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多种途径 让学生乐于表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6
/ 2

寻求多种途径 让学生乐于表达

陈荣玲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中心小学 441128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不愿表达或不敢表达、不会表达的不在少数,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课堂教学是由师生的双边活动构成的,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是怎样想的,对课文理解的程度都是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表现出来的。可以说,口头表达是学生学习情况的反应,是教师掌握学情、及时采用或调整相应教学策略的依据。如果课堂中,学生不想说,没有表达欲望,那么课堂气氛是沉闷的,教师又变成了唱“独角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让课堂充满生机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促进学生乐于表达这个方面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想表达

很多时候,学生不愿表达,是因为他们觉得没话可说,无从说起。这时,作为教师,就应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寻找激发学生表达的突破口,让学生产生想说、想表达的冲动。

例如《小麻雀》是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写的一篇童话。讲的是一只还不会飞的小麻雀住在屋檐下的窝里,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妈妈不断地告诫他要小心,掉下去很危险,但是他就是不听劝告,果然掉在窝下一只大花猫旁边。妈妈奋不顾身地去保护他,小麻雀又怕又急,竟然飞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故事内容浅显易懂,学生能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由于是学生爱读的童话,我想学生的发言一定很积极。可事实却出乎我的意料:让学生主动站起来读书,鼓励了老半天,才有两名学生站起来读,其他学生都不愿主动起来读书;我提出了问题后,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却不愿站起来大声说,有的学生即使能说到,也不举手。看到这样的情况,我虽然感到恼火,但理智却告诉我不能发脾气,因为那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短暂的思索之后,我决定结合课文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突破口,让学生说出来。在引导学生认识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时,我启发学生回忆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妈妈是怎样做的?因为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学生有话可说,就争先恐后说了起来。然后,我让学生说说从妈妈的行动或语言中,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学生都说妈妈爱自己。我相机提出“那么文中的麻雀妈妈呢?”学生自然就体会到了麻雀妈妈为了保护小麻雀是多么的勇敢,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是那样的无所畏惧,她是多么的爱小麻雀……可谓水到渠成。可见,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去表达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的,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很多时候都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深入理解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意思及情感,学生的表达就不够全面、具体、深入了。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来体会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可抓住重点字、词、句,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教学《西风胡杨》这篇课文时,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胡杨曾为西域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为了局部利益,随意破坏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胡杨生存的环境令人担忧。我引导学生抓住“胡杨也有哭的时候”这句话,联系上下文说说胡杨为什么哭,为谁哭?开始学生只能说到因为烈日蒸熬而哭,因为水源少而哭。我相机引导:那么“上苍原本赐给它们的那一点点水”到哪儿去了?学生通过再次读课文,找到了“上游的人们要拦水造坝围垦开发”这个原因,但只停留到语言的表面是不行的。于是,我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人们拦水造坝围垦开发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学生说到了胡杨会因为没有水而消失。我进一步启发:仅此而已吗?还有什么更严重的后果吗?学生又说到了风沙会越过胡杨林袭击城市乡村。我接着启发:如果人们一直这样不加节制的拦水造坝围垦开发我们还能拥有水草丰美的土地吗?我们还能拥有青山绿水吗?,我们所居住的城市乡村会变成什么样?结合下文,学生说到了会“重温那荒漠残城的噩梦”。通过逐步深入的启发想象,学生认识到了破坏自然环境的严重后果。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此时,你想对上游的人们说些什么?如果你就是上游的人们,你会怎么做?”因为学生对破坏自然环境所要付出的代价有了深入的认识,学生都能从保护自然环境这个方面去说。然后,然后让学生把自己领悟到的,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出来,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生说的欲望被激发,理解感悟比较到位,表达自然就全面、深入而具体了。

三、减小学习坡度,让学生都能表达

教学,是让全体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盯着那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更不能以他们的发言来代替其他学生的理解,而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说起来。我们不能否认学生之间的差异,那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说起来呢?我觉得,可以采用减小学习坡度的方法,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表达的欲望。就拿预习提纲来说吧,我们在设计预习提纲时,就应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把问题设计的具体一些,细一些,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能真正地在学习提纲的引领下去阅读、思考,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会有学习收获,自然就有交流、表达的欲望,就有话可说了。

四、营造学习氛围,保护表达兴趣

学生表达的兴趣被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调动,这时,老师还要注意保护学生表达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是安全的,他们才敢真正的去表达。

当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时,我们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良性循环,养成积极发言的好习惯。当学生的回答不够全面时,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耐心地引导、启发,让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感受。当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时,我们更不能大声批评、斥责,要知道很多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就是在我们的斥责声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时,我们应该用更多的耐心去引导学生,让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在认真思考,即使表达错了,老师也不会责备,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待,感受到安全的课堂带给他们的身心的释放,从而不畏惧表达,乐于表达。

此外,激励评价、激发想象、搜集补充资料等方法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总之,要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过程,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途径,学会等待,就会听到花开的声音。