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5
/ 2

智能制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闫国成

黑龙江职业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80

摘要:在智能制造产业不断发展背景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占据一席之地,发挥重要作用,应对其高度重视和关注。基于此,本文先介绍了智能制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本特征,如专业知识融合、岗位需求多样化、人员终身学习。之后具体探索了智能制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包括优化教学模式、构建合理教学制度以及做好人才职业规划等,以此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制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引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进步,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智能制造产业中的关键要素,同时,这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来讲也尤为重要,就目前智能制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层面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索出有效培养策略,使人才能够在智能制造产业中发挥出优势,确保我国制造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一、智能制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本特征

(一)专业知识融合

在现代化制造业发展阶段,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模式相继问世,使制造产业呈自动化形式展现出来。针对繁琐复杂的智能制造体系,生产平台能够对整个制造过程实行监督,真正达到“无人化工厂”。第一,人员在此过程中身份有所转变,从操作者变成执行者,专业知识更加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使决策工作具有合理性。第二,智能制造技术蕴含了多种学科层面上的交叉技术,比如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等,系统化的专业知识满足了智能制造的基本要求,使知识合理转移[1]

(二)岗位需求多样化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岗位职责更具弹性,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关联逐渐减少,边界感愈加清晰,多种职业能力需求逐渐展现出来,根据长期调研能够进一步发现,对于学生来讲,在接受教育时需要具备规划以及系统制定能力,使整体设备布局更加清晰,以此达到岗位职业水平能力要求,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趋势。在对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上,不但要融入装备硬件,还要对智能产线的布局有所熟悉,确保人员具有全局观念,对各个业务流程有所把控,将技术理论与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从根源上达到人才的实际需求。

(三)人员终身学习

全面的系统专业知识能够为人员职业能力培养奠定良好基础,以此加强职业素养,人才在生产活动中的价值不能取替综合素养。在互联网平台快速得到进步背景下,制造企业部门已从原来传统的要素驱动转换为新型驱动,实现了跨平台统一创新。对于存在差异的环境和客户需求,应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培养出技术技能人才,以此加强人员综合素养。在智能化生产模式下,技能人才的工作模式也发生转变,从单一的岗位转换到大范围工作氛围下,人才接受的知识在不断拓展和增多,终身学习是必经之路,要积极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发展,使个人良好发展。

二、智能制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一)优化教学模式

需要从多个方面下功夫,以此与智能制造企业加以合作,比如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层面等,对产教融合涉及到的要点内容清楚掌握和了解,实行全面的校企联动改革工作,使智能企业单位部门能够认清自身地位,为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学校与企业是两大独立的个体,同时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的同时,智能制造企业也能为学校带来帮助。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智能制造企业也会收获相应的经济效益,以此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建出具有特色的办学制度体系,使治理结构具有科学性,理清好产教融合中各个主体间的关联[2]

近年来,智能制造产业在发展中出现缺少技术技能人才的情况,很难达到市场的基本需求,针对此情况,应不断探索和挖掘出校企合作的有效举措,在多种路径的帮助下,打造出智能制造学院以及相对应的实训基地等,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智能制造产业中,优化科研平台。需要注意的是,各个高校还应适当融入相匹配的专业和教学课堂,使教学模式符合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以便培养出众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实现高校与企业共同稳定发展。

(二)构建合理教学制度

在目前智能制造时代下,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很多岗位已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这样一来,使一批技术岗位相继出现。机器与人类的合作能够展现出优质效果,要求复合型人才要在技术技能层面上更加深入探索,以便适应岗位要求。为此,应对专业有明确定位,创建具有科学性的教学制度。

以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为核心,需要对企业和高校的发展状况清楚了解,熟悉教学内容,以自动化和智能制造为出发点,在多个行业中发挥出优势,比如汽车、新能源等,可以在机器人安装和维护背景下提高水平能力。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非常关键,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能力。在对人才进行教学时,可以以编程控制技术、智能检测技术为主要要点,学习深层次的技术和技能,展现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此达到人才岗位现实要求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做好人才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非常关键的任务,直接决定着人才未来发展方向,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应采取科学方法指引学生计划出良好的职业规划,为成为一名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学生在接受教育阶段,要对自身未来发展有清楚定位,以此从根源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全面发展来讲非常重要。

学生要明确了解自身热爱的工作岗位,寻找到努力的实际方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对教学模式做出转变,让学生对智能制造企业的现实需求有所清楚,深入探索实际技术和技能,在不断教学下,寻找到学生易接受的方法,并在内容上不断调整和优化,让学生真正寻找到合理的发展方向,以便为其努力,在智能制造中展现出优势。

(四)创建复合型教师队伍

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技能技术人才,需要积极在教师队伍层面上多下功夫,可以聘请专业水准较高的智能制造企业教授到高校中为学生开展专业教学活动,以便定位人才未来发展方向。作为复合型教师,要进一步彰显出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终身学习,在时代的不断更迭下,使知识接收层面更加广泛,掌握和学习理论知识。

对于学校出台的政策,教师要认真履行,积极与学科骨干学习,也可以到知名度较高的智能制造企业中进行学习。在长时间的学习和培训下,打开教师的视野,确保知识储量不断增长,从根源上加强师资队伍素质,提升科研水平能力,为培养众多复合型人才提供保障和帮助[3]

(五)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智能制造在教育中属于一类跨学科的制造模式,在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层面上与其他普通学科存在明显差异,这对智能制造生产模式来讲具有新的挑战,人员在此阶段,应进一步掌握好在产业融合的重要性,为此,要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环境的创建能够使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多了支撑点,以便形成优秀的综合素养,在学生接受教育时,要加大培养协作创新能力,同时重点宣传智能制造产业,可以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技能竞赛活动,创建出多元化的培训体系,为复合型技能技术人才培养提供途径。

结论:综上所述,智能制造是目前我国发展上的主流方向,能够彰显出时代的内涵和价值,需要将对复合型技能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开展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活动,并积极落实到课程改革中,这样一来,才能展现出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不断提高人才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在新形势下为人才培养工作带来更多帮助。

参考文献:

[1]熊国灿.职业院校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实践探索——基于西门子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的案例[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22,37(02):35-43.

[2]刘莉.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01):107-110.

[3]李亚兵,张少杰.智能制造+新兴数字技术的多元共育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以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为例[J].才智,2023(03):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