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疏导小学青春期学生的家校共育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9
/ 2

有效疏导小学青春期学生的家校共育研究与实践

韩晓彤

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实验小学,天津市 30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文明程度日益提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而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因此,强化对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作为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园地,小学更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应该承载起对父母进行家庭教育的重任。而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值青春期。受到自身内部,认知过程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自我同一性会和角色混乱。因此,本文将立足于现有的基础条件,借鉴并吸收国内外成功的家庭教育指导经验,深度剖析事例中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根源,以家庭教育和家校共育作为出发点,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有效疏导小学青春期学生并帮助其平稳顺利度过青春期阶段[1]

关键词:小学生;青春期;家庭指导教育;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家校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共同目标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旨在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促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当前在学校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过程中,存在诸如“家庭教育学校化”和“学校教育家庭化”等问题。因此在面对小学生青春期如何有效疏导的问题时,需要教师提供专业的、全方位的家庭教育辅导服务,与父母合力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屏障和有效的疏导途径。

一、小学六年级学生青春期心理及行为表现

小学六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期的心理表现较为极端化,一方面常见于缺乏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过分依赖于他人、模糊自我等现象。另一方面则是过分的自我冲突和逆反心理。由于青少年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因而当他们在学习、交友、生活等方面出现重大波折时,很容易在极度失望和沮丧的情况下,做出莽撞之事。或对任何事物都缺乏兴趣,提不起精神。这种心灵空虚是青春期心理层面的表现中,负面影响最为严重的心理失衡现象。当以上现象出现时,作为教师和家长若不及时干预,学生有可能形成依赖性人格障碍或其他人格缺陷,更有可能导致其家庭的悲剧。

二、教师针对小学生青春期心理表象进行家庭指导的必要性

(一)时代的助推与社会的需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并将其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此外,《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也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发展机构建设和高素质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增加对紧缺薄弱领域的师资培养供给。教育部在2022年的工作要点中再次强调,要制定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指导意见,推动学校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当前,我国专业化家庭教育指导队伍紧缺,将小学教师纳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家长往往只看重学生的成绩或单方面的针对其缺点,或对于孩子教育的模式一成不变而无法适应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需求,许多家长出现了对青春期孩子教育出现了无力感。这是指家长在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焦虑和挫败的感觉。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心理和情感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阶段,他们开始独立思考、追求自我价值,同时也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也亟需调整,这些转变让家长无法一时间适应甚至认识到。而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恰恰起到学生与家长的纽带作用,因此具备为家校共育的实践架起坚固桥梁的有利条件。

(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这一角色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桥梁作用至关重要。首先,班主任深入了解每位学生,包括其性格、兴趣爱好、学习情况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这些信息的掌握有助于班主任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家庭指导。其次,班主任通常具备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有助于班主任在面对不同问题时,能够迅速、准确地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为学生在家庭环境中提供有益的指导和支持。在指导方式上,班主任应具备多样化的手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班主任可以选择进行个体咨询、小组讨论或家庭访问等方式,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帮助。这些反馈信息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调整指导策略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此外,班主任应及时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和问题反馈给家长,同时将家长的反馈及时传递给学生。这种双向的沟通能够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助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的榜样,应通过自身的行为和言语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家庭观念。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还能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班主任在提供家庭指导服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班主任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并积极与家长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有效疏导小学青春期学生,实现家校共育

(一)建立家校沟通机制,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教师应与家长建立紧密的沟通机制,通过定期交流和互动,深入了解青春期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情况,同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这一机制有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为后续的家庭教育指导提供基础,并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信任和参与度。面对青春期学生内心的不安和敏感以及家长无法掌控孩子心理动向和原因的焦虑。教师应主动向家长传递一些正向的信息。这些信息需要教师从与学生的谈话中汲取,并在谈话过程中予以正向的疏导。在本人执教的班中有一位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家中出现偏执的语言和行为,一改往日乖巧懂事的面貌。家长的焦虑也随之而现。在几次与学生的沟通中发现家长给予的学习任务和为期规划的目标已经成为了压在学生身上一双无形的大手。学生一时间遇到了突破成绩的瓶颈,同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宣泄口。为了满足家长的期许,只能硬着头皮埋头苦学。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转移注意力,家长也没有及时地关注并给予足够的谅解。出现了在家和在班级几次情绪突然地爆发近乎失控的场面。而家长在回忆学生的变化时,发现这种情绪的爆发是源于长时间的积压,而家长却从未关注和考量过。在进行了家庭教育指导后,家长主动的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其心理压力,为其减轻负担并给予多方面的肯定。家长也从根本上意识到教育并非单方面取决于成绩。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思维。每个家庭也有其特殊的背景,教师应保持对差异化存在的尊重。因此,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家庭的教育环境和家长的教育理念,提供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这包括定期的家庭访问、电话咨询、家长会等形式,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教育建议和策略。这些指导涵盖学习技巧、情绪管理、社交技能等方面,以帮助家长更好地指导和支持孩子的发展。

(二)引导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消除家庭教育刻板模式

教师可通过引导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如家庭教育指导讲座,或学校组织的校园开放日活动又或是运动会等均带有教育属性的学校活动。通过学习专业教育知识以及观察青春期的学生在集体中如何与他人相处;在接收不同学科知识时,吸收的速度如何;在不同类别的活动中又如何表现等等方面来多维度的考量,从而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使其认识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局限性,并鼓励他们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还应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并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这些指导将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并与学校合作共同育人。为了帮助家长尝试新的家庭教育方式,教师可引导他们采用情境教育和体验式教育等教育方式。这些方式可以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知识,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教师也应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这包括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这将有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可鼓励家长让孩子自主选择、尝试错误和自我反思。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班一名男同学在同学相处中显得略微自卑,即使在同学们的鼓励下仍然不参与任何集体活动,究其原因出在家庭教育中。通过多次与学生的交流,打开心扉,得知由于学习成绩平平,学生的父母禁止其参加一切艺术类兴趣培训课程和一切与应试无关的学校活动。平日的言语中也不经意间多次透露着对学生的否定与失望。学生的心理变得愈发封闭,表现也愈发自卑。但通过其他同学的口中得知该名学生的萨克斯吹得很出色。只是到了小学六年级,家长打断了他继续深造该门乐器的进度。为此,家长开放活动中,本人多次鼓励该学生进行萨克斯表演的展示。出于热爱最终在活动上出色的完成了展示,获得了近一年从未得到过得喝彩和掌声,学生家长也十分动容。意识到自己作为成年人,过多地将自己主观的意识和期许强加在了孩子身上,而蒙蔽了发现孩子闪光点的眼睛,也隔断了孩子追求快乐的自由之路。因此,教师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也可以利用多方的活动,让家长在情境中顿悟。

(三)培养家长的教育责任感,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

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认识到自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责任。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等,激发家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教育责任感。这不仅可以增强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和支持,也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教师应通过提供家庭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家长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和素质。这包括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提升沟通技巧等方面。通过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可以更好地促进家校共同育人的效果。这不仅可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也有助于增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小学教师是学校教育与教学的专家,他们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指导。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其职业素养,实现其角色的规范化和职业化,进而提高其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同时,以家长为主要成分的家庭教育者,也应该持续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准,与老师们一起,利用各自的优势,一起推动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实现家校共同育人需要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长期合作和支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力争给每个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顾秀.林小学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困境与出路【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3(1):68-70

作者简介:韩晓彤(1993-),女,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实验小学,大学本科,教师,二级教师,小学英语教学。


[1] 2.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方式探索和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