,但对于其“兼济”思想却是极好的体现

二、《大林寺桃花》与白居易闲适诗风

《大林寺桃花》是元和十二年春末夏初白居易在江州所作的一首游记写景的诗作。该诗以春末夏初山中寺庙里盛开的梅花为对象展开描写,是白居易闲适诗的代表之作。下面则对这首诗以及其与白居易闲适诗创作风格的联系作以简要分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此诗以 “人间四月芳菲尽” 开头,是描写作者最初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眼中的春天已经过去,因此“长恨春归无觅处”。对时光荏苒的无奈溢于言表。时间如白驹过隙,作者对此不免失望、恼怒。可笔锋一转,“不知转入此中来”,春天又回来了。 “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景象跃然于眼前。“芳菲尽”与“始盛开”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他们在字面上是记事写景,实际上也蕴含了作者情感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作者仿佛从人间置身仙境。

此诗作为白居易闲适诗的代表作,语言活泼精炼,表现出其闲适诗“逸韵谐奇趣”的特点。“知足保和,吟玩性情”“独善其身”是白居易闲适诗创作的主要意旨。《大林寺桃花》这首诗则从侧面体现出了这种意趣。这种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亲近自然的意绪情调对后世影响甚广。

总结:白居易的诗歌创作风格由直白、讽刺转向闲适抒情经历了很长时间,与此相对应的白居易本人对于诗歌的创作也有了系统的理论。白居易用一生的诗歌创作向我们见证了其“达则兼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的主张。在其诗歌创作史上完成了由“兼济”到“独善”的转变。但从总的方面来说,起一直以来所提倡的“重写实,尚通俗”的基本写作手法贯穿其诗歌创作的始终。在其诗歌创作生涯中,“讽谕诗”和“闲适诗”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诗歌类型,也是体现其诗歌创作风格最直观、最显著的诗歌类型。同时这两种诗歌类型的转变与白居易平生诗歌创作风格的转变息息相关。

参考书目: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中华书局

《白居易写讽谕诗的前前后后》,静永健著,中华书局

《白居易诗词新释》袁湘生著

作者简介:赫俊容 1995.09.21 女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 汉族 大学本科 二级教师 吴起高级中学研究方向:白居易诗歌风格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