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产教融合视角下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

神瑶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261053

摘要:文章以产教融合为视角,深入探讨了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策略。首先,强调了协同创新的理念,要求学校、企业和实践基地共同参与实践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其次,强调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化和广泛合作,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实践需求。最重要的是,文章提出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共建共享的实践资源体系和协同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双方共同认可的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了协同育人的目标。这些建议有助于优化校外实践教学,培养更符合现代产业要求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产教融合;新文科;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引言:

在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需求的推动下,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亟待深入探讨。文章以产教融合为视角,着眼于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深度化、协同育人机制等关键要素,旨在提出一系列策略,促进校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升。通过学校、企业和实践基地的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和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更有效的途径。

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协同育人体系不够完善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协同育人体系存在明显缺陷。学校与实践基地之间缺乏紧密的教育合作机制,导致实践环节与学科知识之间难以有机融合。学生在实践中缺乏系统性的引导,无法将实践经验与学科知识有效结合,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基于互联网的虚拟教学组织仍需探索

尽管互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但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基于互联网的虚拟教学组织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缺乏统一的虚拟平台标准,导致不同实践基地之间的信息孤岛。其次,技术设施和网络条件不足,限制了虚拟教学的广泛应用。最重要的是,虚拟教学与实际实践的结合度有待提高,学生难以在虚拟环境中真实地体验实践过程。

(三)优质教学资源建设需要持续建设

尽管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投入了一定的教学资源,但仍然存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不足的问题。首先,部分实践基地缺乏更新和维护,导致设备陈旧、资源质量下降。其次,部分学科领域的实践资源严重匮乏,限制了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深度。最后,实践基地与实际行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脱节,影响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二、产教融合视角下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策略

(一)坚持立德树人,建成思政教育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

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立德树人是首要任务。产教融合视角下,不仅仅是技能培养,更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学到业务知识,更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例如,在实践项目中设置专门的伦理与社会责任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商业活动中的伦理问题,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在工商管理专业校外实践中,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应将思政教育与学科知识有机融合。例如,在企业实践中,引导学生分析企业的经营决策对社会的影响,从而使学科知识更具深度和社会责任感。产教融合中,企业导师在学生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企业导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企业文化中的思想内涵。企业导师的言传身教,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融入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学风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氛围。在产教融合的视角下,校外实践项目应当突出社会责任的体现。

(二)坚持高效有序,健全基地内外协同式组织管理体系

在产教融合的视角下,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需要建立高效有序的实践教学环境。首先,合理规划实践任务,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充分体验不同领域的实际工作。其次,设立科学的实践流程,降低实践活动的混乱度,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与效果。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健全基地内外的协同式组织管理体系是实践教学的关键。内部管理要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实践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和评估等环节。外部则需要与企业密切协作,确保实践项目的质量与实效。协同管理体系要通过信息共享、互动沟通等方式,使内外环节有机结合,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整体。高效有序的实践教学需要科学规划和组织实践项目。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际职业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实践任务。科学规划要考虑学生的学科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发展方向,确保实践项目既符合学科要求,又切实贴近实际工作。为了使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需要建立学业与实践的有机衔接机制。学校与实践基地应共同研究课程设置,使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通过对实践项目的前期培训和后期总结,确保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科知识的应用,还能够促进学科理论与实际经验的深度融合。为保障实践教学的高效有序,需要实施有效的导师制度。导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学科知识,负责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和评价。

(三)坚持协同创新,完善校企合作深度化协同育人机制

在产教融合视角下,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应当秉持协同创新的理念。这意味着学校、企业和实践基地之间不仅仅要有信息的共享,更需要共同参与实践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协同创新的实践要求不仅在学科知识层面有所突破,更要在实践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以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产教融合中,校外实践基地与企业的合作不仅要深度化,还要实现广泛合作。深度化体现在双方共同规划实践项目,共同参与学生实践活动,并就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广泛合作则意味着扩大与不同领域企业的合作范围,以满足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多样化的实践需求。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是产教融合中的核心要素。学校、企业和实践基地应当共同探讨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协同育人体系要求在学科知识的传授之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创新思维,使其既具备专业素养,又具备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在协同创新的框架下,建立共建共享的实践资源体系至关重要。学校、企业和实践基地应当共同投入资源,建设实践项目所需的场地、设备和人才。通过共建共享,不仅能够更好地保障实践教学的实施,还能够降低双方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同导师队伍的建设是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企业和实践基地需要共同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导师队伍。协同导师要能够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要能够在企业和学校之间进行沟通与协调,促进双方更好地合作。协同创新需要建立双方共同认可的质量评价体系。这涉及对学生实践表现、项目成果的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及对协同导师的培训和考核机制的建立。通过制定共同的质量评价体系,可以确保协同育人的效果得到有效监控与提升。

结束语:

产教融合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更是这一理念的重要体现。通过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深度化、协同育人机制的全面推进,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泛、深刻的实践体验。未来,我们期待这些建设策略能够在实际实践中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宏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22(07):58-59.

[2]王进,林敏.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4):28-29.

[3]盛洁,易婧姣.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现状与优化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5):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